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薩克牧民——巴什拜,抗美援朝為志願軍捐贈一架戰鬥機

前言

1946年,在新疆塔城,一隻羊闖進了一家百姓的菜園裡,將菜園裏面的菜糟蹋了不少,菜園的主人見到這樣的情景立刻拿起木棍驅趕吃菜的羊,可這時候,兩個人氣勢洶洶的趕了過來,看到老漢在打羊,大聲說:「住手,你這個老頭子,你知道這是誰家的羊嗎?這可是專員老爺家的羊,你怎麼敢隨意毆打。」

聽到那人說這話,老漢嚇得直接放下了棍子任由兩人將羊帶走,絲毫不敢提索賠的事情,畢竟,專員是當地最大的官,也是最有權利的官,雖然都說這名專員是個好人,可是萬一所傳不實呢?

就在兩名男子走後不就,一名穿着華麗的老爺在那兩名男子的引導下來到了老人家,老人家看到兩名男子去而復返,還以為是要將自己抓走受審,立刻就跪在那名老爺面前。

老爺看到老漢的恐懼,直接說明來意:「老人家,你快起來,我是巴什拜,是這裡的專員,我的羊把你的菜園禍害得不成樣子,實在是抱歉,這些錢你拿好,還有這隻羊你也牽好,這是我賠償給您的,希望你不要生氣。」

說完後,老爺就轉身離開,只留下老漢在哪裡愣愣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一陣羊叫傳來,他才發現這件事原來是真的,這位專員老爺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善良。

而這名專員正是巴什拜,是新中國歷史上除了常香玉之外,唯一一位在朝鮮戰爭中捐贈飛機的新疆哈薩克族人。

一、富貴

圖|巴什拜紀念館中的巴什拜雕像

1889年,在新疆裕民縣的一個普通牧民家庭出生一個孩子,他的父親為孩子取名為巴依主瑪。

巴依主瑪的出生並沒有為這個牧民家庭帶來一絲歡樂,他的父母正在為自己的生計犯愁,這個剛出生的孩子他們又拿什麼養活呢?

巴依主瑪的父母雖然是牧民,但是他的家裡卻沒有多少牛羊,再加上那些年暴風雪的侵蝕,巴依主瑪家的牲畜早就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這些還是巴依主瑪的父親拚命留下的。

眼見着一年一度向專員老爺繳納牲畜的日子又到了,自己家一旦將剩下的牲畜繳納上去,那麼一家三口也只能在諾大的草原上餓死,好在當地的老爺見他家中貧困,在加上剛剛生下小孩,對他家也就免於徵收,或許是這樣的救命之恩讓巴依主瑪的父親時常在嘴裏念叨着要報恩,讓小小的巴依主瑪聽在耳里,記在心裏。

其實巴依主瑪父親的報恩觀點沒有錯,畢竟老爺沒有收自家的牛羊,而且經過一年的時間,自家的牛羊也繁殖的非常可觀,也讓他擺脫了貧苦牧民的身份,孩子也在這一年裡迅速成長。

原本一家人就在這裡努力的生活,沒想到巴依主瑪母親在夜晚做了一個夢。

在夢中一位白鬍子老人讓她為兒子改名字,母親在夢醒後也將夢中的場景告訴了父親,原本哈薩克族就對於夢境之類比較崇尚,於是就按照夢中老人的指示,將兒子的名字改為「巴什拜」。

圖|巴什拜

可是光自己家裡人知道也沒有用,於是巴什拜的父親廣邀友人,將他們請到家裡來,殺牛宰羊,請客吃飯,將自己給兒子改名字的事情廣而告之,就這樣,在草原上都知道巴依主瑪的名字已經被捨棄了,而巴什拜這個名字正在被使用。

自從孩子改名為巴什拜後,他家的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好,雖然並不算草原上的富戶,但是也可以維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當時牧區還沒有像現在一樣,孩子們可以到學校上學,那個年代,牧區的孩子壓根就無學可上,只有那些土司或者各部族的小首領家的孩子才有可能學到知識,當然他們也沒有學堂,他們會僱傭當地或者漢地的老師對自家孩子進行教導。

