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出身於北近江淺井領,是豐臣秀吉在長濱城主時代收服的近江國人眾之一,是所有國人里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
一
石田三成早年的佳話莫過於「三獻茶」,豐臣秀吉打獵歸來,在石田三成當沙彌的寺廟停駐,石田三成先是獻上一大碗溫茶用以解渴,接着遞上中碗暖茶用以鋪墊,最後奉上一小杯熱茶用以品味。
石田三成也因這樣一件小事而被秀吉賞識 ,收入自己的麾下。
石田三成的內政能力無人能及,戰國時代的大名實力主要看土地的收入多少來劃分,但這些大名國人往往在上報自己的領地收入時會故意少報或虛報,在豐臣秀吉統一天下之後這樣的情況依然存在。
石田三成於是在得到了豐臣秀吉的支持後進行了「太閣檢地」,將所有大名的領地全部由石田三成派出官吏進行直接檢地。
經過數年的太閣檢地,石田三成基本上瓦解了領內國人,土豪,寺院等勢力對於土地的把持,增加了豐臣家自身的軍力。
九州征伐戰結束後的七年間,石田三成對九州反覆檢地,結果頗為驚人:以薩摩國為例,之前島津家報的數字為二十一萬石,但實際卻為五十八萬石,高出原數據近兩倍。
這樣卓著的功勛讓石田三成深得豐臣秀吉的信賴,但也因此得罪了許多的地方大名。
二
精於內政的石田三成卻對軍事一竅不通,小田原征伐戰時,豐臣家的幾乎所有將領都攻克了北條家城池,唯獨石田三成負責的忍城依舊未能攻克。
他本來想效仿豐臣秀吉水淹高松城那樣築堤水淹,然而不僅未能淹沒忍城,反而讓自己的大軍被水沖的一潰千里。
侵朝戰爭爆發後,石田三成與增田長盛,大谷吉繼來到漢城但人朝鮮出兵總奉行,並參加了碧蹄館之戰。
在朝鮮戰爭時期,石田三成等文治派就已經與福島正則等武將派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在豐臣秀吉死後矛盾更加突出。
一般認為,石田三成等人與福島正則等人的鬥爭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豐臣秀吉的兩位夫人的爭鬥。
石田三成等人出身於近江,他們背後的支持者是淀夫人,而福島正則和加藤清正則是豐臣秀吉正室寧寧的養子,他們都出身於尾張,因此實際上就是尾張派與近江派的鬥爭。
慶長四年,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等七名武將在大坂城內追殺石田三成,石田三成出乎所有人意料直接跑到死敵德川家康的住所,德川家康出面制止了武將們的追殺。
三
慶長五年(1600)六月, 德川家康因為關東大名上杉景勝的不遵號令,率領武功派大名進攻上杉家,而實際上這次關東之役就是天下大戰的前兆 。
石田三成趁着德川家康離開伏見城,來到了大坂城與大谷吉繼,長束正家等文治派人員一起組建軍馬,為了掌握東軍人心,石田三成扣押了所有東軍大名在大坂城的親屬,並且向各位豐臣大名寫信,要求他們離開德川家康,西軍迅速壯大到了九萬四千人。
石田三成將西軍分為四路,第一路一萬五千人進攻丹後國,第二路三萬進攻伊勢國,第三路七千人向北進發,爭取儘快與上上家取得聯繫,第四路兩萬則由他自己親自率領,平定美濃國,統帥毛利輝元率領余部留守大坂。
石田三成軍事上的短見再次暴露了出來,現在他的主要目標應該是關東,拿下東軍大名的領地才能瓦解東軍,可分兵不僅無法凝聚力量,而且讓東軍獲得了喘息之機。
石田三成很快率軍來到了北國街道,伊勢街道與中山道三條道路的交界處,也就是通向佐和山城的必經之路關原 。
到達關原戰場後,石田三成率領六千人駐守在西北部的笹尾山,同盟小早川秀秋率領一萬五千人駐守松尾山,東南部的南宮山則由毛利秀元,吉川廣家,安國寺惠瓊的一萬七千人駐守。
西軍其他主要部隊分別是島津義弘,小西行長,大谷吉繼,而宇喜多秀家的一萬七千人則作為先鋒進駐關原戰場。
在次日凌晨,東軍七萬五千人來到關原戰場布陣,戰事一觸即發。
隨着德川軍井伊直政部的率先進攻,關原大戰爆發,可惜真正奮力作戰的只有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几人,毛利秀元被食神吉川廣家擋住了進軍道路而無法參戰,島津義弘壓根就不想為石田三成賣命,最狠的是關原戰神小早川秀秋直接反戈一擊,造成了西軍的總潰敗。
石田三成帶着幾個隨從隱藏到了佐和山城附近,最終被逮捕,據說在行刑之前他要求監斬官田中吉政給他一杯水解渴,恰好周圍沒有水源,只有柿子樹,田中吉政便向他詢問是否可以以柿子代替。
石田三成卻說「柿乃痰之毒」,對身體不好,讓周圍人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