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前後的諸葛亮

  赤壁之戰影響那個時代發展的進程,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正是在赤壁發生的這場大戰造成了後來天下三分的歷史。另外在軍事史上,赤壁之戰也是著名戰例。赤壁之戰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之間較量的結果。三國時代的精英齊聚赤壁,同台亮相,各顯神通,創造了這場以少勝多的軍事奇蹟,為後來的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戲曲舞台上以三國為題材的故事難以計數,歷久彌新,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很多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也早已深入到民間社會,深刻影響着底層民眾的精神世界。在民間能達到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故事除了《水滸》、《西遊》,大概只有《三國》了。

  中國是個熱衷於造神與編造神話的國家,而三國人物是被高度神話的對象,可以說三國人物已經成為中國民間信仰的神,尤其關羽諸葛亮被無限拔高,以至於被捧上神壇,幾乎成為了中國人的精神偶像。明代的經典小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普及三國故事最好的讀物,自問世以來,受到廣泛的歡迎,被歷代的讀者所喜歡,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小說之一。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神話的十分離譜,正如魯迅先生說:「顯劉備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好像是個沒用的忠厚長者,而諸葛亮被塑造成為了一個超人,不僅神機妙算,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忽悠專家,軍事天才,略施小計令敵人大敗虧輸,狼狽不堪。同時諸葛亮舌辯無雙,蘇秦張儀難望其項背,強詞奪理,令對手啞口無言,爆粗口罵人,能將人活活罵死,簡直就是活神仙。

  其實《三國演義》諸葛亮被高度神話主要是因為作者站在劉備立場上。《三國演義》旗幟鮮明的褒劉貶曹,是以蜀漢政權為正統,為了說明劉備的蜀漢朝廷是三國唯一的合法政府,而孫吳政權和曹魏政權都是非法的,編造歪曲了很多事實,借鑒了官史上慣用的造神筆法,並且將之發揚光大,編造出了很多違背常識和邏輯的情節,不過編造的都很成功,儘管破綻百出,但是非常精彩,看後非常過癮。因為曹魏政權的建立靠的是曹操打着漢朝皇帝的招牌四處征討,最後利用完漢帝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漢自立,被作者視為篡逆,因此很仇視曹魏政權,對曹魏的太祖曹操極盡醜化之能事,甚至妖魔化,以至於在中國臉譜化的戲曲舞台上,白臉奸臣成為了曹操的標配。

  孫吳陣營的人物形象也普遍不佳,雖然沒有被妖魔化,但是被矮化的也已經不成樣子了。只有蜀漢陣營個個高大全,英雄了得,義薄雲天,天生聖人,仁義過人,神仙下凡,神機妙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如此無敵於天下的超強團隊沒有最終統一天下實在是天道難違,曹魏孫吳命不該絕,統一天下的使命註定要由司馬家族來完成!

  在《三國演義》中死後還顯靈的,只要關羽和諸葛亮,諸葛亮顯靈的頻率低於關羽,但諸葛亮是大家心目中的智慧神。民間不斷神話關羽諸葛亮因為中國人崇尚忠義和氣節,在關羽諸葛亮身上忠義氣節體現的淋漓盡致。文人士大夫仰慕諸葛亮是羨慕他受到的皇帝的「三顧茅廬」的殊榮,被隆重的禮聘,成為帝王師,而且還被帝王尊奉為相父。兩代皇帝對諸葛亮的無限信賴,諸葛亮更是知恩圖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將入相,人臣之位極矣,權傾朝野卻沒有像曹操那樣篡位,如此完人,豈有不大書特書一番的道理!

  而歷代專制帝王不斷拔高關羽諸葛亮卻是一種政治需要。諸葛亮被認為是古今完人,被看作是忠臣的典範,他寫的《出師表》被奉為忠臣的教材。專制帝王當然希望做臣子的都像諸葛亮,對自己無限忠誠,一心一意服務皇家,忠心耿耿,別無二心,所以諸葛亮其實是被樹立的一個典型,典型自然有很大造假的成分,真實的諸葛亮雖然在劉備集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三國歷史上的一號強人,但是跟蜀漢兩代皇帝肯定也是有分歧的,哪裡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信賴呢!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根本就是諸葛亮的舞台,其他人都成為了襯托諸葛亮非凡智慧道具。實際上,在赤壁之戰之初諸葛亮才第一次亮相於三國的歷史舞台。初出茅廬,有很出色的表現,在赤壁之戰前後也是個關鍵人物,對劉備集團貢獻也很大,但肯定也不是唯一的主角,不過是諸多角色中的一員。在這場角逐中,三方強人云集。曹操集團人才濟濟,曹操本人是資深的戰略戰術家,也有相當多的實戰經驗,且在實力上占絕對優勢。而孫劉聯盟也是將星璀璨,精英薈萃,是以少壯派為主,一點也不輸於對手。人的因素曹操和孫劉雙方不相上下,最後賭的是天時地利,較量結果下來是曹操運氣不佳,老天爺不幫忙,最後老奸巨猾的曹操敗給了年富力強的孫劉聯盟!

  在赤壁之戰前後,諸葛亮在劉備集團其實也算不上是主角,至少不是《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那樣是主角中的主角,而是作為劉備使節,代表劉備跟孫吳集團談聯合的各項事宜及為劉備做規劃和未來的發展藍圖。戰後劉備取得荊州江南四郡,是大半個荊州,成為了這場戰役的最大贏家。在取得四郡的過程中諸葛亮或許貢獻過好的建議,但是也是劉備時來運轉,抓住了時機,更主要的也是劉備在新野苦熬八年的回報,正是劉備在新野八年積累下的良好的聲譽,因此在荊州的非常時期,江南四郡吏民不願響應曹操也不願意倒向孫吳,而是願意服從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