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遠艦沉沒124年後,專家撈出74顆子彈:是時候給北洋艦隊正名了

2020年04月04日01:52:08 歷史 1905

「艦在人在,艦亡人亡」。這句話用來形容北洋水師,才真的是名副其實。一直以來,甲午海戰中國北洋艦隊慘敗的結局一直讓人詬病,說北洋艦隊軍紀渙散,這才導致了失敗。但實際上,北洋艦隊沒有一艘船擅自撤出戰鬥,就算被擊沉,也是被擊沉在衝鋒的路上。

2018年,在黃海發現了北洋艦隊經遠艦的沉船,為我們第一次揭開了當年的歷史。

經遠艦沉沒124年後,專家撈出74顆子彈:是時候給北洋艦隊正名了 - 天天要聞

經遠艦在北洋艦隊中噸位不高,但它卻是一艘真正被日軍擊沉的鐵甲船,船上231名官兵為國捐軀,僅16人倖存,倖存者也都漸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沒人能為我們講述當年的歷史。在考古過程中,研究人員在經遠艦的船頭找到了74顆子彈,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按照常理來說,子彈是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位置的。

經遠艦沉沒124年後,專家撈出74顆子彈:是時候給北洋艦隊正名了 - 天天要聞

因為在巨艦重炮的年代,海戰都是靠艦炮對轟,看誰的火力強,誰的裝甲厚,步槍根本發揮不了作用。這些子彈出現在船頭,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當時經遠艦上的官兵們打算用步槍跟日軍的大炮交戰,這是何等的悲壯。

經遠艦沉沒124年後,專家撈出74顆子彈:是時候給北洋艦隊正名了 - 天天要聞

甲午戰爭爆發前,北洋水師雖然在噸位上是亞洲第一,但早就已經名不副實了。由於清政府內部明爭暗鬥,加上慈禧大修頤和園,北洋水師的軍費嚴重不足。大戰爆發前,北洋水師已經10年沒有新增過一隻軍艦,沒有補充過一門火炮了。北洋水師的彈藥不但數量少,而且很多都有質量問題,有的需要在發射前用銼刀磨平,有的則沒有火藥,打到日軍軍艦上只有一個小洞。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北洋水師官兵只能奮力沖向日艦,然後用步槍跟日軍交戰,有的甚至直接撞向日軍,想要同歸於盡。

經遠艦沉沒124年後,專家撈出74顆子彈:是時候給北洋艦隊正名了 - 天天要聞

這樣的海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銘記。有資料顯示,北洋海軍的訓練十分紮實,炮彈命中率也高於日軍,只要彈藥充足,完全能戰勝日艦。但很可惜的是,當時清政府連這個基本的條件都沒辦法滿足北洋海軍。

還好,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部隊,再也不會遭到外國的欺侮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着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