由於當年學習條件比較高,顯然巴什拜家完全達不到學習的標準,巴什拜只能在跟着父母學習一些簡單的文字。

二、巴什拜羊

隨着巴什拜長大,他也到了娶妻子的時候了,在父母的張羅下,巴什拜同一位年紀、家世相當的小姑娘結婚了,為了巴什拜結婚,家裏面的牛羊又沒了大半。

好在小夫妻婚後不吵不鬧,兩人都在為著家裡更好而努力着,隨着巴什拜的孩子不斷出生,或許是先天不足,亦或是醫療條件太差,巴什拜的孩子們大多夭折,只剩下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健康的活着,尚未發現任何疾病。

1919年,三十歲的巴什拜依舊沒有像母親夢中那位老人說的大富大貴,還只是一名普普通通能夠勉強維持家庭生計的牧民而已。

為了讓巴什拜有更好的發展,他的父親提出了分家,巴什拜雖然不願意離開父母,自己另尋居所,但是部族的規矩就是這樣,無論是父母還是到年紀的兒子都需要遵從,就這樣,巴什拜從父母那裡分得了150隻羊和一群馬。

圖|巴什拜羊

從此刻開始,巴什拜就已經需要自己養活妻子,養活三個孩子,他也開始對經營羊群、馬群更加用心。對於目前的貧困生活,巴什拜並沒有氣餒,而是每天都會認真觀察羊群和馬群的變化,想要從中找到致富的敲門磚。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觀察,巴什拜果然發現了不一樣。

深冬,巴什拜在放羊的時候遭遇了極強的暴風雪,為了防止羊群因為暴風雪的到來出現四散的情況,他趕緊將羊群趕回家,可誰能想到暴風雪到來的方向正好阻擋了他回家的路,出於無奈,巴什拜只能將羊群趕到附近的山谷之中避風寒。

暴風雪的到來讓整個草原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

夜晚,暴風雪依舊沒有減輕降落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巴什拜壓根就沒有時間休息,而是要時時刻刻盯着四周,防止出現狼群劫掠羊群,就在巴什拜在觀察四周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幾隻野生公盤羊鑽進了羊群,為了不驚羊群,巴什拜只能看着公盤羊和羊群中的母羊交配。

第二天一早,暴風雪已經過去,公盤羊也離開了,巴什拜趕着羊群回到了一夜未歸的家,好好安撫妻子和兒女後才躺下沉沉睡去。

暴風雪過去,一切如舊,巴什拜又開始了每天放羊、喂馬的生活。

隨着春天的到來,巴什拜羊群中的母羊也開始下崽,只不過這次的幾個羊崽長大之後有些不同,別的羊都是兩個角,可是這幾個小羊居然有四個角,甚至有着類似於盤羊的強壯,甚至這幾隻羊每年能夠產兩次羊羔,這個發現讓巴什拜十分驚詫,他思索片刻後就知道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了,那就是去年冬天的公盤羊。

圖|巴什拜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巴什拜開始有意的將母羊朝着盤羊聚集的地方趕去,讓他們受孕之後再趕回羊圈之中,並且對這些羊做出特殊標記。

果然,這些母羊生下的小羊羔各個身強體壯,而這些小羊巴什拜也精心呵護,等到這些羊長大,再讓他們進行交配,果然在三年之後,巴什拜獲得了收穫。

三年前的30隻母羊,到了三年後居然繁育到350隻,這也讓他的財富開始慢慢積累。

巴什拜繁育出來的羊生長周期短,在加上膘肥體壯,更受市場歡迎,於是他的羊總是能賣上高價,這也讓周圍的一眾牧民眼紅不已。

而他最鼎盛時期,漫山遍野都是他的羊,無論是馬、牛,還是駱駝,數都數不清,而這樣的羊也被當地人以巴什拜的名字命名,就是為了紀念培育出這樣這種優質羊的巴什拜,同時也是為了讓當地百姓感念巴什拜的恩德。

三、巴什拜大橋

在當時,裕民縣塔城之間有額敏河阻擋,而兩縣之間的百姓如果想要避開湍急的河水,那就必須多走出數十公里的路程,如果想要渡河,那麼就會有生命危險,畢竟河流湍急,行船不穩很容易就會出現問題,為了能夠讓兩地的百姓能夠正常同行,當地的一位鄉紳看到了商機。

圖|巴什拜橋

這名鄉紳花費錢財在河面之上架起一座木橋,無論是行人通過,還是牛馬等牲畜通過都需要繳納過橋費,甚至專門派人在橋的一側收取費用,否則就絕不允許他們通過。

過橋費讓這名鄉紳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卻給過行人和車輛帶來不便,畢竟在那個賺錢難的時代,不是誰都能付得起過橋費。

