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三名大官找到一保潔大媽:你丈夫24年前背着你在日本存了30億

1963年深秋的一天,一名保潔大媽正坐在院子內的椅子上納鞋底,這時,三名幹部模樣的男子徑直走入院內問道:「請問您是耿碧琰嗎?也就是當年的趙碧琰」。大媽一聽來人這話,頓時嚇得臉色蒼白,她囁嚅了半晌才說:「我不知道你們要找的耿碧琰是誰。」,說罷,心慌意亂地垂下頭強作鎮定繼續納鞋底。

來者見到保潔大媽如此驚恐的反應,便斷定這位保潔大媽就是他們要找的人。於是,三名幹部為了消除耿碧琰的顧慮便開始了自報家門。

原來,這三位幹部模樣的人是中共中央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的官員,為首年過半百的長者就是時任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的廖承志。

三人通報完自己的身份後,廖承志便詢問保潔大媽耿碧琰:「您知道您的丈夫趙欣伯在24年前,背着你在日本存了30億巨款嗎?」

趙碧琰(中)

聽完廖承志的這番話,耿碧琰更是難以抑制內心的惶恐,竟當眾號啕大哭了起來。

耿碧琰是誰?趙欣伯是誰?保潔大媽耿碧琰為什麼不願承認自己的身份?趙欣伯為什麼要在日本存30億巨款?

要解開這個謎團,就要把時針倒撥回民國年間。

從革命者到漢奸的淪落

1932年在奉天(今瀋陽)的一棟小洋樓里,僕人們屋裡屋外正張燈結綵忙碌着,因為他們的主人即將就任偽滿洲國偽奉天市長。這個甘當日本走狗的人就是大漢奸趙欣伯,此後在日本人的扶持下,他還擔任過偽滿立法院院長等職務。因他積极參与偽滿洲國的籌建,被稱之為「偽滿洲國的產婆」。

然而,誰能想得到,幾十年前的趙欣伯卻是個積極的革命分子。那麼,是什麼讓他從革命者變成鐵杆漢奸的?這一切得從他的人生經歷講起。

1890年,趙欣伯出生於河北宛平縣柏彥庄(今北京市區)的一戶貧苦之家,早年的趙欣伯為謀生曾在清政府的禁衛軍中當過一段時間的兵,因表現積極,後來又被安排到了省立天津北洋大學進修。

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的統治土崩瓦解,趙欣伯也離開了部隊,失去生計來源的趙欣伯便在北京的一家戲團里做了一名演員,後來受革命思想的熏陶,他開始了革命生涯。

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王碧琰。王碧琰是北平一家王府里的歌伎,在偶然的一次演出中二人相遇心生愛意自此墜入愛河,結為夫妻。

王碧琰因積攢多年私房錢積蓄豐厚,對於丈夫趙欣伯從事革命活動,她也全力支持。二次革命爆發後,他南下參加了討袁之役,後來討袁失敗,趙欣伯不得不流亡日本。在此期間,髮妻王碧琰始終不離不棄,並用自己的積蓄給他當革命活動的經費,這讓趙欣伯大受感動。

在日本滯留期間,趙欣伯先是在妻子王碧琰的幫助下攻讀明治大學法學專業,後又到日本帝國大學學習法學知識。正當他躊躇滿志準備回國內大幹一場時,1921年,王碧琰患上了子宮病,在醫院就診期間,由於日本醫生的操作失誤致使王碧琰失去了生命,悲痛不已的趙欣伯萬念俱灰,開始自暴自棄。

此時的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像野草一樣野蠻生長,頹廢中浸染在這種思潮下的趙欣伯很快失去了革命者身上的那股鬥志,更失去了作為一名中國人最起碼應該持有的良知。他開始頻頻與板原征四郎、土肥原賢二等這些日後成為甲級戰犯的日本軍人交往,思想上逐漸全面投降。

就在此前,愛妻的離世讓趙欣伯備受打擊,而此時趙欣伯妹妹的同窗好友耿維馥開始走入他的世界。一次偶然的機會,耿維馥結識了趙欣伯,開始對他心生愛意。1900年出生的耿維馥自小生長於瀋陽的富裕之家,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她,對滿腹才氣的趙欣伯心生好感。

當她得知趙欣伯的妻子王碧琰去世後,她開始了倒追趙欣伯,趙欣伯比她大十歲,儘管如此,但她還是矢志不渝追求着趙欣伯。當然,此時的耿維馥並不知道,眼前的這個男人早已不是當年熱血的革命青年了。

趙欣伯

在耿維馥的熱烈攻勢下,趙欣伯很快答應了二人的交往,但有一個條件:耿維馥必須改名成亡妻王碧琰的名字!為了愛情的耿維馥沒有絲毫猶豫答應了趙欣伯的這個要求。很快,二人完婚,從此以後耿維馥便開始叫王碧琰了。

