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29歲陳延年被叛徒出賣,刑場上堅決不跪,最終遭亂刀砍死

1936年,張學良與楊虎城將軍在西安扣留了蔣介石,這一消息傳到南京國民黨監獄後,當時被扣押在這裡的陳獨秀十分激動。他喊來獄員幫忙出去買些酒菜要慶祝一番,並且提出要準備三個酒杯。

獄員聽後有點疑惑,因為陳獨秀身份特殊被定為優待人員,是單獨一人的牢房,為何會要準備三個酒杯?獄員帶着困惑將酒菜與三個酒杯送到陳獨秀監房中。

酒杯送去後,獄員悄悄地躲在一旁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只見陳獨秀雙手顫悠悠地拿出兩個酒杯斟滿酒,說道:「延年,喬年,為父的為你們酹此一杯!」接着陳獨秀雙頰流下淚水,失聲痛哭起來。

陳獨秀所說的延年、喬年,正是他的長子陳延年與次子陳喬年。而這兩位先烈正是最近電視台熱播的《覺醒時代》中的主人公。在《覺醒時代》中,陳喬年與陳延年因為被漢奸出賣,從容赴死的一幕,感動了熒幕前的中國人。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陳喬年與陳延年的坎坷經歷要更加的曲折,而他們與其父陳獨秀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十分融洽。

陳延年

曾有陳獨秀的友人回憶說:陳獨秀與他的兒子感情非常冷漠。從一件事中便可看出,那就是陳獨秀還在北大任文科學長的時候,陳延年與陳喬年來到找父親有事,正常來說兒子找父親有事,應該直接在家裡見面就好了。

但是延年與喬年兄弟二人並沒有去家裡,而是直接來到陳獨秀的辦公地點,並且還準備了一張名片投遞過去,上面寫着「拜訪獨秀先生」。從這可以看出他們父子之間有着一種說不出來的陌生。

也許這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公事公辦」的精神。但下面這件事,卻能完全的透漏出陳獨秀父子之間的隔閡與問題。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陳獨秀率領北京的學生們在街頭散發宣傳單時被捕,這一事件很快便傳到了上海。

當時陳延年兄弟在上海進修,陳獨秀的友人潘贊化問到陳延年兄弟:獨秀同志被捕,你有無恐怖?陳延年隨即便回到:「既作不怕,怕則不作。」意思是,在革命鬥爭中,危險都是意料中事,有很多仁義之士,想求此機會光榮犧牲都不可得,有何恐怖之言?從這可以看出,陳延年兄弟對於陳獨秀被捕的情況表現的非常的鎮靜。

後來在1925年8月,時任廣東區委書記的陳延年趕到上海,向黨中央彙報情況,而當時陳獨秀就是擔任中央委員長的職位。然而陳延年與陳獨秀見面後,並沒有父子之間那種親密的感覺,而是互稱「同志」,就像很普通的同志之間見面一樣,這一場面也讓在場的人都很震驚。

為何陳為何與陳延年、陳喬年本是父子,關係卻如此冷漠呢?首先,這與陳獨秀年少的悲慘經歷都有着很大關係。

陳喬年

在陳獨秀剛剛三歲,還沒有記事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失去了家庭支柱,母親不得不將陳獨秀帶回婆家生活。而陳獨秀的祖父是個非常嚴厲的老人,有着非常頑固的封建意識,而且脾氣十分古怪,所以還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白鬍爹爹」。

也因如此,年幼的陳獨秀就經常遭到祖父的毒打。只要學習稍不如意,便躲不了一頓揍。久而久之,在陳獨秀幼小的心靈里便蒙上了一層陰影。從小沒有溫暖的他,更不知道該如何關心照顧兒女。

直到1896年,陳獨秀的祖父年紀已大,身體不是太好,便將已經17歲的陳獨秀過繼給了叔父。因為在舊時代17歲的男孩就有很多可以成家了,所以此時的陳獨秀已經相當成熟,對繼父一直很疏遠,甚至排斥。

後來在1897年,18歲的陳獨秀在家裡的安排下,與第一個妻子高曉嵐結婚,並且在第二年便生下第一個孩子,也就是長子陳延年。然而這對於十分厭煩舊時代包辦婚姻的陳獨秀來說,十分反感妻子,並且在婚後很快便離開家走上求學之路,往來於上海、東北、日本、北京等地。

高曉嵐是一個舊時代女性,她的思想覺悟與陳獨秀相差不止一個世紀,所以陳獨秀也很少回家,也從來不往家中寄錢。也正是這個原因,在陳延年的心中,對父親陳獨秀十分不滿,從而在陳延年幼小的心靈中已經埋下了創痕。