1940年,巴什拜想要前往塔城,那就必須要經過那名士紳的小木橋,無奈之下,他只能帶着隨從前往,可就在他準備過橋的時候,發現一位貧苦的牧民因為交不起過橋費而被毆打。

小時候從苦日子過來的巴什拜明白窮苦的日子不好過,也容易受到欺負,可沒想到貧苦的人竟然會因為過橋費而被毆打,這讓巴什拜非常生氣,於是就拿出錢對那名大打出手的惡徒說:「這是他的那份,給你,現在你們就在這裡逍遙吧,等到明年你們就再也不會出現在在這裡。」

巴什拜說完後將那名貧困的牧民扶起來,隨即轉身離開。

在巴什拜前往塔城談完生意後,立刻找到了塔城地區的行政長官趙劍鋒,對着趙劍鋒,巴什拜和他談論起自己經歷過的那一幕,並且說:「我想要在額敏河上修一座橋,希望您能夠擔任橋樑的工程監督,隨時隨地檢查工程施工的質量。」

面對巴什拜的請求,趙劍鋒自然滿口答應,畢竟這是為塔城以及裕民兩地百姓做的好事情。

巴什拜從趙劍鋒處離開後,轉而回到裕民,並且請來了在裕民閑居的俄羅斯的橋樑設計師,請他為這座橋樑進行實地設計。

圖|巴什拜與大女兒合影

很快,這名設計師就將設計圖稿交給了巴什拜,巴什拜將設計圖稿複製一份後送到了趙劍鋒處,請求他按照設計圖稿進行監測施工,在趙劍鋒同意後,巴什拜迅速僱傭人力,在額敏河兩側同時施工,雖然有着風雪阻礙,這座橋在一年後終於竣工,從此老百姓再也不用花錢過橋樑。

由於這座為兩岸百姓的出行帶來便利的橋是巴什拜全資修建的,所以這座橋被當地人稱為「巴什拜大橋」。

四、寬和待人的巴什拜

雖然巴什拜已經非常富有,成為富人中的富人,但是他依舊沒有忘記當年過的苦日子,因此,當他看到窮苦百姓沒有過橋錢的時候就獻愛心建造一座橋,當他在家門口看到窮人的時候也不會不管。

自從巴什拜成為當地的富翁後,每年秋天的時候,窮人們都會從各地來到巴什拜的家門,希望能夠得到這位善良富豪的幫助,而巴什拜也沒有辜負那些貧窮之人的等待。

巴什拜都會邀請他們來到房間內用飯,只要他們有着合適的理由,自己都會對他們提供幫助,無論是牛羊還是金銀,他都毫不吝惜。

當年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因為家人不孝順,最終精神上受到了刺激,每日都在街上四處遊盪,哪裡有吃的就去哪裡,就這樣吃百家飯兒女都不管,最後老人選擇了一個好地方,那就是巴什拜的家。

只要老人一去,巴什拜就讓人給她熱乎的飯菜吃,給她乾淨的水喝,就這樣,老人每次餓了都來這裡。

久而久之,巴什拜看到老婦人實在太可憐了,就將老婦人接到自己家裡,自從老人家到了巴什拜這裡後,就成了他家裡的一份子,一切自由,老人家的疾病也好的七七八八,甚至為了不在這裡白吃白喝,主動幫助巴什拜照顧他的孫兒孫女們。

圖|巴什拜一家合影

除此之外,巴什拜還對抗日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巴什拜在自己富裕起來後,在1938年——1939年的兩年時間裏,巴什拜積極援助抗日作戰,曾經向抗日部隊捐贈良馬200匹,小麥百餘石;1940年更是為蘇聯紅軍援助裝備齊全的戰馬500匹。巴什拜對抗日做出的貢獻讓中蘇兩國都額外重視。

巴什拜除了對抗日有所貢獻外,對於家鄉的公益事業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原本裕民縣的老百姓到了黑夜只能使用油燈,雖然在外界已經有電的使用,可是這裡畢竟是新疆,電力無法供應,為了解決老百姓用電難得問題,巴什拜捐錢修建了家鄉第一座水電站,讓當地的工廠有電使用,讓當地的老百姓再也不用摸黑過日子。

