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倒戈,威震江北,青幫大佬徐寶山卻死得悲催,全因為有個癖好

上世紀初,只要在江蘇一帶提起「徐老虎」的名字,連3歲小孩都會驚駭地拚命捂住嘴巴。

「徐老虎」本名徐寶山,江蘇鎮江人,家裡世世代代都是篾匠。他和弟弟徐寶珍從會走路起,手裡就被塞了竹子片學習編筐手藝。

但是徐寶山和本分的父輩不同,他自幼好勇鬥狠,打遍十里八鄉無敵手。

那個時代的中國無比動蕩,清廷搖搖欲墜,各路小鬼紛紛出動,城頭變幻大王旗。對於普通人來說,日子簡直過不下去,可對於徐寶山這種混世魔王來說,則是難得的出頭機會。

成年後,他拋棄了祖傳手藝,毫不猶豫地投身黑幫,成為了一名私鹽販子。

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都將鹽業視為命根子,販私鹽一旦被捉,腦袋很難保住。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因為販私鹽之事狠心將駙馬給「咔嚓」了,任憑女兒變成了寡婦。

除了外部環境相當嚴峻外,鹽販子們的內部爭鬥更是激烈,搶地盤、搶鹽、搶人,一言不合就抄傢伙。

徐寶山先天優勢很明顯,他個子高力氣大,打起架來不要命。除此之外,他對槍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初次拿到槍就無師自通,僅開過幾槍便達到了百步穿楊的境界,成為遠近聞名的神槍手。

他有個拿手好戲,在黑夜之中點燃一支線香,隔着10米遠,徐寶山面帶冷笑地從腰間掏出槍,只聽「啪」一聲響,紅通通的火頭瞬間熄滅,四周陷入一片沉寂。

依仗着高強的武藝和絕妙的槍法,徐寶山每天忙着在鎮江對岸的七濠口與各路江湖人士爭奪地盤,槍聲、喊殺聲過後,幾十具屍體便曝屍荒野。

徐寶山和徐寶珍哥倆,在腥風血雨中殺出了一條路,很快集合起來擁有700餘艘鹽船、好幾萬人的販鹽隊伍。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徐寶山及其手下的鹽梟成為當地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他派出多路殺手,成天在各個地方遊盪,看見仇人就衝上去用刀子打招呼。

這些變態殺人狂有個駭人聽聞的癖好,他們最喜歡在鄉間擺戲台唱戲。大家熱熱鬧鬧地齊聚一堂,仇人出現的概率就會增大。

一旦發現仇家,兩名殺手就會擠入人群,一左一右地將仇人夾在中間。

置身於歡樂的海洋中,仇家平時靈敏的嗅覺會變得遲鈍無比。他用手指着戲台上的小丑,笑得前仰後合。

殺手們見狀也假裝大笑,隨即兩把冰冷的刀子從仇家的左右腰穴刺入。刀子全部沒入仇家的身體,鋒利的刀尖幾乎要將脊柱砍斷。

此時的仇家疼痛難忍,但由於慣性發出的卻是失控般的大笑,周圍根本沒人察覺到異常。兩名殺手邊笑邊將人架出來,2分鐘後,刀子拔出來,仇家已成為一具毫無生氣的屍體。

由於這種手段極為恐怖,所以人們將徐寶山稱為了「徐老虎」。

不過人怕出名豬怕壯,見徐寶山將上海至武漢一線的私鹽全都控制在了自己手裡,朝廷不幹了:「你當我們吃白飯嗎?敢動爺的肥肉!」

「看招,這次非把你這隻老虎打成老鼠不可。」

徐寶山本以為自己打遍天下無敵手,結果和到了暮年的清朝正規軍一交手才發現,這完全不在一個水平面上。

就跟舉重似的,你咬着牙,渾身哆嗦才能勉強舉起個200斤,人家正規軍一上場,輕輕鬆鬆抓舉400斤。

打不過就只能跑,根據徐寶山後來的自述,那段時間過得真叫慘。

最困難的時候,他一天連一頓飯都吃不上,安穩覺更是一宿沒睡過。由於擔心被捉住,他睡過土地廟、麥田,還有水邊的蘆葦叢。

不管睡在哪裡,徐寶山都不忘在手上纏一根香,等到香燒到手指時立刻鯉魚打挺換個地方休息。

睡在義莊的空棺材裏稍微保險點,可以多睡一會,但前期準備工作太麻煩,要先把棺材蓋撬開,進去後再用一塊大磚頭將棺材蓋稍微墊起來一條縫,這樣才不會被憋死。

與朝廷抗爭了一段時間後,徐寶山已到了強弩之末,沒有一天活得像個人樣。至於朝廷呢,他們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遍地全是起義軍,一個小小的徐寶山,實在不值得牽涉太多精力。

最終清廷使出了歷代王朝常見的辦法——招安,將徐寶山的一眾嘍啰們收編為水師緝私營, 並委任徐寶山為管帶。頃刻之間,徐寶山便從私鹽販子變成了朝廷命官。

他投桃報李,幫助清廷先後鎮壓了陶龍翔、陶龍丙、大獅子等匪魁,因有功被擢升為參將

然而,還沒等徐寶山報答完清政府的「恩情」,小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清王朝如同四面透風的老屋子,被辛亥革命踹得稀巴爛。

