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常州:從1949年-2022年走過的73年


從1949年到2022年,新中國成立73周年了!常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鮮艷的五星紅旗~

那這73年,常州又發生了什麼?經歷了哪些變化呢?讓我們一起搭着時光機回頭看看吧!

1949年

4月23日凌晨3點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部隊進入常州,常州城迎來解放的勝利時刻,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解放軍進入常州城

4月28日 中共常州市委員會、常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老常州市人民政府駐地在局前街與縣直街交會處。

老常州市政府大門

市政府大會堂

1950年

在新中國成立時,常州卻沒有一個理想的健身運動和體育競技的場館。在1950年4月4日,坐落於大觀路的常州人民體育場擴建工程開工。當時,由於政府資金不足,蘇南軍區教導旅3000多名指戰員,發揚自力更生精神,積极參加義務勞動,搬運10萬餘塊城磚建看台、築圍牆,並運煤渣、碾場地、鋪跑道,用20天時間完成該工程。5月12日,常州人民體育場建成。

1951年

9月,常州開始實行婚姻登記。

1952年

1月1日 常州市氣象站成立。建站之始,站里只有4個業務人員,僅擔負一項地面測報任務。

1953年

7月1日零時,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開始。經統計,當時的常州市區常住人口26.5萬人,其中男性13.87萬人,女性12.62萬人。

1954年

公花園正式更名為人民公園,成為常州第一個免費敞開的公園。

1955年

新建東郊(艤舟亭)公園對外開放

6月,市第一人民醫院新門診大樓啟用,分設外科、內科、兒科、婦產科、五官科、皮膚科、藥房、放射科等科室,原門診樓改作病房。

1956年

9月,常州市工人文化宮興建,翌年5月1日,常州市工人文化宮建成開放。工人文化宮建成以來,一代又一代常州人在這裡唱歌、跳舞、溜冰、看電影。五六十年代,每到放映電影前,文化宮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真正成了「工人的學校和樂園」。

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文化宮」這個詞也深深烙印在每一個常州人關於青春、美好的回憶里,承載着所有常州人成長的印記和情愫。

9月5日,市區開始行駛公共汽車,辟火車站至湖塘橋、白家橋至虹橋兩條線路,設站20個。

1957年

位於解放西路的常州消防大樓建成,上設火警瞭望台,安裝報警裝置,配備望遠鏡等設備,是當時常州最高的建築。

1958年

現在小朋友們剛入學時,必學的漢語拼音,「誕生」於1958年。而「漢語拼音之父」,是從常州青果巷走出去的周有光。1958 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由常州人周有光負責制訂的《漢語拼音方案》。

12月,戚墅堰機車車輛工廠研製出第一台先行型內燃機車。

1959年

常州機器廠試製成功載重4噸的三面自動翻斗汽車。該款車於1959年10月在北京參加了國慶10周年檢閱。

當年8月,東大街西段、西大街東段以及南大街改造,首次在路面上加鋪貫入式、半貫入式瀝青路面

1960年

這一年的國慶節,紅梅公園擴建開放,內設有溜冰場、露天舞池、梅亭、依山亭、鶴亭、塔影亭等。

武青路紅梅公園大門

羅漢路紅梅公園西門

1961年

4月,市總工會推薦大成一廠女工季來娣作為中國工人代表團成員,赴蘇聯莫斯科參加「五一」觀禮活動。

1962年

常州知識青年開始上山下鄉

1963年

常州變壓器廠製成國內第一台20噸工礦電機車。

1964年

常州市第二次人口普查。市區常住人口為413089人。

常州籍導演阿甲,導演的京劇紅燈記》在首都北京公演,轟動一時,被譽為京劇改革的經典。

1965年

常州市首批醫療隊成立送醫療下鄉。

1966年

2月12日,中共常州市委發出學習焦裕祿精神的通知。

1967年

常州柴油機廠響應國家「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機械化」的號召,自行設計、製造成功了中國第一台單缸S195柴油機。