為了能夠讓當地的孩子有學可上,巴什拜還特地捐錢建造塔城高中,並且為學生們專門聘請漢人教師,教授當地學生學習漢地學生的一切知識,大大提高了當地的教育質量。

正是因為巴什拜的善舉,讓他贏得了百姓的一致擁護,在解放後,巴什拜被推舉為塔城地區的第一任行署專員。

從富商到一地的父母官,巴什拜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貧困百姓中的一員,更加在意老百姓的想法。

有一次,塔城地區舉辦賽馬比賽,作為塔城最大的養馬者兼行署專員,巴什拜自然出席了這次活動,巴什拜精挑細選的馬也成為當時的奪冠熱門。

就在裁判員宣布開始的時候,所有的賽馬全部都如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而巴什拜的馬也不負眾望,幾乎和另一匹馬並駕齊驅,就在衝過終點的時候,巴什拜明顯看到自己的馬稍遜一籌,可是賽馬比賽的冠軍依舊給了巴什拜,給了他的馬。

圖|巴什拜展覽館

可是按照比賽規定,第二名要將賽馬送給第一名,如果巴什拜真的按照裁判所說昧着良心拿着第一名,那麼那匹真正的第一名賽馬就會到他的手裡,畢竟賽馬人都愛馬,愛好馬。可是巴什拜卻並沒有這樣,而是直接揭露出裁判的不公正,將自己的馬送給了那名真正的第一名。

五、捐贈戰鬥機

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入新疆,新疆人民期待的和平終於到來了,身為塔城行政專署專員的巴什拜熱烈歡迎解放軍入疆,並且親自向入疆的解放軍獻禮,其中有小麥六噸半,成年肉牛40頭,這樣的禮不可謂不重,但是這還只是小錢,他還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為前線的戰士送去了一架世界最先進的飛機。

1950年,毛主席一聲令下,抗美援朝戰爭正式展開,數十萬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走向了朝鮮戰場,遠在新疆的巴什拜在得知志願軍入朝作戰後,就決心為前線的士兵做些什麼,單純的送去錢和肉,可是這裡是新疆,送到前線路途遙遠,並不合適,當他聽到前線的士兵最怕美國飛機轟炸的時候,巴什拜終於想到要往前線送什麼了,他準備送飛機。

巴什拜作為一名小小的行署專員想要買飛機簡直是天方夜譚,好在他當時的家底足夠厚。

為了買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他找到了自己在蘇聯的朋友,從蘇聯友人那裡打聽到,蘇聯現在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噴氣式飛機

巴什拜在朋友處得到答案後,開始委託朋友,請他幫忙購買飛機,無論花多少錢都在所不惜。

圖|巴什拜與赴朝慰問團團員握手

在那位蘇聯朋友的幫助下,當時最先進的噴氣飛機終於買回來了,為了這架飛機,巴什拜足足花費了400匹良馬、100頭牛、4000隻羊,以及100兩黃金。

當這架飛機運送過來後,巴什拜親自聯繫志願軍,請志願軍派幾位會開飛機的士兵,將這架飛機開往抗美援朝前線。

據說,在戰爭結束後,這架飛機依舊服役數年,在到達行駛里程後,這架飛機被保存在抗美援朝博物館中,永遠接受世人的敬仰。

在購買飛機的事情全部辦完後,巴什拜再也撐不住了,他倒下了。

那時候的他早就過了花甲之年,是到他享清福的時候了,因此,他以身體不好為由辭去專員的職務,安心在家中休養。

1953年9月,當時中央統戰部組織各民族的進步人士前往內地進行參觀學習,而巴什拜作為新疆塔城代表之一,自然有受到邀請,原本家裡人都不同意他去,畢竟他的身體狀況並不好,可是他卻執意前往,沒想到卻因為氣候不適導致他的病情加重,最終在杭州病逝,那時候的巴什拜64歲。

巴什拜的離世讓當時參觀的一行人都放棄了繼續參觀,一行人帶着他的遺體回到了塔城,他的離世讓塔城百姓悲痛欲絕,自發的送葬隊伍綿延數里。

結語

巴什拜是哈薩克族人,也是哈薩克族從政的先驅,在他執掌塔城地區後,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積極影響,同時,他的存在,也是兩個民族之間聯繫的紐帶。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戰爭來臨的時候,巴什拜用行動告訴了世人,「我們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