歷史的塵埃——公元1311年 元仁宗即位

武宗即位之初,就冊立同母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從而確立了其皇儲地位。至大四年(1311)正月,年僅31歲的武宗海山死於玉德殿,愛育黎拔力八達順理成章地以監國者總攬朝政,等待即位登基。早就對吏弊深惡痛絕,主張以儒學「治天下」、「振紀綱,重名器」的愛育黎拔力八達來不及等到即位,便 開始他的親政活動。首先他以「變亂舊章,流毒百姓」的罪名剷除了武宗朝尚書省「蠹國亂政」的主要勢力,繼而組建起自己的施政班子,着手清理罷止一些被武宗朝搞亂的機構和措施。完成了上述步驟後,愛育黎拔力八達於三月正式即皇帝位,是為仁宗,他的那位開創了元朝歷史上無人爭奪皇位便順利登基的先例。

元仁宗(1311~1320在位),武宗海山之弟。在位期間先後使用皇慶(1312~1313)、延祐(1314~1320)兩個年號。仁宗是元朝的第四代皇帝,繼統後力圖改變武宗朝施政的混亂局面。由於本人「通達儒術」,故在任內推行科舉,再尊儒術,頗有儒家風度,其治道頗受儒臣和世後史家的好評,故《元史》作者稱讚「其孜孜為治,一遵世祖之成憲雲」。但由於他縱容太后預政,不僅給本朝帶來了嚴重的政治危害,而且也給英宗朝留下了無窮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