常州市糧食局於1967年印製發行「全市通用糧券」。該票分「全市通用券」和「農村統銷券」兩組,每組各有1斤、5斤、10斤、20斤四種面額。

如果你見過這些糧券,那你應該已經年近五十了吧。

1968年

東方紅大橋竣工,位於五角場南路,主跨市區京杭大運河,北端立交孔跨越延陵東路,通航凈空高度4.7米,是常州第一座跨河道公路立交橋。

常州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動員工作。

1969年

常州拖拉機廠的產品100餘台,首次出口到阿富汗索馬里等國。

同年,常州市在雪堰公社雅浦圍湖造田,實現漁民陸上定居,建立太滆公社。

1970年

2月 常州第一座地面水源水廠——西郊河水廠正式投產運行。

9月29日 常州生產的第一架「直六"飛機試飛成功

11月20日 勝利橋(後恢復原名懷德橋)改建工程竣工

50年代的懷德橋

80年代的懷德橋

1971年

老五星橋開工建設。五星橋主孔橫跨京杭大運河,北端立交孔跨越常新公路。是常州最早的斜拉橋。原橋始建於1971年5月。

現在我們熟悉的五星大橋位於龍江路,橫跨老運河,建於1997年,為兩座並列的獨塔雙索麵斜拉橋,主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南北橋台為鋼結構拉壓支座。(如下圖)

1972年

12月,17萬名工人疏浚德勝河,翌年1月竣工。

德勝河是常州北部的這一條重要水道。德勝河連通蘇南運河和長江,是一條集防洪、排澇、灌溉、引水、航運、生態景觀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區域性骨幹河道。德勝河沿線共有1個水利樞紐工程、32座灌溉站、25座橋樑。

1973年

常州郵政局與電信局合併,成立常州郵電局

1974年

北郊中學創建,北郊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校名由李一氓先生所題。因地處市區北郊,故暫名為「北郊中學」,後一直沿用至今。1974年3月,北郊中學正式開學,首批學生為市二十六中的兩個初一班和二中、三中各一個高一班約200名學生,次年7月起正式對外招生。

1975年

新華社於1975年5月10日、11日連續播發《農字當頭滾雪球》和《「桌子」上唱起了大戲》兩篇常州工業發展的調查報道,《人民日報》、《文匯報》和《新華日報》等各大報紙全文轉發。常州工業發展的經驗和成就得到充分肯定,全國中小城市學常州一時蔚然成風。

《農字當頭滾雪球》一文的開頭,這樣描述常州的發展——

「過去說起常州,人們想到的就是梳頭的篦箕和木梳。除了這種歷史悠久的手工業之外,常州沒有引人注目的工業,沒有叫得響的產品。」但很快,常州「發展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工業城市:古老的木梳街一帶建起了一批電子工廠,原來西郊的亂墳堆,東郊的蘆葦坑,變成了新興的工業區。這個市生產的工業品,有些供應江蘇省和國內其他地區,有些出口到幾十個國家。」

1976年

7月28日凌晨,唐山、丰南一帶發生7.8級大地震。常州在十幾個小時內緊急抽調市一院、二院等單位的醫護人員82名,組成常州醫療隊,於7月29日上午攜帶藥品、器械趕赴唐山災區。8月,常州支援抗震救災工作全面展開,共支援唐山、丰南地區手扶拖拉機1500台,接受治療災區傷員349名。

常州市二院醫生在火車站為唐山來的傷員包紮治療

唐山地震現場救治傷員

1977年

紅星大劇院翻建落成,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座位1712個。

1978年

2月7日 ,坐落新豐街的常州長途汽車站翻建竣工並正式營業。常州長途汽車站北靠火車站,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售票處和候車室都很寬敞明亮,與省內外30多個市縣相通。主要班車開往蘇北的鹽城、濱海、啟東等地;還有西至南京,東至上海,以及通往浙江杭州、溫州,安徽寧國、宣城等線路。當年,該站是蘇南公路的大站之一。