後來在1913年,陳獨秀擔任安徽都督府秘書長後,進行討袁戰爭,由於相繼都失敗了,不得不四處逃亡。袁世凱命令下屬到陳獨秀家鄉安慶,通緝陳家人,也就是長子陳延年與次子陳喬年,幸好有人提前得到消息,陳延年兄弟逃到鄉下才躲過一劫。

陳獨秀

而這期間,他們與父親陳獨秀一直處在失聯狀態,所以陳延年與小他四歲的弟弟喬年相依為命,感情也極其深厚。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便形影不離,共同走上了革命道路。

直到1915年,17歲的陳延年與13歲的陳喬年被陳獨秀接到上海進學。原本父親陳獨秀在上海,兄弟倆來到這裡會有一個照顧,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陳獨秀每個月給延年兄弟的錢,只夠勉強交足學費,生活費完全是靠兄弟二人一遍學習、一邊打工來補充生活費。當時延年、喬年兄弟二人曾寄宿在一家雜誌社店堂的地板上,不管冬天、夏天都只穿一件夾衣,餓了就吃凍硬的燒餅喝點自來水充饑。

然而此時的陳獨秀正與第二個妻子高君曼在上海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而這個高君曼不僅是陳獨秀的第二個妻子,還是延年、喬年兩兄弟的姨母,也就是說她是陳獨秀結髮之妻高曉嵐的親妹妹。

前文曾說到,陳獨秀的第一任妻子高曉嵐是舊時代的女人,所以與陳獨秀的感情並不是很和睦。而且陳獨秀還曾十分反感高曉嵐,並且曾說過:「一位才貌雙全的才子配了一位一字不識的蠢婦,不能退婚再娶,也算是終身恨事了。」

後來陳獨秀在1909年便與接受過教育的妻妹高君曼結為了伴侶。也是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包括家裡人的反對與歧視。並且還因此遭到了養父的狀告,還主動與陳獨秀脫離了關係。這件事使得延年、喬年兄弟內心更是十分受傷。

後來陳獨秀攜高君曼輾轉來到了上海定居。然而當延年與喬年來到上海進修的時候,生活十分困苦,陳獨秀卻從來不讓他們回家吃住。而身為繼母、又是姨母的高君曼心中則比較心疼延年兄弟二人,便想着說通陳獨秀讓延年與喬年回家住。

高君曼

高君曼還動用陳獨秀好友,幫忙說話。但都遭到了陳獨秀的反對,說到:「婦人之人,雖是善意,反生惡果,少年人生,聽他們自創前途可也。」陳獨秀的意思就是讓延、喬兄弟二人自己闖一番事業,不要管就好了。

我們不得而知陳獨秀的真實想法,但是陳獨秀這一言論與他所主張的「獸性主義」不謀而合,解釋為「意志頑強,善斗不屈;體魄強健,力抗自然;信賴本能,不依他為活;天性率真,不飾偽自文。」

以上是獸性主義的內容,而陳獨秀提倡獸性主義的目的則是要改變當時我國青年「手無縛雞之力,心無一夫之雄;白面纖腰,嫵媚若處子;畏寒怯熱,柔弱如病夫」的狀況。

而陳延年兄弟二人的確也十分堅強,就算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從來不尋求父親的幫助,都是靠自己去解決。就連陳家祖母來到上海看望他們,並想要給他們一些生活費,都被兩兄弟嚴詞拒絕。

劇照

為此祖母與繼母心裏都非常的心疼,不過陳延年兩兄弟如此要強,不管在當時的社會還是現代社會,都是非常難得的。

直到1919年年底,陳延年、陳喬年去往法國進行勤工儉學。來到法國後,他們和原先一樣一面工作一面讀書。有知道他們是陳獨秀兒子的國人看到後,還感慨道:「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過那麼苦的生活,每餐拿麵包蘸醬油吃!」

也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下,陳延年兄弟一直持續了三年,在1922年冬,兄弟倆一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且於1923年,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陳延年、陳喬年兄弟二人被選為共產黨人離開法國趕往莫斯科東方大學繼續學習。

412事件

到達莫斯科後,陳延年兄弟二人的生活有所改善,每月都有學校給派發的少許零用錢。雖然他們常吃莫斯科特色夾有乾草的黑麵包,導致三四天都不能上廁所,陳延年卻經常說到:「我一生未曾過過這樣好的生活。」而這所指的一生則是他們從1915年離開安慶老家去往上海之後的日子。

1924年,陳延年首先回國來到廣州擔任中共南方區委書記。身為區委書記之後,原本生活上可以改善,但是陳延年卻毅然穿着粗布學生服,腳上穿着國外帶回的皮鞋,宿舍里只有一張木床和一床席子,一條毛毯、一床被子,連個像樣的枕頭也沒有,還是拿着黃色的公文包充當。

