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了當皇帝,都幹了哪些「缺德」的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是個厲害角色,一下子就拔高了唐朝的起點。但唐太宗的妃子武媚娘,不是個省油的燈。唐太宗死後,武媚娘就開始搞事情,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唐朝的命運,又有哪些變化呢?

上篇文章,講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關於他對內對外的種種成就,以及他身上的各種標籤來源,比如「貞觀之治」「從諫如流」「天可汗」等等。

唐太宗李世民死後,唐太宗的兒子李治繼位,成了唐高宗。而唐太宗的妃子武媚娘,成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這段歷史,大家都很熟悉,老子的妃子,成了兒子的皇后。

唐高宗李治,在前期的表現,還不錯,繼續了唐太宗的治國之道,算是延續了貞觀之治。這段歷史,也被誇為永徽之治」。

對外方面,唐高宗李治,先後滅掉了西突厥、百濟高句麗。這個時候,唐朝對外的聲望,沒有比這個時期更高的了。而唐朝的版圖,也沒有比這個時期更大的了。

然而,外部還是存在一個隱患。吐蕃,變得越來越強,不僅滅了吐谷渾,還拿下了唐朝的安西四鎮

但唐高宗李治,在後期的表現,就很垮了。唐高宗李治的眼睛不大好,看不清奏章。於是唐高宗李治,便讓武則天,幫忙看奏章處理政事。武則天,是個很有政治野心的人。很快,武則天便掌握了朝政大權,從幕後走到朝堂,同唐高宗一起,接受大臣們的朝拜。唐高宗李治是天皇,而武則天是天后。這就是所謂的二聖臨朝」。

唐高宗李治病死後,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李顯即位,也就是唐中宗。唐中宗期間,武則天臨朝稱制。但第二年,唐中宗李顯,就被武則天給廢掉,成了廬陵王

武則天重新擁立,自己和唐高宗的另外一個兒子李旦,當皇帝。李旦就成了唐睿宗。唐睿宗期間,也是武則天臨朝稱制。6年後,武則天又把唐睿宗李旦,也給廢掉了。

也就是說,雖然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時期,武則天都臨朝稱制了。但武則天,覺得並不過癮,便先後廢掉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唐中宗和唐睿宗,自己當起皇帝。67歲的武則天改朝換代,成了武周的開國皇帝,自稱「聖神皇帝」。這段歷史,也就是「武周革命」。

上位前,武則天還特意將名字,改為武瞾。武則天成了中國歷史上,有且僅有的一位正統女皇帝。

武則天同唐太宗一樣,也很重視人才,還為此親自面試考生,創造了科舉制中的殿試。另外,為了選拔軍事人才,武瞾還創造了武舉。但武則天,對反對她的人,也是夠狠,各種酷刑伺候,其中就冤殺了不少人。

那對外方面,又如何呢?在北方,武周時期,突厥又強大起來。突厥的默啜可汗,佔有漠南北,完全不把唐朝放在眼裡,甚至大肆入侵河北之地。而契丹首領李盡忠,也是在河北搞事情,然而武周朝廷,卻對付不了契丹。後來,還是突厥的默啜可汗,收拾了契丹的李盡忠。

東北方面,靺鞨在東北,建立了渤海國。靺鞨,是現在的滿族,在歷史上有多個名字,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女真」。靺鞨這個名字,是滿族祖先,首次自稱的名字。這時,唐朝在東北的威望,開始下降。

唐朝,設在現在平壤安東都護府,也是混不下去了,就移到遼東。高句麗和百濟的舊地,就都被新羅搶走了。

西南方向,安西四鎮雖然被恢復了。但在青海方面,唐朝對吐蕃的戰事,卻總是失敗。

武則天在傳位的問題上,很糾結。皇帝之位,應該傳給侄子還是兒子呢?武周自然是姓武的天下,武則天起初想將皇位,傳給侄子武三思。可武周宰相狄仁傑的一句話,卻讓武則天猶豫了。狄仁傑說,從沒聽說過侄子祭祀姑姑的。

後來,武則天聽了狄仁傑的話,還是將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比較靠譜。於是武則天,將自己曾經廢掉的兒子李顯,又重新立為太子。

當了15年的皇帝後,82歲的武則天,病危了。這時朝堂上,暗流涌動,每個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想整點事情撈點利益。腥風血雨的一天,即將來臨。那武則天,臨死前經歷的這場大風暴,是什麼呢?她又落得個什麼結局呢?後面天下又是怎樣從武姓,變成李姓的呢?

下篇文章繼續講。我是歷史當下,用大白話,根據朝代順序,系統講中國歷史,喜歡歷史,就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