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你為何稱他為『同志』,不知道當時還有人在場嗎?」周恩來劍眉一揚,看起來十分慍怒。
「王瑩、金山雖然在場,可他們是久經考驗的我黨同志,我擔保不會有事的。」李克農解釋說。
「你擔保?你這是感情用事!他要是暴露了怎麼辦?我們做地下工作的,只能擔保自己,誰也擔保不了。」
看到周恩來口氣越來越嚴厲,李克農低頭不語。
但是周恩來火氣未消,他指着李克農,厲聲說:「他暴露了,你要負責!」
李克農是周恩來一手培養出的特工之王,周恩來對他欣賞有加,引以為豪。
毛澤東對他評價也非常高,曾經說:「李克農、錢壯飛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們,當時許多中央領導同志,包括周恩來這些同志,都不存在了。」
周恩來為何因為李克農和別人打個招呼就大發雷霆?
因為李克農打招呼的那個人,身份很特殊。此人名叫謝和庚,是地下工作者,當時的身份是廣西軍閥白崇禧的機要秘書。
謝和庚1912年出生於廣西桂林市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勤奮好學,立志當一個醫生,救死扶傷,為人解除病痛。其實那時候很多人都有這個理想,孫中山和魯迅當初的理想也是當一名醫生嘛。可是殘酷的社會現實讓他們後來明白,當時的中國最要緊的是救國。
而謝和庚放棄學醫從事政治,完全是受大哥的影響。大哥謝鐵民大他7歲,思想覺悟很高,16歲就在桂林組織成立"新中國學社",研究和探討救國救民的良方。
1925年9月,謝鐵民進入澎湃創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在學習期間,謝鐵民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
很不幸的是,1927年,22歲的謝鐵民不幸被捕就義。哥哥的犧牲沒有嚇倒謝和庚,反而激發了他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刻骨仇恨,堅定了他參加革命的決心。
1932年,22歲的謝和庚在黨旗下宣誓,決定為共產主義而奮鬥終身。
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共產黨人明白了一個道理:槍杆子裏面出政權。此後,擁有一支武裝,成為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
擁有軍隊之後,就要面臨敵人的「圍剿」,就要跟敵人在戰場上較量。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獲取情報,掌握敵人動向才能戰勝敵人。
於是,另一條戰線——情報戰線應運而生。
我黨最有名的情報組織,就是中央特科,就是由周恩來同志領導的。
情報組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入敵人內部。
謝和庚在入黨一年後,打入了馮玉祥西北軍,當了一名文書,開始了他的卧底生涯。
其實馮玉祥對謝和庚的身份是心知肚明的,當時他對自己隊伍里的很多共產黨人都是禮遇有加。
自從馮玉祥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反蔣失敗,此後便被邊緣化,風光不再。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共產黨開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抗日。在共產黨的推動下,馮玉祥召集自己的西北軍故舊,和吉鴻昌、方振武等人一起組建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邀請不少共產黨員加入,幫助他們提高軍隊戰鬥力。
馮玉祥
在這個背景下,謝和庚加入馮玉祥的隊伍,先後給馮玉祥和吉鴻昌當過秘書。這時候的吉鴻昌將軍,也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了。
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蔣介石是不允許馮玉祥東山再起的。
在日寇和國民黨的雙重打壓下,這支隊伍最終分崩離析,吉鴻昌也在1934年11月被逮捕處決。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成為歷史,謝和庚的長官也被蔣介石處死,他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開始新的使命。
謝和庚的新使命,就是和自己的老上級、老同事宣俠父一起來到廣西。
在國民黨元老李濟深的介紹下,謝和庚打入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軍隊內部(謝和庚成為白崇禧的秘書)。
