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雙全的​項梁​,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

項梁原是下相縣人,也即今江蘇省宿遷人。項家世代為楚將,其父項燕,楚國著名將領,後被秦將王翦擊敗,自殺身亡,楚國隨即覆滅。項梁父喪國亡,家仇國恨讓他恨秦朝入骨,後來秦末大亂,智勇雙全的他,乘勢起義,組織八千江東子弟兵,匯入了推翻秦朝的洪流,一路凱歌,節節勝利,成為了反秦主力軍。

那麼,智勇雙全的項梁,最後為什麼會死於秦將章邯之手呢?這就得說說前208年的定陶之戰。項梁自在東阿打敗了秦軍,替田榮解了圍後,仍對被他打敗的章邯窮追不捨,一路又幾次交鋒,章邯抵擋不住,只好率軍退守濮陽城。項梁數度攻城不克,遂移軍進攻定陶。然而,定陶亦有秦軍死守,項梁久攻不下,他乾脆派劉邦和項羽繼續領兵西征,自己駐兵城下,守株待兔。

此時的章邯,已經休整了軍隊,蓄勢等待機會。他雖固守濮陽,但還是天天派兵出去偵察楚軍軍情,一邊又向各地徵調兵馬。

項梁西征以來,逢戰必勝,心裏不免驕傲,覺得秦軍不過如此,所以,在定陶城外的他,看到秦軍增援不斷,他沒想到要把劉項二人召回,也沒有加強警戒和防範,而是天天在帳中大吃大喝。而那些將士們看到項梁如此,也懶得管事,不是喝酒,就是睡覺。這些情況,章邯已經偵察得一清二楚,覺得機會來了。

其實,這個時候,項梁的謀士宋義看出了端倪,便提醒項梁,秦軍在增兵,希望他注意秦軍的動向,早作準備,不能麻痹大意。誰知項梁聽後,卻譏笑宋義多慮了。宋義見項梁驕橫,便找了個機會,自請使齊去了。宋義使齊後,更沒人在項梁面前多嘴了,項梁繼續飲酒作樂。

然而,就在項梁麻痹大意之際,章邯卻從濮陽悄悄率軍開始進攻定陶。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章邯令士兵銜枚疾走,連夜趕到定陶城外,兵分兩路殺入楚營,可憐楚軍還在楚中酣睡,猛聽得殺聲震天,很多人夢還未醒就做了刀下鬼。

項梁夢中驚醒,提着身邊一把短劍,匆忙應戰,只見章邯握着大刀殺將過來,兩人短兵相接,項梁早就慌了,沒過三五招,章邯橫掃一刀,就將項梁劈成了兩半,一代英豪,就此殞命。

項梁之死,只證明了一個不變的道理:驕兵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