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是秦始皇朝中的一員大將。從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起,他就率領秦兵,征伐各國。至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國已經滅掉了韓、趙、魏「三晉」,並自大敗燕王,數次打敗楚國的部隊。
秦將李信年少英勇,曾帶領數千人追逐燕太子丹到衍水,最後將他擄獲,因而受到秦始皇的賞識。
始皇二十三年,秦始皇問李信:「我想拿下荊楚,將軍認為得用多少人才夠?」
李信說:「最多不過二十萬人。」
秦始皇以同樣的話問王翦。王翦回答:「非得六十萬人不可。」
泰始皇說:「王將軍老了,怎麼變得如此畏怯呢?李將軍果然英勇,我認為他說的才正確!」於是秦始皇派李信和蒙恬率領二十萬人去攻打南方的荊楚。
由於自己的建議沒被採納,王翦就以生病為借口,回頻陽養老。
讓君主安心的貪求
李信進攻平與,蒙恬進攻寢丘,最後大破楚軍。李信接着攻破鄢、郢兩地,繼續帶兵西行,跟蒙恬約定在城父會合。楚軍尾隨其後,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最後打敗了李信的部隊。攻入秦軍兩個營壘,殺死七名都尉。秦軍敗走。
秦始皇聽到這個消息,非常生氣,立刻親自駕車趕往頻陽,去向王翦賠罪,說:「寡人當初沒採用將軍的意見,致使李信羞辱了我秦軍的威名。 聽說荊楚的部隊正往西逼進,將軍雖然身患重病,又怎麼忍心丟下寡人不管呢?」
王翦推辭說:「老臣已年邁多病,愚昧糊塗,還望大王另擇賢良。」
秦始皇一再道歉:「好了,將軍別再推辭了。」
王翦說:「大王如果一定要用我,那還是得有六十萬大軍不可。」
秦始皇說:「一切依將軍的計劃。」
不久,王翦帶領六十萬大軍出發。秦始皇送他到霸上。然而出發前,王翦向秦始皇要了很多房產田地。
秦始皇催促他說:「將軍快走吧!你還擔心以後會貧窮嗎?」
王翦回答:「當大王的將領,就算立了功也不能封侯。所以趁大王現在還器重我,向大王多要一些田產,也好為子孫早做一點兒打算!」
秦皇聽了這話,哈哈大笑起來。
王翦帶兵從咸陽走到函谷關,一連五次派人去向秦始皇要求給自己田產。有人勸他。「將軍這麼要求賞賜,會不會太過分了?」
「不是你想的那樣!」王翦對勸者說出心裏話,「秦王粗暴而且多疑,今天他把整個秦國的部隊交給我,我若不為子孫多向他要點田產,以表示我有堅決的為國出征的意志,豈不是讓他懷疑?」
為秦滅楚
王翦取代了李信,攻打楚國。
楚國聽說王翦帶領更多的部隊前來,便動員全國的軍事力量來抵抗。
王翦一到營地,便堅守營壘,不肯出戰。楚軍數度挑畔,王翦都不回應。
王翦每天都讓將士洗澡、休息,讓他們吃得很好,還跟他們一起用餐。
過了一段時間,王翦派人調查目前軍中士兵是不是都在玩樂,得到的報告是:「是的,大家閑得發慌,都在比賽丟石頭和玩跳遠。」
王翦點了點頭,說:「現在這些兵可以用了。」
楚軍見秦軍不回應他們的挑釁,便往東轉移。王翦乘機發兵,發動猛烈的攻擊,大敗楚軍。王翦率兵一直追到鄿qí南,殺死楚國名將項燕。楚軍大敗而歸。
楚軍乘勝追擊,攻取並守住了楚國大部分地方的城邑。一年多以後,王翦俘虜了楚王負芻,把楚國收編為秦國的郡縣。
接着,他又繼續往南討伐百越。而王翦的兒子王賁也和李信一道平定了燕、齊等地。
秦始皇於在位的第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統一了六國。王氏和蒙氏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功勞最高,聲名流傳到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