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除奸刻不容緩,美西方滲透無孔不入,中國修訂《反間諜法》

4月24日《反間諜法修正案》提交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進行第三次審議,此次提交第三次審議的《反間諜法》修正案進一步完善了網絡間諜的規定,明確指出網絡間諜行為方式的類型。

第一,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親自組織實施的網絡間諜行為。

第二,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資助、指使他人負責組織實施的網絡間諜行為。

第三,境內外機構與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相互勾結,並對中國涉密單位、關鍵部門以及關鍵基礎信息設施進行滲透、干擾、破壞的網絡行為。

以上是此次提交全國人大進行三次審議的網絡間諜行為方式的具體規定,中國之所以要在此時修訂《反間諜法》,並特彆強調要打擊網絡間諜,結合國內外的形勢而言,這也出於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從立法的角度而言,要彌補打擊、防範網絡間諜的這一空白。互聯網再中國的發展已經有二十多年,互聯網再中國可謂是蓬勃發展,自從1994年中國正式組網,經過21世紀頭二十年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既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信息通訊基礎,同時也是中國老百姓的社交媒體工具。中國已經置身於互聯網場域,在這種情況下,大量信息在互聯網上進行流轉,很多人出於獵奇心理或別有用心的目的在互聯網上不斷進行信息交換或情報刺探。

在互聯網生態環境中的間諜行為應如何界定、防範,對於中國《反間諜法》而言,確實是一大空白點,也需要根據社會生活以及實施環境的變化,在立法上對《反間諜法》進行修訂。此次由相關部門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反間諜法修正案》,就是要從立法角度進一步完善中國的《反間諜法》,畢竟只有法律出台並有明確規定後,才能夠告誡世人,哪些是網絡間諜行為,哪些行為已經損害了國家的主權與利益。正所謂不教而誅,師之過也,只有先出台法律才能教育民眾,才能夠讓民眾的行為有所約束,這就是中國增補打擊網絡間諜內容。修訂《反間諜法》內容的初衷。

第二,除了要填補立法上的空白外,主要是為了加強立法護欄。就目前形勢而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已經對中國毫不掩飾地進行公開的打壓與圍堵,這給中國的國內外形勢帶來極大影響,甚至造成很多問題的發生。作為最早產生互聯網的國家,美國非常清楚如何利用互聯網,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滲透與顛覆。2013年左右,斯諾登的曝光就已經讓世人看清楚,美國國土安全部門、美國情報機構聯合美國各個大學與科研機構,通過美國擁有的強大互聯網以及衛星通訊技術對全球進行布控與監控。連自己的盟友都不放過,這的確很美國,藉助於互聯網的發展,網絡霸權已經成為美國捍衛自己全球霸權的重要支柱與工具之一。

最近剛剛曝光的五角大樓泄密事件也進一步告訴世人,美國利用互聯網對自己的盟友、夥伴以及對手進行監聽,這已經是美國維護自己霸權的必然舉措。在這種情況下,當美國已經明確將中國定義為對美國構成威脅的戰略競爭對手時,美國當然也要利用互聯網對中國的關鍵部門、涉密單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進行攻擊。美國國家安全局就不斷通過黑客組織滲透到西北工業大學,企圖竊取相關機密與科研成果,這些東西都已經被中國外交部揭露,同時也被中國相關部門追蹤。美國的一系列操作就已經告訴世人,互聯網既是鮮花盛開的地方,同時也是污水橫流的所在,如果稍不小心或國家忽視對這一領域的控制,真的可能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中。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間諜組織通過勾結或收買的方式,指使國內的機構與個人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時,中國必須揚起利劍切斷他們的魔爪,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企圖利用互聯網對中國進行「顏色革命」的滲透與顛覆,對中國進行情報信息的收集,美國的行為告訴外界,互聯網已經成為中美博弈的新空間,甚至成為中美博弈的新戰場,中國也要加強立法的護欄。

第三,正是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利用互聯網對中國進行滲透、顛覆、破壞及干擾,這也就說明,目前的網絡攻防戰已經成為各個大國尤其是美國對中國進行打壓的新戰場,同時也是美國的新利器。畢竟互聯網的信息流轉如今基本上能夠做到全球同步,在「世界是平的」這一觀念與理念已經變成現實的物理經濟基礎時,如何打贏網絡空間攻防戰,也是中國必須考慮的問題。一方面,中國需要強化自身網絡攻防力量;另一方面,中國也需要在立法上未雨綢繆,設定好國家安全的閥門,把守好國家安全的底線,這便是中國打擊網絡間諜,修訂《反間諜法》的又一意圖。

如今,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美國等西方勢力絕對不會允許中國輕輕鬆鬆實現自己的偉大目標,一定會利用包括網絡在內的各種工具對中國進行破壞,中國絕對不要低估美國的破壞力。正如美國前國務卿、中央情報局局長蓬佩奧所言,美國的政治本能就是撒謊、欺騙、顛覆、破壞、掠奪,這就是美國的本性。因此,在中美博弈最激烈時刻,中國修訂《反間諜法》,突出強調打擊網絡間諜的行為,一方面,就是要向美西方等間諜組織亮劍;另外一方面,也就意味着一場聲勢浩大的掃除網絡魑魅魍魎的行動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