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方、張際春、曾山、黃克誠、劉瀾濤、林楓等在52年的評級

1952年3月共和國地方與軍隊各級幹部開始了評定級別工作,在評級工作中,幹部的評級標準黨內一般是按照他所擔任的行政職務評定級別,黨內職務參照行政職務,評定級別以所擔任的黨政職務最高者為準,哪個職務高既按照哪個職務評級。1952年3月,在職的中共七屆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均在所任職的黨政軍機關參加了評級工作,本期將專門介紹1952年評級時中共中央、政務院與六大行政區13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的評級情況,解析1952年上半年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的評級。

一,1952年黨中央、政務院與各大行政區政府13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的任職

1952年3月評級工作全面展開後,六大行政區人民政府按照政務院公布的評級標準,各級幹部分別展開了各自的評級工作,根據評級權限,各大行政區省(署)級以上的領導人的評級,由各大行政區政府評定後上報中央人民政府核定。七屆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分別參加所在大行政區政府的評級工作,由各大行政區人民政府與所在中央局綜合評定後,上報中央審議,確定其行政級別。下面將列舉13位各大行政區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委員與候補委員在52年的行政任職,解析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的評級情況:

(1),西北局與西北軍政委:

  • 馬明方(候補委員):1925年入黨,西北局第三書記,陝西省委書記兼省政府主席

(2),西南局與西南軍政委:

  • 張際春(候補委員):1926年11月入黨,西南局常委兼組織部部長,西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 宋任窮(候補委員):1926年12月入黨,西南局常委,雲南省委第一書記,西南軍區副政委

(3),華東局與華東軍政委:

  • 曾山(中央委員):1926年10月入黨,政務委員兼紡織工業部部長,華東軍政委副主席

(4),中南局與中南軍政委

  • 黃克誠(中央委員):1925年入黨,中南局委員,湖南省委書記
  • 張雲逸(中央委員):1926年10月入黨,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軍委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兼省人民政府主席

(5),華北局與政務院華北人事部

  • 劉瀾濤(候補委員):1928年9月入黨,華北局第三書記,政務院華北事務部部長
  • 烏蘭夫(候補委員):1925年9月入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內蒙古分局書記,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

(6),東北局與東北人民政府:

  • 林楓(中央委員):1927年3月入黨,東北局副書記,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

(7),政務院各部:

  • 滕代遠(中央委員):1925年10月入黨,政務委員兼鐵道部部長
  • 李富春(中央委員):1922年入黨,政務委員兼重工業部部長

(8),中共中央各部:

  • 陸定一(中央委員):1925年冬入黨,中央宣傳部部長,政務院文教委副主任
  • 王稼祥(中央委員):1928年2月入黨,中央外聯部部長,外交部副部長

二,1952年3月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的評級標準

1952年3月上述具有代表性的中共七屆中央委員會成員有13人,其中中央委員8人(含2位由候補委員補選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5人。13人在52年3月評級中有5人評級為行政三級,有7人評級為行政四級,還有1人低授為行政五級。13人按照中央頒佈的評級標準評級在行政三級~行政五級。除一人受當時三反運動的影響而低評為行政五級外,其他12人均對號入座,符合評級標準而評定為行政三級或行政四級。具體13人在1952年的評級統計與評級依據為:

一,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評級為行政三級的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3人):

  • 張雲逸,林楓;烏蘭夫

根據1952年3月中央公布的各級幹部評級標準,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評級標準為行政三級。按照這一評級原則,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中央委員張雲逸、林楓與中央候補委員烏蘭夫評級為行政三級。而張雲逸同時又參加了軍隊評級,以軍委委員的軍隊任職評級為軍委委員級。

二,建黨初期入黨的資深中央委員或個別任中央局書記的中央候補委員評級為行政三級(2人):

  • 李富春;馬明方

1952年3月評級工作開始後,關於七屆中央委員與中央候補委員的評級,中央專門做出規定,凡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者一般評級為行政三級,擔任政務委員、黨中央各部部長或者其他職務者一般評級為行政四級,個別建黨初期入黨的資深中央委員或時任中央局書記可評級為行政三級。根據中央制定的評級原則,1922年入黨的李富春與時任西北局第三書記的馬明方評級為行政三級。中央委員李富春雖然時任政務委員,按其任職應評級為行政四級,但他是建黨早期入黨的資深黨員,因此他被中央評級為行政三級,與鄭位三一同成為未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而評級為行政三級的兩位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馬明方因任西北局第三書記而高評一級為行政三級。1954年馬明方調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後,主動向中央申請降級為行政四級。

三,中央委員評級為行政四級(4人):

  • 滕代遠,曾山;王稼祥,黃克誠

1952年3月中央評級規定,擔任政務委員或黨中央各部部長及其他職務的中央委員一般評級為行政四級。按照這一標準,時任政務委員的滕代遠、曾山與中央外聯部部長王稼祥評級為行政四級,而任湖南省委書記的黃克誠因系補選的中央委員也評級為行政四級。

1952年評級標準規定,政務院各部部長的級別一般評級為行政五級,而黨中央各部部長的級別則比政府各部部長的級別高出一級,一般評級為行政四級。時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長的王稼祥雖然行政職務稍低,但他以中央外聯部部長的黨內任職評級為行政四級。均為中央委員且同任省委書記的黃克誠與張雲逸,二人的評級相差一級,黃克誠為行政四級,低於張雲逸的行政三級。張雲逸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的任職是其高出黃克誠一級的主要原因。1952年10月黃克誠重回軍隊工作,任第三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他的級別由地方行政四級套改為軍隊軍委委員級。

四,中央候補委員評級為行政四級(3人):

  • 張際春,宋任窮,劉瀾濤

根據1952年3月中央公布的各級幹部評級標準,中央候補委員的評級標準仿效政務委員,一般評級為行政四級,個別不適者可酌情降低。按照這一評級原則,時任中央候補委員的張際春、宋任窮、劉瀾濤三人評級為行政三級,劉瀾濤雖時任華北局第三書記,黨內職務與馬明方同級,但劉瀾濤當時的工作重心為任政務院華北事務部部長,為政務院正部長級幹部。從二人入黨時間相比,馬明方為大革命時期入黨,而劉瀾濤為1928年入黨,因而劉瀾濤比主政大西北黨務的馬明方低評了一級,評級為行政四級。宋任窮在1952年評級時參加了地方評級,以中央候補委員、雲南省委書記的任職評級為行政四級。1954年11月,宋任窮重返軍隊工作,任總幹部部第一副部長,他的級別由行政四級套軍隊正兵團級。

五,受三反運動影響,中央委員陸定一低評為行政五級,54年恢復為行政四級

1952年評級工作開始時,正值三反運動如火如荼進行中,時任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的妻子嚴慰冰在三反運動中被認定為"大老虎",受妻子影響,陸定一受到降級降職處分,本擬評級為行政四級,後行政上降一級為行政五級,成為王明後第二個評級為行政五級的中央委員,陸定一也由原任的中央宣傳部部長降職為中央宣傳部副部長。1954年9月陸定一復任中央宣傳部部長,他的行政級別也由行政五級恢復為行政四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