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才知道珍貴,罷相呂不韋之後,嬴政才發現仲父有多麼強的能力

歷史上偉大的秦始皇,可以說是有很多父親的人。有一個親生父親異人,有一個疑似親生父親的仲父呂不韋,還有岳父,最後甚至還多出來一個自稱假父的嫪毐。但是要做秦始皇的父親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這可是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得不到的又覺得很好。當你討厭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在你眼中這個人就是到處是毛病,怎麼看都不順眼。但是一旦失去了,就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人有那麼多的優點。嬴政的疑似親生父親的仲父被罷相之後,嬴政才真正地明白自己的這位丞相是有多麼大的能力。

在呂不韋被罷相離開咸陽之前,他把自己為秦國未來寫好的帛書給了李斯,讓他一定要給了大王嬴政。這其中記載着秦滅六國的種種建議,各種舉措,可以說全部都是精華,讓嬴政看後是受益匪淺。

其中寫到在秦國東出消滅六國之前,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而且更是要了解那些內容,詳細地交代清楚了。比如,要是知道其他六國各自都有多少人口,士兵又達到了多少。還必須要計算一下,這些諸侯國未來十年之後,又是多少人口,會有多少的兵員。還有這些諸侯國中儲備的糧食達到多少,擁有多少耕地面積等等。還要明確秦國內部有多少耕地,產出多少糧食,是否可以供應秦滅六國過程中的消耗。還要求一定要利用好內部的商人,讓他們把最重要的鹽鐵資源控制,這樣就可以控制其他六國的經濟命脈。

呂不韋這位商人,是深刻的明白戰爭其實最終打的就是經濟,如果你沒錢,還沒等戰爭分出勝負,可能自己內部就先崩塌了。自己內部都不行,還如何東出掃滅六國呢?就算滅掉六國, 如何坐穩江山呢?

可以說,呂不韋是事無巨細地給嬴政未來的政策,都交代清楚了。但是這位宰相走後,嬴政就無法找到另一個可以和呂不韋的優秀比擬的人。但是還是讓自己的岳父昌文君當了秦國的宰相,雖然他曾經幫助嬴政平定了嫪毐,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實在是差太多了。而也是因為這份功勞,還有是當時嬴政兒子扶蘇公子的外公,也就讓他成為了秦國的丞相。

可是成為丞相之後,不僅沒有做好丞相的工作,還處處抱怨。自己受了丁點的委屈,居然和小孩子一樣,跑去了他姑姑華陽太后那裡訴苦。更是說,自己要辭職不幹了,讓李斯來得了。恨鐵不成鋼的華陽太后,也只能罵他沒出息,教育他要沉住氣,陪着大王建立不世之功,多學學呂不韋的氣度。

結果也無濟於事,甚至嬴政也說,雖然有丞相輔佐他,但是還是讓他無法安心,猶如如履薄冰,自己的丞相沒有氣度等等。在呂不韋做丞相的時候,嬴政何曾為此而憂心?

能力差也就算了,結果自己這位岳父,最終還背叛了嬴政。在楚國舊都郢陳這裡,反叛嬴政,還自稱楚王。當初的呂不韋,不論如何,在對大秦方面,一直都忠心耿耿,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幫助大秦可以完成不世之功。嬴政的這些父親當中,也真的只有這位疑似親生父親的仲父,對他幫助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