在廣州一工作就是三年,這三年期間陳延年從來都是這一套衣服。而且這三年間,陳延年夜以繼日的工作,從來不知疲倦。不僅規劃、部署黨內各種工作,還外出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有時候他看到有老弱病殘的人力車夫,他還主動幫忙出車,並且把賺回的錢全部交給車夫。因此,陳延年在當地的人力車夫中還有一個非常親切的外號叫「老陳。」

當時有敵人報紙得知這個消息後,還出報調侃「共產黨高官竟為人拉人力車」。陳延年得知後則是一笑說到:「他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共產黨的幹部不分大小,一生都是為爭取勞苦人民的權利和解放而獻身!」

一直到1927年3月,陳延年離開廣州,北上武漢,準備出席五大會議。然而剛到達武漢不久,中共又決定派他與聶榮臻等人趕去上海,傳達關於反蔣鬥爭的命令。剛到南京,陳延年驚聞蔣介石在上海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事件」,他沒等歇息便直接趕往上海。

當他看到大批革命同志的屍體,心中十分難受,並且與多名黨內同志共同發表《迅速出師討伐蔣介石》的電文,緊接着他便開始為恢復上海的黨組織日夜奔波。直到三個月後的1927年6月16日,因一名黨內交通員被捕,陳延年所在的江蘇省委地址和名單全部被暴露。

後來在6月26日下午,陳延年在中共位於上海北四川路104號秘密地址進行會議時,被敵人包圍。陳延年見情況緊急,隻身拿起桌椅板凳為武器與敵人開始搏鬥,並且掩護其他同志離開。

吳稚暉

戰鬥中,陳延年頭被打破,牙齒也被打掉,最終寡不敵眾被捕。陳延年被捕後,化名陳友生,辯稱自己是受雇於人的伙夫。而由於陳延年一貫的窮苦作風,渾身上下都是破舊短衣,褲腿上還綁着草繩,很像一般干粗活的工人。

敵人便相信他的話。後來中共得知陳延年被捕,但是身份並未暴露的消息後,立即通過有關組織與辦案人員聯繫,並且準備以800元代價將他救出,敵人見只是一個伙夫,認為也審不出來什麼,便答應了。

就在陳延年順利得到釋放時,卻被國民黨內一個叫吳稚暉給告密。這個吳稚暉與陳獨秀是世交,一同在北大教過書。並且在陳延年很小的時候,吳便看出延年的天資,便非常欣賞他。後來陳延年與陳喬年留學法國還是吳稚暉的主張下。

但是後來,在法國的陳延年對吳稚暉的鎮壓、迫害勤工儉學的行為十分反感,認清吳稚暉並非是真君子,乃是沽名釣譽之徒,便與他劃清界限。也就從這個時候,吳稚暉惱羞成怒,開始對陳家父子進行打壓。

直到陳延年被捕後,陳獨秀的好友汪孟鄒想通過一些關係能營救延年。後來他找到胡適,經過商議,便想到了當時在國民黨任職的吳稚暉,他們認為吳稚暉與陳延年有師生之誼,還是世交,一定會有辦法營救的。

但他們卻不知陳延年與吳之間的關係已經崩裂,就這樣,胡適寫了封信給吳稚暉。吳接到信後,才得知竟然是陳延年被捕了,他便親自寫信給抓捕陳延年的偽上海警備司令楊虎,告訴他所抓捕的正是陳延年。

楊虎得知後,馬上開始對陳延年進行嚴加審訊,並且施了很多刑法,但是陳延年依然閉口不言。楊虎沒用辦法,把已經叛變的交通員喊出來指證。就這樣,陳延年的身份被暴露了,接着楊虎又開始對陳延年進行威逼利誘,讓他交代出更多的情報,但是陳延年就算被打的體無完膚,但依然不說一句。

敵人惱羞成怒,便決定將他秘密處死。1927年7月4日凌晨,陳延年被秘密押到刑場。在刑場上,已經體無完膚的陳延年強撐着站起來,並且喊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着死,決不下跪。」

劇照

劊子手見此情形,大喊讓他跪下,陳延年依然不跪。接着上去了一群偽警,將陳延年按倒在地,劊子手隨即一刀砍去。陳延年又站了起來,雙目怒視劊子手。嚇得劊子手跌了個跟頭,接着上去了一群劊子手,將陳延年亂刀砍死。

就這樣,陳延年壯烈犧牲了,年僅29歲。可悲的是陳延年身後沒有一子,也並未成婚,因為他將短短的29年生命全部獻給了革命!

