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廬山會議,本來能夠順利結束的,因為彭德懷的一封信,掀起軒然大波,會議延長,對彭德懷進行了批判。剛開始,彭德懷據理力爭,堅持己見。
可是,為了維護黨的團結和領袖的權威,好多老戰友,比如聶榮臻和葉劍英等,都出面做彭德懷的工作。彭德懷不得不做了檢討,並向毛主席做出了三條保證,毛主席寬容一笑,會議才算結束。
彭德懷做了哪三條保證呢?
第一條,永遠不當反革命。
彭德懷當然是革命的,他戎馬生涯幾十年,是革命的中堅力量,對黨無限忠誠。可是,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受到了批判,被撤銷了領導職務,從此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面對批判,彭德懷會不會動搖呢?歷史上,好多人受不了委屈,受不了批評,最終從革命淪為叛徒,變為反革命。彭德懷保證不當反革命,其實,彭德懷根本用不着保證,全國人民都相信他,他永遠不會當反革命。
廬山會議之後,彭德懷始終是愛戴毛主席的,他去大西南三線視察,來到紅軍長征走過的那些地方,彭德懷由衷地說,要不是毛主席用兵如神,胸有成竹,我們很難從這條路上走出來。
彭大將軍對毛主席無限熱愛,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情,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是革命的。在彭德懷的人生字典里,根本沒有反革命這個詞彙。
第二條,決不自殺。
在革命史上,也有很多人,受了一點委屈,遭到一點批判,就選擇自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殺也是一種無聲的抗爭,是堅決不妥協的表現。彭德懷保證不會自殺。
他還要為黨繼續工作呢。彭德懷是一個頂天立地無欲則剛的硬漢子,無論是建國前,還是建國後,他從來沒有想過自殺。一個問心無愧襟懷坦蕩的人,怎麼會自殺呢?
廬山會議是在1959年召開的,後來彭德懷又遭遇了更深重的磨難,無論處境多麼困厄,他一直心向光明,光明磊落。1974年,百病纏身的彭德懷最終與世長辭,享年76歲。
他是繼羅榮桓、賀龍、林彪和陳毅之後,第五位逝世的共和國元帥。從廬山會議之後,彭德懷又生活了15年,歷史證明,他從來沒有想過自殺。
第三條,要自食其力。
建國後,彭德懷擔任過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還主持過軍委的日常工作,是政治局委員,可以說是身居高位。一個身居高位的人,要重新自食其力,是不容易的。
對於彭德懷來說,這一條卻很容易做到。彭德懷出身貧寒,小時候種過地,要過飯,干過很多苦力,為此累駝了背。他是一個苦孩子。參加革命工作之後,彭德懷一直非常簡樸,自律甚嚴。
陳賡請他吃魚,結果被彭德懷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朱老總曾經評價說,生活方面,注意節儉,艱苦卓絕,誰也比不上彭老總。
離開中南海,彭德懷住進了吳家花園。他自己開荒種地,人勤地不懶。在彭德懷的精心料理下,他那一分地畝產92斤糧食。一分地92斤,那麼一畝地也就是1000斤。這充分說明,過去說畝產萬斤,純粹是胡扯。
仗打完了,彭德懷最想搞的是建設,他最想當農業部長,卻以巨大的威望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卸甲歸田後,彭德懷專門回到了湖南湘潭老家,他對鄉親們說,希望將來能回到社裡落個戶,每年要參加勞動一百天。
彭德懷一直都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這是他的願望,對於他來說,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有了彭德懷的這三條保證,毛主席放心了。這說明彭德懷主動承認錯誤了,有錯誤並不可怕,改過來就行了。彭德懷願意改正錯誤,改正了錯誤,將來還可以出來工作。
1965年,毛主席親自點將,讓彭德懷復出工作,擔任了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