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齊家治國平天下

文:聞雨潤荷,

圖:網絡,侵權敬告刪,

對原創者深表敬意!

西周實行封土建國即封建。周武王建國初期,為加強統治,把全國劃分為大小不同的邦國,再按照親疏遠近、功勞大小分封給同姓貴族、異姓功臣、商朝遺貴來獨立治理,這些人被封為諸侯,這些邦國即諸侯國,所有諸侯國都必須尊服周王即周天子的統一領導,這就是封建。具體的做法是在各邦國分界處挖溝把土分別翻到溝的兩邊,再在土上種樹,形成自然的國界,就是封土,上面的樹則叫封樹。

在當時人們的意識中,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正所謂天圓地方即天下。天最龐愛他的兒子即周王,就把天下封給了他的兒子,稱為周天子,周天子所在的京都之地位於天下的最中央即中國,意為最中間的國。周王朝實行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即封建綜法制,周王就把他的叔叔、兄弟(含異姓功臣和商朝遺貴)分到全國大小不同的諸侯國擔任國君即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從高到低五個爵位,周武王初次分封共71國,較大的諸侯國方園約500里,有魯、齊、燕、衛、宋、晉,其中齊就是姜子牙的封國,各諸侯有獨立的治國權,周天子不予干涉,但諸侯國必須接受周天子的統一領導。諸侯亦實行嫡長子繼承製,諸侯又把自已的諸侯國除自已以外的地方再分給他的兄弟稱為大夫即卿大夫,大夫的地盤稱為家。家亦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家以下不再進行分封,大夫的兄弟除嫡長子以外的兒子就是士,士沒有自已的封地,只具有貴族身份。當時的天子、國君、大夫、士為不同級別的四級貴族。士雖沒有自已的封地,但負責修身養性,士可以為天子、國君、大夫服務。士為大夫打工即輔佐大夫叫齊家,為國君打工即輔佐諸侯叫治國,為天子即周王打工叫平天下,即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


西周東周的國家治理實行家天下,即貴族世襲制,即貴族自已治理自已的國家,可世代相傳。戰國後期秦統一六國後,建立起了中央集權制帝國,實行郡縣制,由中央分派官員到郡縣實行官僚制。徹底打破和推翻了周朝延續800多年的封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