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定:袁世凱嫡長子,被罵欺父誤國,後拒絕當漢奸,結局如何?

袁世凱,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了。一心想成為皇帝,維護帝制的他也有許多小妾,有幾十個孩子。但嫡長子的地位始終不變,兒子袁克定是和原配妻子於氏所生。而袁克定也跟隨袁世凱走了許多地方,經歷風風雨雨,可見袁世凱對這個兒子的重視程度。

和原配於氏的婚姻生活並不和諧,袁世凱的風流自在,原配於氏的安分保守,許多許多的差異,讓兩人說不上話。不過,憑着心裏的禮教觀念,袁世凱還是給了這個女人正妻應該有的待遇,生前,在袁世凱稱帝時,把她封為皇后,死後,兩人還合葬在一起。

袁世凱算得上一代梟雄,可兒子袁克定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般紈絝。相反,他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對這個兒子,袁世凱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在教育上投入許多,不僅學習傳統文化,也學習外國先進知識,可謂是學貫中西,在父親袁世凱需要和外賓交流時,他也常常充當翻譯。

1910年,作為革命黨人的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自然是得判死刑。革命黨員想起汪精衛與袁克定有所交情,便請求袁克定求情。仗義耿直的袁克定也答應了下來,在用金錢疏通多方關係後,汪精衛最後改判監禁,當然,這和清廷自身也有關係。

我們都知道,武昌起義後,革命人士同袁世凱談判。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這次談判,袁克定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代表父親袁世凱,定下了推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等多個條件。

袁世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後,他跟隨父親一起去北京,在途中不幸從馬上摔下來受傷,稍有不注意就會成大問題。因為當時國內醫療條件的限制,只好去德國求醫,在德國期間,他受到很高的禮遇。恰好當時德國也處在帝制時期,德國威廉二世也十分支持中國恢復帝制,並稱帝制在中國大有前途,袁克定看到德國的繁榮後。回國後十分興奮地告訴了父親,並認為帝制在中國能行得通。

當時中國好不容易結束封建統治,人民並不買賬,包括很多社會知名人士也不支持,包括段祺瑞等。但有一個文化人,楊度,卻十分擁護,他在袁克定面前大肆鼓吹。

袁克定自然也是想讓袁世凱稱帝,他的心蠢蠢欲動,但苦於沒有一個可以行動的理由,於是他想到了製作一份假的報紙,《順天時報》是當時的暢銷報紙,在社會上有很大的發言權,袁克定便在這上面打了主意,他集合了一批文化人,製造了一份假的《順天時報》,而這份報紙上幾乎都是些擁護帝制的內容。紙終究包不住火,這件事情,最後還是暴露了,袁世凱知道後,大為憤怒,家法伺候了袁克定。

可這並沒有熄滅袁克定野心的火焰,他號召一批人物,集合了各種請願團隊。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復辟運動。

袁世凱稱帝後,袁克定也很快暴露出了他的野心,但後來的結局我們也是知道的,稱帝不是人心所向,那麼這個荒唐的鬧劇也會很快結束,護國運動,袁世凱被迫下台,含恨而終。家產被分,袁克定作為嫡長子分得最多的家產。後來抗日戰爭,袁克定始終保持着自己的骨氣,不願做漢奸。

袁克定後來的日子過得很是貧苦,因為習慣了平時的大手大腳,而且還要養一批男寵,一些值錢的東西也被偷了去,讓人唏噓不已。新中國成立後,他被妥善安排到了文史館工作,也算有了個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