兒子趙宗陽(因為在3歲時左眼失明,又叫趙重光)出生後,她才婦隨夫姓改名趙碧琰,兒子的出生終於把趙欣伯從失去亡妻的痛苦中拉了出來。1925年,趙欣伯也順利拿到了日本帝國大學授予的法學博士學位,此時的趙欣伯不再是當年那個熱血青年了,而是全面投靠到了日本法西斯陣營當中來。

在日本人的幫助下,他起初在張作霖手下擔任保安軍司令部法律顧問,後來又在日本人的扶持下節節高升,這更讓他下定決心替日本人賣命。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趙欣伯不斷向日本人提供東北軍的情報,並積極協助日軍「維護治安」,勸降了一批東北軍高級將領。

日本人見他如此賣力,便將他任命為偽滿洲國偽奉天市長等職務,在偽滿洲國就任期間,他開始幹着大肆魚肉百姓、兜售鴉片等禍國殃民的非法勾當,對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當然,他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但也因為趙欣伯的種種舉動觸動了日本關東軍部分人的利益,很快,他被調離東北放逐到了日本國內。趙欣伯此時也明白,自己多年在東北撈的巨額金錢早已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紅,為了讓這些不義之財免去禍患,1939年,趙欣伯用這些骯髒的錢偷偷以妻子趙碧琰的名義在日本購置了大量不動產,並把這些財產全部委託給了日本好友鈴木彌之助代為保管,然後他拿着憑證回到了中國。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回國後不久,日本投降,趙欣伯因漢奸罪被緝捕歸案,急火攻心的趙欣伯竟因血壓升高暴斃於牢房之中,真可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全部報銷。

財產回國紛爭不斷

趙欣伯因漢奸罪得到了罪有應得的下場,但此時早已身為人母的趙碧琰卻拖家帶口有一堆子女需要照料,為避免不被人指指點點,趙碧琰又改回了自己的原姓,對外稱呼自己耿碧琰,帶着子女們在北京艱難地生活,平日里也只能靠掃大街賺得一點點勉強維持生計的薪資。

在風霜雪雨的生活摧殘下,這位出身富貴之家的大小姐與路邊賣菜的大媽幾乎無異,儼然成為一名實打實的保潔大媽。直到時任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的廖承志三人突然造訪,這一切才被打破。

起初,面對廖承志等人的詢問,耿碧琰內心惶恐不安,她以為是人民政府找她清算漢奸餘罪,因此始終不敢承認自己的身份,當廖承志看出了耿碧琰的擔憂後便開口安慰道:「你不要害怕,趙欣伯的罪行與你無關,我們此來是要幫你討回當初你丈夫以你的名義留在日本的不動產。」

聽廖承志這麼一說,耿碧琰懸在嗓子眼的心總算放了下來,她這才知道24年前趙欣伯在日本存了那麼多財產。旋即她疑惑地問道:「這麼多年了,這財產還要得回來嗎?」

廖承志

廖承志笑着說道:「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國家決不允許本國公民的財產受到損失,我們一定幫你把它要回來!」

很快,耿碧琰產生了一絲疑惑:「這麼多年了,我都不知道有這筆財產,國家又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當年趙欣伯除了購置大量的不動產,還將所得的不義之財換成了金銀珠寶裝進了一個保險柜里,然後把這個保險柜藏在其東京住宅的地下室里,並委託好友鈴木彌之助保管。可沒想到,後來日本戰敗,美國佔領日本本土後,美國大兵無意中從趙欣伯的住宅地下室里找到了這個保險柜,就這樣,大批金銀珠寶落入了美國人之手,好在鈴木彌之助到處活動,才讓這批財產轉交給了日本政府保管,但財產法律上的實際所有人依然是趙碧琰。

此後因為中日沒有建交,趙欣伯也沒有告訴趙碧琰有關於她在日本財產的秘密,趙碧琰因此沒有露面,伴隨着日久天長,這筆財產漸漸成為了「無主財產」,於是從1962年開始,日本政府鑒於長久以來無人認領,遂依照規定開始登報啟示開始尋找趙碧琰的下落,希望財產所有者及早前來認領。

當時經過日本政府的核算,這筆財產的價值相當於人民幣30億元。要知道,在上個世紀60年代,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日本,擁有30億元人民幣絕對是富可敵國,即便是今天,擁有30億元人民幣,說是「超級富豪」實在也不為過。

因此,消息公布後很快傳遍了世界各地,很多不法之徒為了得到這筆巨額財產紛紛冒認趙碧琰或趙碧琰家屬,更有甚者,為了冒認趙碧琰的兒子趙宗陽,竟然生生剜掉了自己的左眼珠企圖矇混過關拿到巨額的財產。而據日本媒體報道,僅在1962年就有3人冒充趙碧琰,7人冒充趙宗陽,究竟誰才是趙碧琰,日本國內熱議一片,很快,這個消息通過東京華僑總會傳到了廖承志的耳中。

作為時任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的廖承志深知,這筆財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財產,決不能讓它落入不法之徒的手中。經過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的不斷訪查,最終才初步確定了北京四合院里一名叫耿碧琰的保潔大媽很有可能就是當年的趙碧琰。

