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唯一被送上斷頭台的國王,臨刑前問劊子手:我的頭髮礙事嗎

查理一世上斷頭台沒有哭!他的人生的確挺悲催,他立志做一個有為的君王,卻想不到最終的結局是斷頭台。

但他的確維護了一個君王最後的臉面,他不但沒有「歇斯底里」,反而在行刑時很是冷靜的和劊子手聊,自己的飄逸長發會不會影響他的發揮。

從斷頭台上的冷靜和從容來看,查理一世的表現的確比歷史上很多「敗寇君王」好的太多。深讀這段久遠的歷史,後人可以發現,查理一世上斷頭台,真心有種「非戰之過」。

這其中的失敗原因也是極其複雜的,甚至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多少是有些難以理解的。那麼,查理一世為何會遭遇被砍頭的悲慘命運呢?

宗教改革步子邁的太大

在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慣性中,一個君王成為「成王敗寇」中被砍頭的倒霉蛋,原因不在乎這個君王能力不行,性格殘暴,貪戀美色,或者是上天不給面子運氣太差,天災不斷。

而總結查理一世被殺原因時,很多歷史迷發現,查理一世似乎並不殘暴,能力雖然夠不上雄主這個級別,但中上之姿是有的,他更沒有沉迷美色,反而算是婚姻中的「一個好男人」。

一些英國歷史迷指出,國王的失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宗教問題上栽了大跟斗,了解歐洲歷史的朋友就可以知道,十六七世紀的歐洲,宗教是萬萬上之上的存在,在中世紀時期,教皇甚至比一國國王還要牛逼的多。

宗教是天的歐洲

在當時的歐洲,一個國王要想坐穩鐵王座,那麼就必須得到教皇和主教們全力支持。在查理一世時代,宗教力量同樣非常強大,強大到宗教勢力可以決定一個王國的興衰,可以決定一個國王的命運。

在那個時代,信仰自由這句話是不成立的。異教徒在歐洲是很不受人待見的,甚至異教徒在歐洲被殺也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在當時的歐洲,婚姻的一個重要匹配條件,「彩禮」豐厚並不是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一致才是至關重要的。

據說,查理一世少年時代就挺喜歡西班牙公主的,可惜西班牙公主和他宗教信仰不同,因此,對於這個異教徒,她毫不猶豫的表示嫌棄。

對於歐洲國王們來說,宗教問題的處理才是最為重要的朝政,某種意義上說,民生都要排在宗教問題之後。對於這一點,可以聯想一下歐洲的十字軍東征,這場戰爭就是一場宗教戰爭。

英國在當時是一個以新教為國教的國家,不管是掌握權力的國會大臣們,還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保家衛國的士兵們,絕大多數人都是虔誠的新教教徒。在那個文明之光並不光亮的時代,宗教真的會讓一個人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信天主教的王后

而有些令人摸不着頭腦的是,國王居然和一個天主教教徒聯姻,雖然王后是法國的「公主」,和法國聯姻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他的權力。

但是在那個宗教大於一切的時代,異教徒就是一種原罪,哪怕是法國國王,一旦涉及到宗教問題,他也不敢幫助自己妹夫。

不僅如此,王后瑪麗亞還打包送來了不少天主教「工作人員」,難不成她想幫助英國進行宗教改革嗎?

歷史後續的發展,的確說明了這位王后在宗教改革上的野心,枕頭風的威力是無窮的,查理一世在婚後對天主教的確越來越友好,這也是造成國王日後眾叛親離的一個原因。

國會一幫野心家,也藉著這個機會和國王開始了「權力之爭」。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了我國明朝時期的「皇權和臣權之爭」,明朝大臣們始終希望限制皇權,從而擴大臣權的「寬度」。

當年的英國國會和國王之內戰,就有點明朝權力之爭的翻版意思。只不過,英國人更加的簡單粗暴,直接發動戰爭來搶。

查理一世對於新教禮拜儀式的不重視,重用非新教牧師,以及保留天主教儀式等這些在新教人士眼中「大逆不道」的舉動,都讓他和國會、教會矛盾日益加重。

後來國會之所以敢和國王開戰,他們的底氣就在於他們得到了教會的支持,在當時,民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教會,因為教會就是民眾的代理人,教會才是輿論的主導者。

英國內戰

公元1633年,查理一世又一次在宗教改革上步子邁的太大,在沒有做好萬全準備下,盡然直接宣布蘇格蘭地區改用新祈禱書。

更錯的是,在蘇格蘭人民反對時,居然使用武力去解決宗教問題,這就直接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也讓他在蘇格蘭地區的支持率急劇下降。

不久,他下令第二次征討蘇格蘭,然而他再一次遭遇戰敗的命運。兩次戰爭的悲催,導致查理一世在權力份額上下跌了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查理一世沒有韜光養晦,反而為了奪回權力,又下錯了一步棋,他盡然下令徵收一系列亂七八糟的稅收,這一舉措讓他又得罪了國內商人、士紳等階層。

公元1642年8月,英國內戰再次爆發,這一次內戰可不是之前和蘇格蘭的小打小鬧,這次內戰的規模是空前的。

查理一世雖然軍事指揮能力不錯,但是在戰略上,他卻是短視的,再加上在宗教改革上他已經丟掉了太多的民心,因此他的軍隊對他的忠誠度並不高,甚至後期還出現軍隊不服從指揮的情況。

而且,議會軍還出現了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克倫威爾,在他的正確指揮下,議會軍最終打敗了國王,最終查理一世不得不接受悲劇的命運。

死的有尊嚴的國王

1649年1月30日,克倫威爾在處死國王的文件上簽字,查理一世的罪名是叛國罪。雖然國王敗了,但是在斷頭台上,他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氣質」,不但對圍觀的吃瓜子民們發表了一段激昂的演講,對着儈子手還有些幽默的說了一句話:我這長發會影響你嗎?

提到查理一世的長髮,不得不寫一下國王的時尚觀。從他留下來的一些歷史畫像可以看到,他留着一頭長髮,衣品充滿時尚感,氣質也頗為不俗。

有人說,對於歐洲的時尚潮流,查理一世也是功不可沒,據說,在他上斷頭台時,他也給自己打扮的非常體面,耳朵上的珍珠耳環致死都沒有摘下來。

雖然說成王敗寇,但是查理一世在斷頭台上的「帝王風範」卻讓他迎來了一些掌聲,特別是,他對儈子手說的頭髮礙事嗎這句話,幽默從容之餘,更是顯得格外的有尊嚴。

回首查理一世的一生,他的悲催命運,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他在宗教改革上「太着急太自信了」,步子邁的太大的確是很容易摔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