常州汽車站

乘坐長途客車的旅客按次序排隊上車

同年4月,常州市印鐵制罐廠和常州市電鍍廠合併,成立常州市單車廠。9月,國家計委、外貿部、輕工業部聯合下發文件,批准常州市單車廠為單車出口專廠。常州市單車廠成為全國第一家單車出口廠家。

7月11日,常州市被國家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我市對外開放之路正式起步。

1979年

如果1979年也有互聯網,那麼常州燈芯絨廠生產的荷花燈舞牌燈芯絨肯定是那一年的「爆款網紅」產品。這不僅因為那一年荷花燈舞牌燈芯絨拿下了國家質量獎金獎。還因為,在那個年代,只要是常州產的燈芯絨,就是全國各大城市商場裏面的「搶手貨」。

常州月夜燈芯絨

1980年

常州煉焦制氣廠在春節前夕向常柴新村48戶居民成功試供人工煤氣,開創了常州管道煤氣之先河。1980年12月23日,常州市煤氣公司成立,常州迎來了真正發展城市燃氣的起步之年。

常州煤氣廠全景

7月,常州報社成立

1981年

元旦,蘭陵影劇院開業。影劇院周圍建有花圃、噴水池、車庫、停車場,影劇院內還有冷氣設施,市民在看電影、戲劇的同時,還能唱卡拉OK、打桌球、購物......時光如梭,如今,九洲新世界早已替代蘭陵影劇院成為了蘭陵新的地標,但老電影院留給常州人的美好回憶,是永遠抹不去的。

1月,花園新村建成。花園新村,是常州探索綜合開發配套建設新模式的第一個住宅小區。一期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11.15萬平方米,人口規模7000人。

在小區的內部,有幼兒園、小學、商場、郵局、文化站、綠化,這些都是以前的小區從來沒有過的。花園新村的落成,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認可。

一時間,上至中央領導、下至全國各地同行以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賓,紛紛到常州參觀考察花園新村,「常州模式」由此享譽全國。

1982年

7月,常州建成全國最早的商品批發市場——迎春市場(俗稱「香港灘」)。這就是很多常州人心心念念了許多年的「香港攤」。市場全長630米,有642個攤位,商品種類繁多,樣式新穎。

10月28日,常州市少年宮在局前街122號竣工,11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

1月20日,清潭新村第一期工程竣工。

1978年至1982年,常州先後建成了勤業一、二村,機械二村,朝陽三、四村,北環新村,西新橋二村,紅梅新村,麗華新村,桃園新村等15個新村,有效緩解了住房擁擠狀況,探索了小區建設的「常州模式」。

常州第一座外事旅遊賓館白盪賓館(後稱江南春賓館)開放

1983年

1月6日,常州照相機總廠生產的紅梅牌Ⅰ型120照相機、紅梅牌Ⅰ型135照相機,在全國照相機同類產品評比中,分別獲得第一名和質量優勝獎,這是屬於常州相機的高光時刻。

2月12日 文筆塔修葺一新開放。

12月5日 市婦產醫院建成並開診。分為臨床、 保健兩部分,建有「江蘇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常州分中心」、「常州市生殖醫學中心」、「常州市產前診斷中心」 及通過衛生部驗收的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後增掛「常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和「常州市紅十字婦產醫院」牌子,是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於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也是首批國家級「愛嬰醫院」。

博愛路16號,是許多常州人來到這世間的第一站;這裡,見證一批批懷胎十月的酸甜苦辣;迎來一個個呱呱墜地的小天使們;培養出諸多正能量滿滿的婦幼專家;摘獲種種面廣量大的專項榮譽…

