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召開之前,彭德懷讓秘書鄭文翰向中央請個假,無奈偉人親自給彭老總打電話,要求他必須到場開會。眾所周知,此次會議最終對彭德懷給予了錯誤的批判,偏離了預定的方針和政策。會後彭德懷對替自己起草檢討的鄭文翰說,以後都不要再來了。
那麼彭老總為什麼會這樣說?這位秘書最後又怎麼樣了呢?
01參加革命
彭老總的這位秘書可不是一般人,他文采出眾,少年時就是十里八鄉出名的才子。鄭文翰1920年出生在河南洛陽,那裡風景如畫,人文氣息濃重,自古以來就是才子們舞文弄墨的勝地。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全國人民奮起抵抗,鄭文翰也不例外,他選擇了參加革命。少年人一腔熱血,滿心想着上陣殺敵。
不過組織安排他前往八路軍軍政學院和抗日軍政學院學習,畢業後擔任某區隊長、幹事。後來毛偉人提議讓那些沒有一線工作經驗的人去部隊鍛煉,1942年鄭文翰進入王震將軍的359旅。在此期間他先後參加了解放新安、孟縣等戰役,迅速成長。
02解放戰爭
抗戰後期,鄭文翰所在的部隊南下,前往東北戰場,參與當地的作戰行動。此時林彪率領的四野,開始組織人員成立縱隊,鄭文翰就在第十縱隊擔任團級政治處主任。在司令員梁興初的帶領下,十縱隊全軍上下齊心,頑強抗擊,在黑山狙擊戰中奮勇拼搏,艱難守下了陣地。而鄭文翰也是表現英勇,他帶着一小波機關內勤人員和偵察連,找準時機出其不意,拿下國民黨一個高地。
戰場上雖然刀光劍影,鄭文翰卻在炮火中喜結良緣。更神奇的是,他的妻子是父母小時候給他定的娃娃親。而這兩個人已經11年沒見面了,鄭文翰為了堅守承諾,就登報尋人,最終還真的找到了。其實既然已經參加了革命,也就無需遵守曾經的包辦婚姻,但鄭文翰性情純良,答應過的事就一定要執行。
03彭德懷秘書
新中國成立後,鄭文翰作為朝鮮停戰委員會政治部主任,跟隨志願軍入朝作戰,並為戰爭後期的停戰談判做出了巨大努力。而能力出眾,黨性純粹的鄭文翰很快就得到了組織的認可,1955年他被調往國防部擔任部長的辦公室秘書。從那時起鄭文翰就開始為彭德懷起草文件,撰寫發言稿等等。
此後的日子鄭文翰一直跟在彭老總身邊,無論是出國訪問還是國內的各大會議,乃至於國防部內部會議,都離不開他的身影。1959年廬山會議,鄭文翰留在北京繼續手頭的工作,彭老總則前往廬山參會。然而沒過多久鄭文翰就被通知去廬山,給彭德懷起草檢討書。
鄭文翰心中一驚,他深感壓力重大,知道這個檢討內容十分難以把握,他改了又改,反覆校正,最終按着彭老總的意思表明彭德懷願意接受廬山會議上對他的批評。然而形勢並沒有好轉,彭老總被免職了,鄭文翰他們自然也不用再為他工作了。分別前,彭德懷親自出來為鄭文翰他們送行,他傷感地說,謝謝你們這些年的努力工作,最後彭老總說,你們以後不要再來了。
為啥這樣說,自然是因為彭德懷的一片苦心,他對自己的工作人員葆有愛護之情,害怕他們受到無謂的牽連,影響未來的前途。那一年鄭文翰成為了軍委副秘書長蕭華的辦公室主任,後被調往軍事科學院任職,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作為彭德懷曾經的秘書,鄭文翰在晚年參與研討會時表示,彭老總性格剛烈耿直,不矯揉造作,他十分敬重擁護偉人,但因社會經歷、文化差異等原因,兩位領導在工作中會產生一些激烈的碰撞。但無論是偉人還是彭老總,他們都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無人企及的貢獻,為中國後來能取得波瀾壯闊的偉大成就,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