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究竟是不是昏君?夏朝的滅亡與他的關係大不大?真相原來如此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大禹之子啟建立的夏朝,從此開啟了「家天下」這種世代相襲的君主統治,將之前流傳了數千年的禪讓制度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中。

夏朝在經歷了471年的統治之後,被商湯部落所滅,開啟了王朝興衰更迭的歷史輪迴,在接下來的數千年里,23個朝代莫不如是。

那麼,作為夏朝的最後一個君主,夏桀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夏朝的滅亡到底與他的關係有多大?大家先點個贊,然後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夏朝的興起

大禹在完成對黃河水的治理之後,得到了聯盟各個部落的支持,舜在年老之後,就將聯盟的首領傳給了他。

此時的大禹已經擁有了強力的手段,能夠對不聽話的部落進行果斷的殺伐,而不會遭到大家的反對。

根據《韓非子》記載:「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

在大禹的培養和安排之下,他的兒子在聯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權力和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

當大禹年老的時候,聯盟內部的長老決定像之前那樣推舉伯益出來接替大禹的位子。大禹死後,伯益順利地成為了聯盟的首領。

然而,此時的啟經過父親多年的栽培,羽翼漸豐,很多受過大禹和啟父子恩惠的部落都搬到啟部落的附近居住,這讓啟成為了伯益的眼中釘。

伯益便派人將啟抓了起來,關進了牢籠里,甚至準備處死他。啟的部下以及與啟交好的部落聽聞之後,決定將啟營救出來,並推翻伯益的統治。

在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衝突和流血事件之後,實力更為雄厚,根基更為穩固的啟奪得了聯盟首領之位,建國號為「夏」,開始了家天下的世襲制。

伯益雖然在這場爭鬥中輸了,但是啟並沒有對他趕盡殺絕,反而給予了厚待,讓其繼續擔任之前的官職,並對其家人照顧有加。

很多之前反對啟的部落聽聞之後,紛紛放下成見,與啟握手言和。

只有一個叫作有扈氏的部落,對於啟的統治極為不滿,啟就發動軍隊將有扈氏滅族,將有扈氏的領地分了其他部落,啟的統治地位就更加穩固了。

二、夏王朝的衰落

夏王朝從啟開始,一共經歷了14代,17個夏王,到夏桀這一代的時候,夏王朝境內的很多部落都背叛而離開。

其中以商部落的離開,對於夏王朝的打擊最大。

於是夏桀在繼位之後,發動了數次戰爭之後,將那些離心離德的部落全部擊敗,在戰爭中,夏桀甚至一度俘虜並囚禁了商部落的首領湯。通過強力的手段,夏桀穩固了夏王朝的統治。

然而,夏桀在取得勝利之後,就開始放鬆了警惕,不僅將之前背叛自己的首領全數放了,還在宮廷裏面學起了自己的祖宗啟,開始了荒淫無度的生活。

特別是在一個叫作妺喜的女子進入宮廷之後,夏桀便將全部的精力用來討取她的歡心,曾經的雄心壯志則被拋到了腦後,真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個時候的夏朝由於桀的放縱和不理政事,人浮於事和貪污腐化的現象日益嚴重,統治階級對於平民百姓以及其他部落的欺壓與日俱增,國內潛藏的暗涌越來越強烈,整個王朝都處於搖搖欲墜之中。

但是身處深宮內的夏桀對這一切毫不知情,整日整夜與妺喜飲酒作樂,好不快哉!

三、商湯部落的崛起給予了夏朝最後一擊

在夏王朝急速墜落的同時,曾經作為夏桀俘虜的商部落首領湯則開始了卧薪嘗膽的復仇計劃。

他在自己的部落內部勵精圖治,賞罰分明,鋤強扶弱,贏得了部落的極大信任和追隨,周邊的民眾聽說之後,紛紛搬到商部落居住生活,商部落的實力越來越強大。

其他部落見狀,紛紛對商湯投桃報李,前來追隨或者結盟。

在經過十數年的準備之後,商湯傳檄天下討伐夏桀,當商湯帶着大軍來到在鳴條一帶時,聽聞此事的夏桀倉皇迎戰,被士氣如虹的商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夏桀帶着殘餘部隊逃到了三朡部落,被趕來的商湯軍隊再次擊敗,走投無路的夏桀在繼續逃亡了一段時間,最終在南巢被商湯的軍隊俘虜。

此時的商湯和夏桀,地位不可同日而語,曾經的階下囚成為了最大的勝利者,曾經高高在上的君王成了階下囚。

不久之後,商湯就建立了商王朝,夏桀被流放在南巢,很快就一命嗚呼,結束了自己悲催的一生。

總結

一個君王的墮落、荒淫無度與殘暴不仁,不一定會造成王朝的覆滅,如果同時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挑戰者,那麼這個混亂的王朝極有可能走向最終的毀滅。

夏王朝的覆滅是夏桀不斷作死以及商湯不斷進取的結果,二者缺一不可!

夏王朝的衰亡與商王朝的興起,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