1984年

4月12日,許巧珍又獲全國紡織勞動模範稱號

5月18日,首屆市花——月季花展覽在紅梅公園舉行。

1985年

麗華新村(一村)竣工

1986年

1月,常州體育館建成開放,因坐落在市區清潭路新體育場內,也稱為清潭體育館,與大觀路老體育館區別。

3月15日,舉行常州至北京、常州至廣州兩線首航式,常州機場通航三十多年的美麗畫卷正式展開。

3月25日,常州第一艘豪華遊船「龍城」號啟航。

8月26 日,常州人看上了衛星信號轉播電視,這一年,常州市民可以在常州電視台開開心心地收看87年春晚了。

1987年

3月5日,常州頒發居民身份證試點工作開始,常州首批居民身份證於9月29日正式頒發。

3月14日 常州首家集團股份公司——金獅單車(集團)股份公司成立

5月26日 中聯大廈通過驗收,交付使用

10月11日 圩塘汽渡開通

12月16日 312國道常州東段舉行通車典禮

1988年

江南地下商場建成

▲江南商場地下噴水池

▲江南商場的地標雕塑

在常州長大的孩子應該都在這座雕塑前拍過照吧。不知道大家是否這樣的感覺,過去,只要看到這匹馬就知道自己是正兒八經進城了。

▲過去江南商場內的商鋪

1989年

延陵路「得名」

百貨公司開業,這在常州是轟動一時的大新聞,常州的時髦人都要來這個商場置辦一番。

圩墩公園和蘆墅公園建成開放

1990年

5月10日,在全國車輛展評會上,常州客車廠製造的「長江」牌CJ660B通道客車獲金馬獎。

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溧陽縣,設立溧陽市(縣級),同年12月8日正式掛牌。

1991年

6月-7月,常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這次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2億元。

常州地區水災鳥瞰

被洪水淹沒的村莊和農田

常州民警幫助居民搬運物品

萬眾一心,抗洪救災

5月23日,常州亞細亞影城開業。

1992年

2月15日,常州市區第一座立交橋同濟立交橋開建。

8月,常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宣告成立,11月即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93年

常州人熟悉又親切的麗華快餐在這一年正式成立,開啟了以快餐外送為主的經營模式,讓常州人率先體驗了「外賣」的便捷。

肯德基來啦!延陵西路上的肯德基是常州第一家,自1993年開業以來,給常州人的生活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下面這些KFC套餐里的小玩具,你還有印象嗎?

1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金壇縣,設立金壇市(縣級)。12月28日,金壇舉行撤縣設市慶典儀式。

1994年

火車站高架橋正式通車

同濟立交橋建成通車

1995年

1月26日 「龍城第一環」建成通車

20世紀90年代的外環路 攝影:湯德勝

6月8日,國務院批准武進撤縣設市(縣級);8月26日,武進市正式掛牌。

攝影:湯德勝

1996年

9月15日,滬寧高速公路常州段建成通車,結束了常州市無高速公路的歷史。滬寧高速公路起自上海真如,止於南京馬群,全長274公里。常州段主線全長42.66公里,主線路基寬26米,雙向4車道,中央隔離帶寬3米,設計時速120公里,總投資8.9億元。

1997年

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常州各界群眾通過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表達了激動與喜悅之情。

戚墅堰大橋竣工通車

1998年

12月26號,新懷德橋建成通車,這是連接市區南北交通的重要橋樑。

8月6日,常州火車站新客站候車大廳開通啟用。

改造前的常州火車站

改造後的常州火車站

雙層公交車亮相龍城。當時還舉行了發車儀式,那場面非常熱鬧。

1999年

常州巴士公交公司成立5月18日,常州城區公交線路全部實現無人售票。

9月20日至24日,由江蘇省農林廳、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首屆常州農業博覽會,在新區國際展覽中心舉行。

1999年10月1日晚,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由常州市政府舉辦的焰火晚會在省常中、清潭體育場和新區3個燃放點同時舉行。