因為李濟深在桂系的崛起中出過力,李宗仁、白崇禧對他推薦的人很是重視,很快便加以重用。
宣俠父年齡比謝和庚大13歲,黨齡大了8年。
他和蔣介石跟前的紅人胡宗南是老鄉,兩人一起報考的黃埔軍校,可是胡宗南成為蔣介石的寵兒,人稱「天子第一門生」,宣俠父卻因為有「抗命不遵」的記錄,被蔣介石從黃埔開除。
1928年,宣俠父來到馮玉祥身邊,在西北軍從事革命工作,在那裡發展黨員。吉鴻昌入黨,就是宣俠父介紹的。所以宣俠父是謝和庚的戰友和領導,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們為何要打入廣西軍閥內部?這跟當時的形勢不無關係。
即便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後,蔣介石仍然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把紅軍看作最大危險,調兵遣將對紅軍進行「圍剿」。
為了減輕軍事壓力,為了開展全面抗日,我黨對各地軍閥勢力進行瓦解,破壞蔣介石的「剿共」方針。而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軍閥,本來就跟蔣介石面和心不和,還有很深的舊怨。
早在1928年,蔣桂就爆發過一場大戰,大戰以桂系失敗告終。雖然蔣介石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對李宗仁和白崇禧斬盡殺絕,雙方還握手言和,但是彼此結下樑子。
如果能分化桂系,蔣介石「剿共」就少了一大力量。
其實李宗仁對派宣俠父、謝和庚的來歷也不可能一無所知,猜也能大概猜得出來。
蔣介石、李宗仁
關鍵一點,桂系軍閥沒有什麼政治信仰,也沒有什麼道德底線,他們是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二號人物白崇禧又是狡猾的「小諸葛」,如何讓他們以民族大義為重,起兵反對蔣介石,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來到桂系之後,宣俠父、謝和賡開展了緊鑼密鼓的「合縱連橫」工作,終於打動了李白二人。
1936年為了報一箭之仇,也為了國家、民族,桂系和廣東軍閥陳濟棠聯合,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兩廣事變」。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雖然事變最終失敗,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陝北紅軍的軍事壓力,讓蔣介石政治上更加被動,為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創造了條件。
需要指出的是,宣俠父從1935年就離開桂繫到了香港,分化桂系的工作主要靠謝和庚獨自完成。
白崇禧、李宗仁
由此可見,謝和庚的工作能力還是很強的。
那麼,謝和庚和李克農如何認識的?
謝和庚在西北軍的時候,就認識了李克農,並且在李克農的領導下開展地下工作。不過最初的時候,兩人並不認識。為了保密,謝和賡只與宣俠父單線聯繫,宣俠父則受周恩來、李克農直接領導。
後來宣俠父到了香港,謝和賡就開始接受李克農的直接領導。
宣俠父
西安事變爆發後,國共開展第二次合作,謝和庚在桂系的使命也算勝利完成了。
統一戰線形成後,白崇禧被任命為國民政府副參謀總長,成了蔣介石的頭號智囊,謝和庚則以白的機要秘書身份到了南京,開始為我黨傳遞情報。
情報傳輸的途徑,就是經過李克農傳遞給延安的。
李克農
再來說說文章開頭時提到的人物——王瑩,她早在15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直在國民黨統治區從事文藝工作。
王瑩有藝術細胞,早期是演戲的,是出了名的旦角。從1936年開始,黨組織安排她進入電影界,天資聰穎的她很快就嶄露頭角,成為一顆耀眼的電影明星。
演藝圈歷來很臟很亂,傍大款,潛規則導演,吸毒,拍拖,演低俗電影等現象那時就很泛濫。但是王瑩出泥不染,潔身自好,被稱為「一顆潔白的影星」。
畫報上的王瑩
當時王瑩的名氣,比演員藍蘋要大得多。
兩人曾經一起爭奪《賽金花》的主演,結果藍蘋落選。
王瑩與戀人金山在桂林演出的時候,邂逅了白崇禧的秘書謝和庚,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不過當時王瑩和導演金山正在熱戀,謝和庚也已經娶了白崇禧的表妹。在此情況下,金山非常大度,選擇退出,謝和庚則離開桂系,和王瑩雙雙到了美國留學。
兩人這樣做既是感情所致,也得到了周恩來的同意,他們到美國主要還是為了革命工作。謝和庚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和妻子離婚,與王瑩在美國結為夫妻。
赴美是後話,按下不表。
李克農和謝和庚、王瑩、金山是在什麼情況下在一起會面的?
