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同110國建群,帶來1萬億美元紅利,美國在群聊外,唱起反調

日前,在中國的牽頭下,中國和110國建起「新群聊」,對全球貿易和投資環境注入新的動力。

然而,在「群聊」外的美國,卻說起了壞話,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裏,還對華連出3招,並且有84國參與其中。

前不久,《投資便利化協定》文本談判結束,該協定是全球首個多邊投資協定,是由中國牽頭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發起的一項協定。

該談判中,參與的國家有歐盟、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等110多個世貿組織成員,很多都是中國對外投資的國家。其中,美國並未參加這一協定。

該協定對全球貿易和投資具有重要作用,其目的是提高投資的透明度,以及簡化相關的審批流程。推動國與國之間的投資合作,讓全球投資環境變得更為順暢。

西方研究機構表示,該協定的生效,將會為全球帶來最少2500億美元,至多1萬億美元的收益,很多中低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都會因為該協定獲益。

該協定對我國的對外投資也有深遠意義。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2021年年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超過了27800億美元,遍布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而協定的生效,將會對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提供保障,確保投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這次中方牽頭協定的談判,也是再次證明了中國在國際上的發言權和影響力。

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了更多實力,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對全球經貿的努力。

不過,對於該協定的談判成功,或者可以說是對中國努力推進全球投資的舉動,沒有參與該協定的美國,卻唱起了反調,甚至還說了「壞話」

耶倫訪華期間,雖然在強調中美需要互利共贏,但是她還是提到了「美國安全」問題,她甚至指出,中方的一些經濟行為,需要美國和盟友一起進行針對。此外,在經濟發展領域,她也對中國說三道四,指出希望中國經濟發展能夠「更加市場化」

很顯然,耶倫這是在「雞蛋裡挑骨頭」,她在強調中美合作的同時,將「對抗」也擺上檯面,她所說的「共贏」,根本不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她還是想要中國能按照美方的意願做事,這樣美國就不必擔心會有任何損失。

即使耶倫將心裏的真實想法隱藏得十分巧妙,但是其態度其實已經讓外界看出不對勁。並且在中國和110國建新群後,美方便再次出了三招,試圖找中國麻煩。

首先,美國召集了84個國家舉行線上會議,在會議召開前,美方居然大言不慚的將自己國家的非法合成藥物問題引向中國,試圖集結84國的力量向中國「施壓」。

不過,美方表面上很會說「漂亮話」,強調「組團」的目的不是為了對中方發出指責。

其次,美國五角大樓公布了一份制裁名單,其中包含多家中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至於理由,美方則再次提到了「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認為名單中提及的機構,對美構成為「威脅」。最後,美國審計官員決定,要對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進行審查。

美國接連作出的動作說明了什麼?

很明顯,美國又在鼓吹「威脅論」,所以才又以「受害者」的身份,站出來對中國進行針對。可是深入對上述問題來看,美國完全就是惡意出手,因為這都是美國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但是美方卻將責任推給了其他國家。

並且,從召集84國來看,美國又是在強迫別國站隊,在敏感問題上,美國除了會堅持所謂的「霸權主義」,而且還會公開讓別國對美支持,很多國家因為實力和影響力不夠,只能被強迫和美國站在一起。

不過目前來看,美方針對中國作出的舉動,已經起不到作用,到最後,也就只是美國在「自娛自樂」,現在不管是歐洲還是非洲,都已經有明確的聲音,要「脫離美國」,拒絕成為美國的「棋子」。所以說,美國想搞的「小圈子」,只會越來越小,甚至建立不起來。

總的來說,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是全球所有國家都可以看到的,至於美國總是想作出一些小動作,今後也會越來越不得人心。

而那些對中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說辭,也該省省了,這次耶倫結束訪華,美國也該重新好好想想和中國的關係,想想耶倫在中國所說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