常州人兒時的味道紅梅乳業成立

2000年

9月20日,中華恐龍園正式對外開放,開園頭三個月就吸引了30萬遊客。

2001年

1月1日,路橋市場開業,為華東地區配套設施最全、規模最大的商城化專業市場。

1月1日位於新民路的常州客運服務中心建成,日發送汽車運輸旅客能力4萬人次。

1月19日,常州電視台(總台)、常州廣播電視技術中心成立。

10月12日,常州市行政審批中心成立

2002年

12月27日,常州市區大外環公路南線長虹路竣工通車,總投資2.82億元,全長29.5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

2003年

常州大酒店成為全市首家五星級酒店。在當年,能去常州大酒店住上一晚,或者能在常州大酒店辦喜宴,絕對是「身份的象徵」!

2004年

3月12日,天寧區同濟醫院成建制併入市中醫院,成為常州市中醫醫院南院。

11月5日,總投資8860萬元的戚墅堰區圩墩大橋建成,通過竣工驗收。

12月15日,上午9時06分,本市首例試管嬰兒在市婦幼保健院誕生。這是一對雙胞胎女嬰兒,姐姐2.0公斤,妹妹1.94公斤。

2005年

南大街開街。它曾是常州人心中的購物聖地、娛樂天堂……

3月25日,常州開始天然氣置換,到6月11日,完成市區13萬居民戶、200餘工商戶的天然氣置換工作,成為江蘇第一個完成天然氣置換的地級市。

曾經的「常州第一高樓」——嘉業國貿大廈落成

2006年

從2006年秋季學期起,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實行免收,由各級財政承擔。

10月8日,常州市級機關正式由局前街遷入龍城大道市行政中心辦公。

9月28日,投資4.5億元,建設歷時11個月的紅梅公園敞開擴建工程竣工。

2007年

當年1月15日,常州市實行空調公交車票價與普通車並軌,均為1元。

4月28日 常州博物館、常州規劃館建成開放

4月30日 中華第一佛塔天寧寶塔落成開光

9月29日 春秋淹城正式開城

2008年

5月17日,當年全市面積最大的免費敞開式城市森林公園青楓公園建成開園,總面積45公頃。

9月10日,常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簡稱「奧體中心」)、常州國際會展中心建成正式運營。

9月10日 常州市第一條高架道路一期工程(西半環)竣工通車。過去,從新北到武進,走地面道路大約要一個小時,環城高架道路為常州構建了半小時交通圈。

2009年

5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BRT)二號線全線通車!不知不覺常州BRT2號線已經運行十年。

東坡公園免費開放,至此,常州市區的公園全部免費開放

9月1日,常州大劇院竣工投用。

2010年

3月,江蘇工業學院更名為常州大學,成為常州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4月18日,國家旅遊局揚州舉行國家5A級旅遊景區頒牌儀式,江浙滬地區的9個旅遊景區晉陞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其中常州環球恐龍城成為我市首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1年

常州機場新航站樓建成啟用

龍江路高架(武進段)南延工程通車

2012年

11月19日 常州機場開通全貨機運輸,由順豐速運集團投放、揚子江快運執飛的全貨機飛抵常州機場,成為常州機場開航27年來投放的首架全貨機。

2013年

9月28日,第八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武進開幕,持續至10月27日。

2014年

5月5日,中天鋼鐵集團公司、省體育局和常州體育產業發展公司出資組建的江蘇中天鋼鐵女子排球俱樂部成立,這是全省第一個職業排球俱樂部。

9月15日,位於武進區橫山橋鎮的常州汽車客運東站投運。

2015年

5月11日,經國務院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常州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武進區和戚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並在新的武進區東部設立常州經濟開發區;撤銷金壇市,設立金壇區;原武進區的奔牛、鄭陸、鄒區三鎮,分別劃歸新北、天寧、鐘樓三區。

常州地鐵1號線的施工,4月2日凌晨,屹立在大運河上21年的同濟立交橋正式與市民告別。

9月26日,位於京滬高鐵常州站南廣場西側的常州汽車客運北站將正式投入使用。

9月26日,常州溧陽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常州人驅車前往溧陽至少要比以往節約15~20分鐘的時間。

