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李德的印象主要就是在長征時期,被共產國際派到中央蘇區的軍事情報員,由於對我中央紅軍的實際情況不了解,導致其的一系列糊塗指揮讓中央紅軍在長征初期損失慘重,要不是遵義會議及時糾正李德等三人小組的指揮問題,那麼中國革命前途可謂是萬劫不復。
01
李德是德國人,也是科班出身的專業軍事人員,畢業於軍事名校伏龍芝軍事學院,自小在德國長大的他接受了共產主義理論的思想洗禮,所以在一戰爆發的時候他就在德國加入了共產黨。
不過在德國,共產黨人的生存活動也是步履維艱,李德本人也是遭到了德國政府的殘酷鎮壓,在1926年仍然還是遭到德國政府的逮捕,關入監獄達三個月。
後來在自己妻子的營救下出獄,出獄之後的李德在德國難以找到自己的舞台,於是又偷偷跑到共產革命如火如荼的蘇聯尋求機會。
到了蘇聯後的李德繼續在軍事理論上深入學習,進入了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不過雖然李德的黨齡比較長,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之前的革命精力並不是很豐富,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精髓他壓根是一點沒有。
進入了軍事名校學習的李德基本上和趙括類似,屬於理論知識體系豐富,但是實際水平和能力卻是堪憂!實戰指揮經驗更是嚴重缺陷。
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的李德被蘇軍參謀部派到中國從事情報工作,幾經輾轉被介紹到了當時中央蘇區臨時負責人博古和洛甫跟前。
李德和博古等人一番交談下來,理論豐富的他立即把博古等人給唬得一愣一愣的,加上又是上級共產國際派來的,而且又是名校光環,博古洛甫對李德有種敬佩的心理,後來兩人一直向共產國際申請,把李德留在中央蘇區,成為軍事顧問。
李德憑藉自己軍事顧問的身份,開始在軍中宣揚他的作戰理論,漸漸成了紅軍裏面的「地圖作戰專家」,不過在博古洛甫二人的支持下,他也開始獲得了紅一方面軍的一些指揮權。
02
和我國共產黨人的艱苦樸素作風不同,李德可謂是如今很多「神劇」的現實代表,西方的生活習慣可是一點沒丟,也達不到入鄉隨俗的表率。
對於他的生活習慣博古等領導人不僅沒有細心溝通反而有求必應,專門為他修建了宿舍,生活上的雪茄、牛奶、麵包等食品供應更是有求必應,在紅軍戰士吃飯都困難的革命年代,這些做法無疑已經偏離群眾路線!
物質條件滿足了,李德又把心思放在了娶老婆方面,余時間經常讓博古幫其介紹。和李德結婚的第一個女人叫肖月華,當時的肖月華因為李德是德國人,文化習慣差異大,加上李德的一些生活作風鬧得沸沸揚揚,所以肖月華對李德這個「洋人」並不感冒,但是架不住組織上的勸說,最終還是同意結婚。
由於婚後兩人的語言不通,導致溝通交流完全是障礙,李德希望肖月華放下工作安心照顧家庭,但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的肖月華哪肯放下自己的理想,一來二去兩人矛盾重重,爭吵甚至最後李德開始對肖月華拳腳相向。
忍無可忍的肖月華最後向組織提出離婚申請,長征勝利後組織最終批准了離婚,李德的第一段婚姻就這樣結束。
長徵結束之後,李德因為錯誤被撤銷了紅軍的指揮權,此時的李德準備回到蘇聯,但是沒有得到批准,正在他垂頭喪氣之際,一個女子開始進入到了他的視線內,此人是一名演員叫李麗蓮。
李麗蓮在1937年,到延安進行藝術方面的培訓學習,一次舞會上李德見到了她,李德對她很有好感,加上李麗蓮會說英語,李德更是覺得這才是自己對的人啊,於是立即展開了追求。而李麗蓮對這個風趣有才華的洋人也有好感,在李德熱烈真誠的追求下,兩人很快也確定了戀愛關係,在交往一年之後就正式結婚。
婚後的兩人因為溝通沒有障礙,對於藝術也有共同語言,因此兩人關係很和諧。李德本想這樣幸福生活下去,但是好景不長,李德在1939年接到了共產國際要求他返回莫斯科的命令,而且要立刻隨着周恩來總理的飛機趕往莫斯科,但是此時的李德正在享受愛情的甜蜜自然不願意獨自離開,於是他和組織申請帶李麗蓮一起去莫斯科,但是沒有得到批准。
而李麗蓮雖然知道李德要離開,但是因為沒有證明,也沒能和李德一起離開,自此,兩人就此天各一方,終生未能再見面!
03
那麼李德和他留在中國的妻子結局如何呢?回到蘇聯的李德認真檢討了自己的錯誤,他沒有辯解也沒有推卸責任,坦然接受了自己由於未能結合實際犯下的錯誤。不過鑒於李德是有一定貢獻的黨員,本身的錯誤也不是有意為之 共產國際最後也沒有處罰他。
但是他的政治生涯也算是徹底結束,根本沒有了再進一步的可能,身份地位在一刻成為了過眼雲煙!之後的李德可能找到了自己最適宜的工作,去當了一名教師。
二戰結束後李德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德國,從事翻譯行業直到1974年去世,去世之前他寫了自己的一本回憶錄,追憶了在中國的時光,重點提到了自己的愛人李麗蓮,認為她是自己這輩子最好的回憶!不過雖然李德同志犯了不少錯誤,但是他卻是和紅軍完整經歷的長征的唯一外國人,他對中國革命歷史的傳播和對革命分堅貞熱情確實值得認可。
肖月華和李德生育有一子,離婚後兒子由肖月華獨自撫養,肖月華和李德分開後依然投身到革命的浪潮當中,主要從事革命鬥爭的宣傳,支援生產和婦女權益等工作,把畢生的經歷都獻給了革命事業。
建國之後她被授予大校軍銜,退休後享受副軍級別待遇,在1983年去世,在和李德離婚後他終身沒有再婚。
李麗蓮和李德分開之後,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對革命的奉獻以及藝術事業的追求上面,建國之後李麗蓮對依舊在我國統戰事業是發光發熱,貢獻非凡,還擔任過對外聯絡工作部的部長。
多年的時光也漸漸磨滅了李德在李麗蓮心中的記憶,她和自己身邊陪伴自己多年的一名朋友戀愛,步入婚姻殿堂,在1965年李麗蓮因病去世。
李德的兩段婚姻,有愛情結合也有非愛情結合的,有幸福也有傷感,這也是時代造就的結局,好在他們最終都有一個不錯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