孫中山手下的革命黨人勸說徐寶山回頭是岸,徐寶山一琢磨也是這麼個理,清朝反正是救不活了,自己的前途才最重要。

他自然不肯乖乖歸順,提出一旦揚州「光復」後,自己要掌管揚州鹽業。

誰知有位叫孫天生的黨人動作比徐寶山快,他手腳麻利地光復了揚州,這下可是啃了徐寶山的蛋糕。他勾結揚州城內的鹽商,率領一支敢死隊連夜過江,用兩天兩夜的時間將孫天生干敗白,成立了揚州軍政分府,自封為都督。

他是個沒有立場的人,打誰不打誰全憑「利益」二字,江浙聯軍攻打南京時,徐寶山積極配合行動,為此還得到了孫中山的接見。

1912年,袁世凱竊取政權,四處撒錢求支持,地方軍閥沒幾個搭理他的,徐寶山卻巴巴接了袁世凱的橄欖枝,收了袁大總統的25萬塊現大洋的鼓勵,甚至還親自將兒子送到北京當人質。

袁世凱大為感動,任命徐寶山為駐揚第二軍軍長、淮南軍參謀長。

1913年春,國民黨人勸說徐寶山睜大他的眼睛,看看周圍形勢。如今老袁倒行逆施,全國人民都打算將他推翻,你還抱着他這條虛胖的大腿不放,是不是需要配眼鏡了?

誰知號稱「變色龍」的徐寶山,這次態度異常堅決:「滾,老子就跟定袁大總統了,誰勸都不行。」

要想推翻袁世凱,非得攻克徐寶山不可。

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孫中山指示上海都督陳其美, 想辦法除掉徐老虎。

陳其美愁死了,徐寶山一身武藝、槍法如神,江湖上無人能敵,更何況他手下還有一大群兵。黨人這邊的精銳大部分已折損在辛亥之役中,誰也沒有把握能打贏徐寶山。

思索來思索去,陳其美聽說了徐寶山的一個愛好後靈機一動,找到了一個能夠一擊致命的方法。

陳其美

別看徐寶山一介武夫,還挺附庸風雅,成天拿着古董擺弄來擺弄去,與古董商人多有往來。

陳其美派人探查徐寶山都與哪些古董商人來往得較多,最後,將對象鎖定了上海顧松記文玩店的姓艾的老闆。

陳其美與張靜江商議後,決定以送古董為名對徐寶山進行刺殺。誰知徐寶山異常小心,與古董商人們從不直接接觸。

商人們有了好的貨品後,只能通過門房拿給徐寶山,他覺得滿意了就將東西留下,再付錢給對方,不滿意了直接原物退回。

這樣一來,借送古董為名來殺徐寶山的計劃便宣告失敗了。

陳其美有些煩躁了,索性決定來個簡單粗暴式的方法,他不是超級喜歡瓷器嗎?乾脆在花瓶里放顆彈丸,趁着老小子賞玩之際炸死他。

張靜江鼓掌稱讚:「大哥你這腦袋是咋長的?也太聰明了吧,就這麼辦。」

那時候的彈丸,殺傷力不大,體積倒不小,根本放不進花瓶里。陳其美找到專家黃復生,幾經試驗下,特製了一種很小巧威力卻很大的彈丸。

這之後,陳其美叫一個姓程的夥計,帶着一對罕見的「美人薺」瓷瓶給徐寶山過目。

徐寶山果然對瓷瓶愛不釋手,無奈程姓夥計開價太高,交易最終沒能完成。

一連幾天,徐寶山只要想起這對精美的瓷瓶,心臟就如同被野貓撓過一樣,四處託人去找這對瓷瓶。

陳其美找人模仿了與徐寶山相熟的艾老闆的字跡,稱尋到了賣「美人薺」的店鋪,價格也談攏了,特派人將瓶子送過來請軍長過目,沒問題的話便可以當場付款了。

1913年5月23日晚上,一位青年帶着裝考究的木匣和信件來到徐公館,告訴門房:「這花瓶是寶物,務請親自交給徐軍長,任何人不得私開。」

第二天早上8點,徐寶山起床後聽到花瓶已被放置在書房內,立刻喜出望外,帶着差弁高鎮清、王得林急急奔過去。

王得林聽說木匣內裝着價值連城的寶貝,哪敢大意?極為小心地東敲敲,西撬撬。

徐寶山等不及了,大聲斥責王得林手腳不利索,將他踹出門外,自己和高鎮清一起開箱。

徐寶山力大過人,擔心貿然將木匣打開後裏面的花瓶會受到震動而損害,乾脆用腹部抵住木匣。

木匣總算被撬開了一條縫隙,裏面卻突然發出「嘶嘶」聲,還有煙霧順着縫隙噴出來。

徐寶山反應極快,準備將木匣扔出去,誰知還未來得及脫手,伴隨着 「轟」一聲,頃刻間房屋抖動、濃煙瀰漫,徐寶山肚子被炸開了洞,與高鎮清雙雙斃命,就連靠在門邊的王得林都被炸掉了半邊臉。

諷刺的是,徐寶山這種朝秦暮楚的人,死後卻令大總統袁世凱和副總統黎元洪哀慟不已,揚州各界人士為了迎合上級喜好,還建了座「上將徐公祠」,祠內掛輓聯、塑銅像,上演了一場鬧劇。

不過徐寶山之死也給那些大人物們敲響了警鐘,千萬別有什麼嗜好,如果有,也別讓你的對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