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屈的歷史,我國曾經的第一大島—庫頁島,如何被清朝弄丟了?

在2022年的今天,中國中小學的地理書中明確標明了中國的前三大島嶼,它們分別是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幾百年前,在大清朝的疆域版圖上有一座島,它的面積比如今的三大島嶼加起來還要大,它就是庫頁島

今天的黑龍江東北方乘船一路向前,就可以看見庫頁島。現如今這座島屬於俄羅斯,他們稱之為薩哈林島。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晉朝的時候,中國人就發現了庫頁島。到了唐朝的時候,當時的黑水靺鞨就是這裡的統治者,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人就稱這裡為「庫頁」了。雖說黑水靺鞨並不屬於唐朝,但是也受大唐天子的管束。

到了元朝的時候,蒙古人的鐵蹄征服了這個庫頁島,它正式成為了中國疆土的一部分。明清時期,中國的統治者加強了對庫頁島的管理,多次派出專人對這裡進行考察。

上信息我們可以得知,庫頁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只是由於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中國的統治者一直沒有給予重視,所以大部分的中國民眾對它不是很熟悉,但即便如此,他庫頁島也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

那麼庫頁島又是怎麼被弄丟了呢?

1685年,清政府下令收復雅克薩,驅逐入侵的沙俄軍隊。經過數次的博弈,俄國最終同意簽訂《尼布楚條約》,可是由於當時清俄之間有較多不清不楚的領地,清朝代表在俄方的故意引導之下,將許多不確定的領土劃給了對方。

即便如此,庫頁島仍然屬於大清朝的領土。可是由於庫頁島離清廷的距離很遠,所以清政府並沒有派太多的兵力駐紮。這就導致俄方和鄰國的日本一直對庫頁島虎視眈眈,他們在地理位置上比着清政府有明顯的優勢,自然是不願放棄這塊肥肉。

正是這個時期,日本和俄國還因為庫頁島發生過一場名為「日俄戰爭」的戰鬥,這場戰鬥,雙方的損失極為慘重,但最後日本贏得了勝利。

但即便輸了戰爭,當時的沙皇也不願意割地賠款,後來美國作為和事佬出頭了,提出將庫頁島一分為二,日本和俄國各占其一,這樣雙方都不吃虧。

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二戰之後,日本作為戰敗國將庫頁島一般的管轄權移交給了蘇聯。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庫頁島的所屬權正式歸於蘇聯。

看到這裡,很多人心中都會有疑問,為什麼日本人和俄國人會在中國的地盤上打仗?當時的清政府幹什麼去了?

其實當時的康熙帝對庫頁島也有過重視,它不僅在當地設立了管轄機構還派了公主進行聯姻,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兩地的聯繫,便於對庫頁島的管理。

是由於當時的交通極為不便,從京城往返庫頁島一趟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所以想要真正管理庫頁島也是極為困難。

再有一點,封建社會的中國一直遵奉儒學,而庫頁島的傳統文化並不信奉儒學。長此以往,清政府也不再對庫頁島重視了,便任由其發展了,就連每年的朝貢也不做任何要求。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長的時間,當時的沙皇見庫頁島沒有兵力駐守,並對它動了心思。當俄國的堅船利炮打到庫頁島的岸邊時,清朝政府仍然不做任何錶態,毫不關心地把庫頁島拱手讓人了。

慶十一年,清廷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閩浙方向的海面戰爭上,沒有多餘的心思去管這座遙遠的東北島嶼,他們甚至不知道這裡發生的事情。

1809年,日本德川幕府派遣了間宮林藏趕往庫頁島,同時還拜訪了清廷在黑龍江設立的地方政府。日本有意聯絡清廷一起對抗沙俄,只是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

1854年,沙俄在歐洲陷入了戰爭泥潭之中,為了增加自己在正面戰場的力量,俄國撤出了駐紮在庫頁島的軍隊。按理說,這個時期正是清廷重新佔領庫頁島的好機會,可是這時候的清廷正為太平天國的事頭疼,根本無暇他顧。

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終於找到了一個敲詐清廷的時機。

當時的英法聯軍剛剛攻佔了大沽北京城危在旦夕。俄國的總督穆拉維約夫帶着軍隊開到了璦琿城內,要求與奕山談判。

俄國聲稱自己是來「幫助清政府防衛英法」,同樣保衛自家領土。但是他們有一個要求,需要清廷重新以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

清廷代表奕山聽說這個無理要求之後當面回絕了俄國,並嚴辭說道:「兩國的邊界早就訂好了,你現在帶兵來談判,分明是想搶佔我們的土地,欺負我大清。」

俄國正是瞅准了清廷無力再接戰這個時期,被拒絕之後便露出了狼人本性,武力逼迫清廷談判簽約。

860年11月14日,中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就是這個條約承認了俄國割佔中國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合法性,庫頁島就是其中之一。

自此,中國再無庫頁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