當廖承志把事情的個中原委向趙碧琰交代清楚後,趙碧琰此時才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並表示一定積極配合政府拿回財產。

說起來容易,可真正做起來就不簡單了。因為此時趙碧琰手中一是沒有任何憑證能夠證明日本的那批財產屬於自己;二是由於自己幾度改名,搞得自己的身份也是撲朔迷離,在這種情況下要讓法官信服,簡直比登天還難。

另一方面,財產的保管人鈴木彌之助也早就覬覦着這筆巨額財產,為此他偽造了一份文件,上面寫着「趙氏夫妻一旦去世,其名下的財產將無償贈與玲木彌之助所有。」,同時,他還在法庭上妄稱趙碧琰早已離世,現在他才是財產的合法所有人。

鑒於鈴木彌之助無法拿出令法官信服的證據,再加上此時中日尚未建交,趙碧琰無法出庭作證,這個案子又被擱置了下來。

可中國政府始終沒有放棄保護本國公民的私有財產,有關部門也一直在想辦法幫趙碧琰索回,但由於鈴木彌之助的惡意阻撓和中日關係等因素,事情遲遲沒有解決,直到中日兩國建交、鈴木彌之助病故,事情開始逐漸出現轉機。

替夫贖罪感恩國家

1973年,鈴木彌之助病死,中日也於頭一年建立外交關係,此時,東京華僑總會再次向日本法院就趙碧琰財產一事提出了申訴,法院也決定公開審理。但由於年代相隔太過久遠,趙碧琰記憶模糊,再加上她的身份存疑,因此,案件並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趙碧琰(右)、趙欣伯(左)、趙宗陽(中)

此後,該案驚動了時任中央外事領導小組組長耿飈和外交部部長姬鵬飛,為此,他們專門指派著名大律師傅志人擔任趙碧琰的代理律師,幫她全力索回財產。傅志人很清楚,案件的關鍵是要證實趙碧琰的身份,只要證實了她的身份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可問題是,趙碧琰的身份問題該怎麼證實呢?

為了追查清楚趙碧琰的身份信息,在國務院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傅志人耗時8個月,跑遍了大江南北,終於採集到了19份能夠證實趙碧琰身份的證人證言,這其中還有溥儀的胞妹三格格金蕊秀。金蕊秀早年遊歷日本與日本皇室私交甚篤,因此在日本的名氣非常大,她的證言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一切準備就緒後,不承想,趙碧琰卻因身患重病不能親往,無奈之下,其子趙宗陽只得代替母親前往日本了結這樁官司。可結果這麼一下來,案子的重點又變成了證實趙宗陽的身份了,否則,僅靠趙碧琰等人的說辭是很難令法官信服的。

於是,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律師傅志人又開始跑遍了中國和日本,找到了當年趙宗陽在日本出生的證明,以及他的好友證言證詞。最終,傅志人與趙宗陽一起出席了法庭,在紮實的證據面前,日本法院終於將這筆巨額財產判給了趙碧琰。至此,一樁長達20多年的財產官司宣告落幕。

趙碧琰拿到了價值30億元人民幣的財產後,她內心非常感動,她非常感謝國家和律師傅志人為她付出的這一切。為了感恩國家、回報社會,她決定將財產的80%全部捐獻給國家。

1984年中秋節當晚,趙碧琰把全家19口人都叫了過來,她當場作出要把80%的財產上交國家的決定後,子女們既震驚又無人反對,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筆財產本就是不義之財,哪怕全部捐給國家也無怨無悔。

此後,趙碧琰以遺囑的形式把24億元全部都捐了出去,只給後代們留下了極少的一部分,而自己則分文未取。捐掉絕大多數財產後,趙碧琰依然過着簡樸清貧的生活,當有記者問她:「你為什麼不給自己留一點?」,趙碧琰老人答道:

「這筆錢財啊,如果沒有國家出手幫助要回來,我這一輩都不可能拿回來,就算把這些錢全部交給國家,我也心甘情願啊!更何況,國家沒有要我一分錢,而且還讓我自己處理這筆錢,我怎麼能夠自己留一份呢?」

在趙碧琰以身作則的教育下,子女們都自食其力、成人成才,後來在各自崗位上幹得有聲有色,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當然,國家也沒有忘記趙碧琰老人。在趙碧琰老人晚年病重期間,她被國家安排在了中日友好醫院加護病房裡重點看護。儘管她無官無職,但享受着高級幹部的待遇。

1989年6月,趙碧琰在北京病逝,享年89歲。

誠然,在戰爭期間趙碧琰的丈夫犯下了無可饒恕的滔天罪行,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趙碧琰晚年積極主動將財產捐獻給國家,無疑是深明大義、替夫贖罪非常值得敬重的。而透過趙碧琰從日本索要回財產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直接關乎着一個公民的地位,關乎着中國人能否在外國抬得起頭。總之一句話,一個強大的祖國,才是身處國內外炎黃子孫權利的根本保障。

我是歷史偵查處,下期精彩內容,我們再見,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訂閱公眾號歷史偵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