陳延年的弟弟陳喬年,兩人相差四歲,但是陳喬年與哥哥卻有着相同的奮鬥經歷。陳喬年於陳延年回國後的第二年1925年,從莫斯科返回北京擔任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長,與李大釗一起工作,年僅二十四歲的陳喬年成為區委成員中最年輕的一個。

陳喬年在北京工作的兩年期間,積极參与工作,並且也發動了許多反對北洋軍閥鬥爭的工作,在1926年3月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活動中,陳喬年表現格外突出。

1926年3月12日,日本以軍艦炮擊天津大沽炮台。這一消息傳出,立即引起了國人的憤慨。3月18日,在李大釗、陳喬年的領導下,各界200多個群眾團體,組織2000多人參加請願團。但是卻遭到了當時段祺瑞軍閥的打壓,導致群眾死傷200多人。

陳喬年還在這次衝突中被刺刀戳傷,但他本人卻認為受點傷不重要,堅持要返回工作崗位。就這樣,他在醫院呆了兩天便又返回到工作中。

陳喬年與其哥哥對待工作都十分刻苦,每天都是廢寢忘食的工作。白天外出宣傳,晚上開始趕寫報告,經常是徹夜不眠。

不過陳喬年相比於哥哥陳延年要幸運一些,因為他有幸成了家。也同是組織內的同志,並且於1926年下半年成婚。後來在1927年,陳喬年被調往武漢工作,並且在這裡他有了一個兒子起名叫「紅五」。

晚年陳獨秀

陳喬年剛有了唯一的兒子,還未等多抱抱,又因上海黨組織需要,回到了上海,任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長。然而上海這一站,卻成了陳喬年最後一站。

1928年2月16日,陳喬年在上海英租界北成都路召開組織部長會議。由於叛徒唐瑞林的泄密,陳喬年在內,上海總工會的11位領導全部被捕。

陳喬年被捕當天,被關押在英租界新閘拘留所,第二天被引渡到上海龍華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看守所,並且拘押在天字監一號牢房。

由於當時敵人並不知道他就是陳喬年,所以喬年化名王某。而叛徒唐瑞林雖然認識絕大部分的人,但是由於陳喬年剛調到上海,叛徒還不認識他。不過唐瑞林卻知道這次被捕的人中有陳獨秀的兒子陳喬年。

狡猾的唐瑞林為了弄清楚誰是陳喬年,便實行苦肉計,偽裝成犯人混了進去。在獄中,他問長問短。但陳喬年並不認識他,十分警惕。有一次,他和陳喬年在聊天時,突然畫風一轉,問喬年:「你是不是安徽懷寧人?口音很像。」

陳喬年馬上警覺起來,他說到:「我就是中國人嘛。」就這樣,陳喬年開始對眼前這個犯人進行防範。唐瑞林見已經漏出了馬腳,只能灰溜溜的撤走了。

由於當時被捕的人中有三個人是唐瑞林不認識的。所以領導們決定犧牲其中一個叫周之楚的,由他頂替陳喬年的名字和職務,換取陳喬年。周之楚得知後,表示願意為革命獻身,完全同意。

就這樣在法官審訊時,周之楚便說自己就是陳喬年。而由於所有人都不知道陳喬年是哪位,便只能將周之楚判了死刑。然而,由於這個周之楚的父親是位華僑大商人,當他得知兒子周之楚被捕判刑後,也開始積極營救。

後來敵人弄清楚周之楚原來是冒名頂替,就這樣陳喬年徹底暴露了。隨後,陳喬年也遭到了敵人的惡毒審問,但是陳喬年卻咬緊牙關,與他哥哥一樣堅強不肯漏出一句話。就這樣,敵人惱羞成怒,便於1928年6月6日,陳喬年在上海龍華的楓林橋畔被秘密殺害,年僅26歲。

可悲的是,陳喬年犧牲後,由於妻子也忙於營救他,唯一的孩子「紅五」不幸夭折了。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陳獨秀失去了兩個兒子,作為父親的他,內心的悲傷可想而知。曾有人回憶當陳獨秀得知兒子犧牲的消息後,一連幾天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

也許在這一刻,陳獨秀才真正的將對陳延年、喬年兩個兒子的感情釋放出來。

直到陳獨秀在1937年被釋放後,曾有人找到他,希望他能加入國民黨,為蔣介石效命,都被陳獨秀果斷拒絕。出獄後的陳獨秀,隱居武漢、重慶等地,進行教育工作,直至1942年病逝。

如今斯人已逝,但陳獨秀父子三人所做的貢獻,必然會被中華兒女銘記。陳延年與陳喬年兄弟二人的曲折經歷,也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