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風塵半驚鴻:閑話明末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

在明朝末年有一位奇女子,出身於青樓卻偏偏與名人雅士交往;流浪於草莽江湖卻偏偏又才華橫溢;居廟堂之遠卻偏偏憂國憂民…

1644年明朝滅亡時,她勸吃了半輩子大明俸祿的夫君一起殉國時,他夫君摸了摸河水說:涼,水太涼了。她只能苦笑着縱身一跳…

後來她又勸自己丈夫散盡家財與鄭成功一起抗清…

她就是明末第一奇女子--柳如是。民國公認的文學大師陳寅恪雙目失明之後,專門為其寫了一本書,即《柳如是別傳》。

01【出身凄苦兩茫茫】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剛出生的柳如是由於家庭貧寒被賣給江南名妓徐佛,從小開始接受詩書琴畫的訓練。在徐佛的悉心調教下,小如是粗通文墨,才藝大長,很快就在歸青樓掛了頭牌。混跡於社會底層的小如是見慣了世態炎涼,反而練就了一顆俠義之心。

吳江周府是退職宰相周道登的府第。周老爺姬妾成群,卻又看上了13歲的柳如是,又把如是納了偏房。老夫新妾,周老爺常把如是抱在膝上,教她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如是一一默記在心。後來遭大夫人嫉妒被逐出府第。

02【才華橫溢壓群芳】

兜兜轉轉一大圈,柳如是又回到了青樓。此時的她對社會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不再輕信別人也不再率性而為。

在此期間經過種種愛情考驗,柳如是與世家公子宋征輿展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不料卻被宋母棒打鴛鴦,硬生生地拆散。

宋征輿錯失紅顏知己,含淚寫下《一剪梅》:

天暮江雲一帶寒。幾陣輕風,無數青山。畫船獨立到更闌。霜滿人間,月滿人間。往日匆匆今日閑,到得將忘,忽又多端。千林煙路不禁看。若要愁還,除是君還。

後來柳如是又結識了陳子龍、李存我等抗清志士,受其影響柳如是將男女之間的小愛上升到國家民族大愛。時常慷慨激昂地說:「如我身為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百無聊賴之際,她整理刊刻了自己的幾本詩集:《戊寅草》、《湖上草》、《柳如是詩》。


03【喜結連理東床上】

為了躲避無賴謝三賓的百般糾纏,1638年柳如是找到了謝三賓的老師錢益謙求救,結果卻引來半世的孽緣。

一代大儒、年近花甲、東林領袖的錢益謙看見女扮男裝的柳如是,不僅目瞪口呆、驚為天人。當下表態自己就是司馬相如,希望柳如做卓文君,而且還表示願為柳如是拋家舍業。柳如是大受感動。

1641年他們結婚了。婚禮別具一格,選在一艘畫舫舉行。

這天,眾位鄉紳以「為老不尊」為由,對他倆進行攻擊辱罵;岸邊圍觀的人亦莫名激憤,向船上亂投瓦塊穢物。面對滿地雞毛,一片狼藉,錢、柳泰然自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04【憂國憂民自思量】

1644年,明朝在清軍攻打之下滅亡了。

南明朝廷偏安杭州後,為了名人效應,起用錢謙益為吏部尚書。錢感恩戴德,喜極而泣,柳如是也大力支持自己的夫婿,錢益謙決心力挽狂瀾,復興明朝。

孰料清軍鐵騎橫掃江南,南明小朝頃刻土崩瓦解。錢謙益此時首鼠兩端,在大義和投降之間左右徘徊。柳如是不願當亡國奴,勸錢一起跳水殉國。錢摸了摸水說:涼,水太涼了。柳如是喟然長嘆一聲,獨自躍入水中,幸被家僕救起。她不由悲從中來,追問自己:「千秋知己何人在,還賺師雄入夢無?」

05【夫婿死後終遭殃】

大清統一江山後,錢益謙接受招安,官拜禮部侍郎兼明史編纂。

侍郎易做,明史難修!

飽受煎熬後終於醒悟,年老的錢益謙辭職回杭州養老。1664年,錢益謙83歲,柳如是46歲。想到自己死後愛妻還沒有足夠的養老錢,正好某富家翁願以一千兩銀子購文集一本。此時的一代宗師錢益謙卻力不從心,忽生一計,絕對讓好友黃宗羲代筆。黃婉言拒絕,不料錢益謙將其反鎖家中逼其就範,苦笑不得的情況下黃宗羲只好照辦。

可憐一代大儒如此賺錢真實又可憐又可笑。

錢益謙死後,其家族為了分家產,整日謾罵吵鬧逼迫如是,看透世態炎涼的柳如是憤而自殺,一代名媛香消玉殞。

300多年後的王國維曾題詩「幅巾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

註:參考資料《南明史》、《錢益謙傳》、《柳如是別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