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北京在該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2025年05月26日22:10:27 歷史 7997
印媒:「北京在該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 天天要聞

《印度時報》5月24日文章,原題:印度能通過反思高等教育模式來與中國的stem成功競爭嗎?


中國對高等教育的戰略投資,特別是通過「985工程」,推動中國的大學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佔據全球領先地位。儘管印度採取推出《國家教育政策(2020)》等舉措,但由於難以實施和爭論不休而落在後面。為了與中國競爭,印度應該專註於發展以城市為基礎的專業教育中心並吸引外國機構,以營造更加開放的競爭性學術環境。


我的女兒即將完成高中學業,她表示有興趣在大學階段及以後繼續接受生物技術領域的教育。當研究該領域的全球頂尖大學時,我驚訝地發現,有大量中國的大學在該領域的排名中佔主導地位。當我瀏覽其他stem領域時,發現同樣甚至是更加明顯的情況:來自中國的更多大學名列前茅,尤其是在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領域。


我想起與一位在美國當教授的朋友的談話,他一直在跟蹤中國的研究成果。他告訴我,過去20年,中國的大學在stem研究成果方面持續超過美國。中國的tiktok等社交媒體或「深度求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術與日俱增的創新能力正在震驚世界。中國在光伏板製造和電動汽車方面的主導地位也已變得家喻戶曉。


那麼,中國是如何實現這種成就的呢?1998年,中國政府構思「985工程」,後選擇了39所大學增加投資,以使它們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如今有關成效正在顯現。後來,中國對本國大學的關注遠遠超出最初選擇的39所大學。


為了應對迫在眉睫的挑戰,印度在2016年預算中確定20所公辦和私立大學,印度政府願意為這些大學投入大量資金以使其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但在選定的私立大學引發最初的喧囂之後,有關投資和影響就再也沒有引起印度公眾的討論。


儘管產生過許多有趣的想法,但印度通過《國家教育政策(2020)》制定的下一項重要教育行動一直在爭論的泥潭裡舉步維艱,包括「強制推行印地語」和「中央干預」等問題引發的爭論。有關結果也一目了然。在2024年「自然指數」中,儘管加爾各答市為險勝班加羅爾成為印度頭號研究中心而興高采烈,但二者在全球「2024自然指數—科研城市」中僅分別排名第84位和第85位。


相比之下,北京在該排行榜中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分別是上海、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和南京。5個中國城市進入該指數的前10名,而美國僅有4個城市躋身該行列。


面對中國集中力量發展高等教育的策略,印度能否以同樣方式展開競爭?為取得成功,印度應該考慮兩點:第一,印度不應該試圖將個別大學轉變為學術和研究的孤島,而應該尋求將有關城市變為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和氣候技術等學科的中心。第二,印度城市擁有良好學術機構,可以首先利用此類機構在某領域脫穎而出,進而在未來關鍵領域培養人才,然後使它們成為提供創新、商業化和諮詢等全方位視角的人才中心。


建議重新審視印度的政策並在中央和邦一級加倍努力,以此快速改善印度的高等教育生態系統。儘管印度應該繼續專註於打造本土機構,但毋庸置疑的是,引入外國高校競爭以及接觸國際認可的學術資源,將為印度學者提供巨大的機會和動力。


儘管改善中小學教育對解決當今問題不可或缺,但高等教育能夠成為印度在本世紀走向主導地位的門戶。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就很難縮小與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巨大差距。(作者卡什克·薩亞爾,王會聰譯)


印媒:「北京在該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 天天要聞



審核 | 李劍

編輯 | 徐鉉

校對 | 於澤淼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 天天要聞

北宋銅錢~太平通寶版別詳解

太平通寶為北宋鑄幣,鑄行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至公元984年),是北宋年號錢的開端。自此以後宋朝每當更改年號時幾乎都會鑄造新的年號錢,這是當時文化風貌、經濟快速發展的綜合體現。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 天天要聞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家好,我是你們距離2025年高考只有45天了高三的學子們,現在處在水深火熱、晝夜不分、懸樑刺股、手不釋卷、程門立雪、囊螢夜讀的努力中。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特大暴雨!或破歷史極值!緊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準備!今年以來強度最強暴雨、大暴雨範圍最大的新一輪降水於昨日(5月27日)夜間開始登場部分地區日雨量或破5月極值!接下來兩天將橫掃南方大部地區此次降水單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極端性且強降雨落區與上一輪高度重疊致災風險高,需高度警惕!此輪強降雨究竟有何特點?強度強!暴雨或大暴雨成過程「標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 天天要聞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憶「永不消逝的電波」

吳儂軟語的評彈、鏗鏘有力的解說,一同講述着革命先烈壯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波從這裡發出」專場活動,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伊始,虹口區黃渡居民區黨總支與虹口區評彈協會黨支部簽署了共建協議,在文化傳承、紅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邁出堅實...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 天天要聞

76年彈痕依舊!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區!居民含淚撫摸:感覺特別親切

就在今天,這座見證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舉行歷史見證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紀念活動,歡迎一座見證上海解放烽火歲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歷史紀念浮雕,在歷經三年多的保護性遷移後正式回遷原址。「彭浦新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傳奇經歷、光榮夢想的地方,見證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