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劉備在中原吃了敗仗,只得逃往荊州,依附劉表。
為了能夠復興漢室,奪取天下,劉備到處招納人才。徐庶和司馬徽向他舉薦了人稱「卧龍」的諸葛亮。
於是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着禮物到隆中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
圖片來源網絡
諸葛亮隱居在隆中,整天住在茅草屋裡,雖然過的是與世無爭的日子,卻十分關心國家大事。
他學問很深,喜歡研究兵法。劉備為了了解諸葛亮的才能,便專程到隆中拜訪。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着大風雪第二次去請。這次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
圖片來源網絡
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提出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請求,過了些時日劉備準備再去請諸葛亮。
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此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圖片來源網絡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劉備「三顧茅廬」成功請得諸葛亮出山,並成為了劉備親密無間的助手,幫助劉備聯合孫權,並真的奪取了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三顧茅廬」讓劉備不僅贏得了天下,更贏得愛才、惜才的名聲。
那麼天才軍事家諸葛亮到底得到了什麼呢?一個不太強悍的平台(劉姓集團),一個實力不算強的老闆,還有一個後主劉禪。
圖片來源網絡
青年才俊諸葛亮,原本在隆中看着天下,過着粗茶淡飯但笑看人生的日子。
看着曹魏政權的崛起,大概他的內心出現了波瀾。他開始為自己做宣傳,一個久居深山,與世無爭的青年才俊誰又能知道他學問很深呢?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將自己的見識和學問用在實踐中,指點江山建立偉業。
他對自己做了一點宣傳,等老闆遞來橄欖枝。於是橄欖枝來了,劉備帶着關羽、張飛來了。
圖片來源網絡
諸葛亮一看是漢劉集團,就有了一場完美的錯過,諸葛亮旅遊去了,不在家。
劉備走了,但曹操沒有來。
第二次劉備又來了,諸葛亮恰好又去旅遊了,又是一次完美的錯過。每一次錯過都是在等那個想等的人,可是那個想等的人還是沒有來。
不知道是宣傳信息的傳遞出了問題還是那個人註定不會出現,第三次劉備又來了,諸葛亮不得不出山了。
圖片來源網絡
這一次如果他再次去旅遊,那麼世人是否會懷疑他營銷宣傳的真實性?張飛是不是會直接進去一刀砍了他?如果他等的那個人來了他還能不能走出隆中去?
諸葛亮出山了,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共同商討如何才能佔據土地,奪取天下。
那麼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到底是不是諸葛亮失敗的營銷宣傳引起的一場美麗的誤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