2016年

常州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8月,西太湖影視產業基地開園。

2017年

經中央文明委批准,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我市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溧陽市也入選新一批全國文明城市名單,自此,我市成為全國首批全域文明城市。

2018年

4月19日 青洋路快速化工程跨武進大道橋正式通車。

2019年

4月29日,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部分對外開放。

常州地鐵1號線於2019年9月21日上午正式開通運營。

2020年

常州文化廣場誕生

常州文化廣場總建築面積365000平方米,新建建築綜合體內將設有數座博物館,包括一座美術館,一座科技館,一座圖書館以及附屬服務中心,未來又一處網紅打卡地誕生。

常州高新區新龍國際商務區開工

位於常州高新區新龍國際商務區核心區域的科創水鎮一期正式開工,未來這裡將瞄準新興產業,定位為創新經濟企業總部基地,成為常州高新區又一科技創新高地。

據了解,科創水鎮由常高新集團傾力打造,項目總投資5.6億元,佔地約55畝,總建築面積82793㎡,規劃建設地下1層、地上5層的花園式獨棟辦公園區,計劃於2019年底主體封頂,2020年四季度竣工交付。

常州小黃山度假區建成

小黃山旅遊度假區2020年建成,佔地面積11.5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50億元,以「孟河小黃山、江南頤養村」為藍圖定位,致力打造成為集自然觀光、文化體驗、運動健身、農業生產、中醫頤養等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度假區。

2021年

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打造長三角中軸樞紐!

市委書記陳金虎表示,以「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全力推進「532」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長三角交通中軸、創新中軸、產業中軸、生態中軸、文旅中軸,高標準打造長三角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現代物流中心、休閑度假中心,不斷提升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統籌發展和安全示範區建設水平,奮力推動常州走在現代化建設前列。

總理考察常州引發熱烈反響

3月25日上午,李克強來到江蘇常州富強新村社區,先後考察快遞代收點、養老服務站、便民食堂等服務場所。

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

6月28日上午,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儀式在文化宮廣場舉行。市委書記陳金虎宣布:常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正式開通。常州正式開啟「地鐵換乘時代」。

軌道交通2號線於2017年2月13日開工建設,全長19.79公里,設15個車站,經過鐘樓區、天寧區、常州經開區,與已經開通的軌道交通1號線在文化宮站換乘,形成「十字」交通主骨架,對緩解交通壓力、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

「兩湖」創新區規劃官宣!

兩湖創新區將以「交通先行」,在「生態為本」的前提下,依靠「創新驅動」,打造5大功能片區和8個重點組團。

兩湖創新區「中央車站」效果圖

「兩湖」創新區「兩湖四帶、五區八組團」示意圖

「東方侏羅紀」項目開工奠基


▲「東方侏羅紀」項目效果圖


「東方侏羅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中華恐龍園旅遊度假區東部,將重點打造恐龍星球、星際太空城、創智總部、濱水生態公園及多家主題度假酒店,形成新一代國家級綜合旅遊度假區,高效助力常州文旅中軸和長三角休閑度假中心建設,助推常州「532」戰略落地。

▲「恐龍星球」效果圖

青果巷二期建成開放

修復後的青果巷一二期之間南北支巷貫通、東西小徑連接,眾多依託名人故居布置的各類場館分散巷間,成為此地特有的文化引力場,令青果巷成為一座見證老常州城市文脈傳承的博物館。

9月30日青果巷全面開放,青果巷二期項目位於一期北側,總投資7億元

歷經10年,修繕、復建、煥新

盛世美顏,屬於青果巷,也屬於你

作為龍城運河之眼、常州文旅新坐標

青果巷的出色顏值向來不負眾望

從1949年到2022年,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常州也發展的越來越棒

身在中國,作為故鄉的常州我感到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