1937年8月29日,李克農奉命赴南京建立八路軍駐南京辦事處。
而白崇禧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來到南京,擔任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謝和庚也成為國軍上校、白崇禧的機要秘書,跟着來到南京。
此時謝和庚和王瑩的感情正在培育升溫的階段,而金山是王瑩的導演兼男友。
謝和庚的情報,是經過李克農傳送的。
因此,四人在工作時不期而遇。
當時又是李克農第一次見到謝和庚,比較開心,又看到金山(1930年入黨)和王瑩兩個共產黨員也同時在場,心情十分愉悅。
於是,一見面就握着謝和庚的手,激動地說:「小謝同志(李克農比對方大13歲),我們終於見面了。」
地下黨都是單線聯繫,雖然謝和庚和王瑩是戀人,但根據地下黨的紀律,即使是夫妻也不能私自公開身份,所以彼此是不知道對方是共產黨員(1942年他們到美國去的時候才公開身份)。
而金山,則更不知道謝和庚是共產黨員。至於謝和庚,也不知道王、金二人是共產黨員。
因此,李克農這麼一喊,謝和庚嚇得臉色煞白。心說老李怎麼搞的,怎麼把我的身份公開了?
金山當然也是大吃一驚,搞了半天我的「情敵」也是共產黨員啊,難怪王瑩對他一往情深。
王瑩則非常高興,兩人怪不得一見如故,原來男友也是共產黨員,這下可好了,兩人志趣相投,感情將會更加深厚,更可以經得起考驗。
謝和庚與王瑩
可是這件事情傳到了周恩來的耳朵里,李克農的麻煩可就來了。
周恩來感到不可思議,甚至動了怒。因為周恩來搞多年情報工作,做事向來謹慎,唯恐出事之後,會犧牲同志的生命。
地下黨都是有嚴格紀律的,一般都是單線聯繫,有的夫妻都是地下黨員,但是只要不是一條線的,都不會輕易暴露身份。這是避免一個人被捕之後,其他人也一塊被捕。
關於這一點,我們有過深刻的教訓。
比如在1931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特科負責人之一的顧順章,從上海護送張國燾、陳昌浩去鄂豫皖根據地後,取道武漢回上海,後來因為違反紀律跟情人約會,被國民黨武漢警察局局長蔡孟堅逮捕。
這個軟骨頭沒有經過審訊就叛變了,供出了多個地下黨的聯絡站,很多人地下工作者慘遭毒手。
不光如此,顧順章還一不做二不休,向敵人供出了我黨領導人向忠發、周恩來、瞿秋白的住處及中央秘書處、特科機關所在地。
幸虧當時打入中統內部的我中共地下黨員錢壯飛,及時得到這份情報,立即報告周恩來,中共中央機關才得以在敵人開展行動前迅速轉移。
因此周恩來非常生氣,心說如果是參加工作不久的新同志也就罷了,你李克農是情報戰線的第一負責人,怎麼可以如此麻痹大意?
要知道一旦在場的人,無論是金山、王瑩誰懷有二心的話,就會出賣同志,那麼謝和庚同志的身份就會暴露,就會被國民黨特務機關逮捕。
要知道培養一個地下工作者,打入敵人內部多麼不容易。稍一疏忽,同志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說,李克農的舉動極為危險,因此周恩來總理在得知之後,立刻怒斥李克農:「他暴露了,你負責!」
謝和庚
李克農後來還為自己辯護,意思是他太了解在場的三位,他們都是黨的忠誠戰士,不會出賣同志。
這就更讓周恩來惱火,因為從事地下工作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正像周恩來所說的那樣,一個人只能擔保自己不叛變,誰也擔保不了,尤其是他們三個人還存有一定的感情糾葛。
儘管李克農盡職盡責,是一位稱職的「特工之王」,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周恩來還是要「小題大做」諄諄教誨,防患於未然,在這件事上,李克農也只能虛心接受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