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墓的守護人| 湖北咸豐一家三代91年守護紅軍墓

2025年03月31日19:10:24 歷史 4042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

通訊員 唐婷 王葉鵬

和往年一樣,清明前夕,70歲的李賢付帶着香蠟和掛錢來到一座紅軍墓掃墓。他插上掛錢,點燃香蠟,再拿着掃把把墳墓周圍打掃乾淨,才慢慢離去。

紅軍墓的守護人| 湖北咸豐一家三代91年守護紅軍墓 - 天天要聞李賢付在紅軍墓前打掃

李賢付,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唐崖鎮兩河口村村民。91年前,他的爺爺答應守護這座紅軍墓,因為一句承諾,李家一家三代人數十年如一日,從青絲到白髮,無怨無悔地接力守護,履行着守護紅軍墓的莊嚴承諾。「這是我們老百姓應該做的,沒有紅軍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3月31日,李賢付對極目新聞記者說。

深山裡的紅軍墓

恩施州咸豐縣唐崖鎮兩河口村,兩面環山,山大人稀。在這裡,安靜地佇立着一座紅軍墓,莊嚴而肅穆。「自我記事起,我就跟着我媽一起到這座紅軍墓前掃墓。」今年70歲的李賢付是第三代守墓人。

紅軍墓的守護人| 湖北咸豐一家三代91年守護紅軍墓 - 天天要聞李賢付為小學生講述紅軍烈士的英勇事迹

時光回到1934年8月,紅軍鄂川邊區獨立團在攻打利川茅壩時,政委馮義發在戰鬥中受傷,獨立團在撤往咸豐縣活龍坪鄉途經板栗坪時,馮義發因傷勢過重無葯醫治犧牲。據老一輩人回憶,獨立團在安葬了馮義發烈士後,臨走前部隊首長希望李賢付的爺爺照看好烈士墓,李賢付的爺爺一口答應下來。從此之後,李賢付的爺爺逢年過節都要到紅軍墓前掃墓、敬香,在彌留之際囑託子孫一定要將紅軍墓照看下去,他說,答應了的事就必須要做到,教育子孫要記得紅軍為了貧困農民翻身解放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恩情。

母親的言傳身教

李賢付的爺爺去世後,李賢付的母親吳銀弟擔負起了照看紅軍墓的使命。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不變的是對紅軍墓的打掃和祭奠,直到吳銀弟去世。

「我母親是2019年去世的,去世時103歲,她不到20歲的時候就開始守墓,守了80多年。」李賢付回憶,他很小的時候就跟着父親母親一起去給紅軍墓掃墓,從未間斷,他們還自主修繕過兩次紅軍墓。到了2005年,咸豐縣委、縣政府出資,新建墓碑,整理周邊環境,規模擴大了1倍。

李賢付說,紅軍墓就在屋後的山坡上,母親90歲後,已經爬不上山坡,他們還背着母親去給紅軍墓掃墓。「我母親的言傳身教一直感染着我們。」李賢付說,2017年清明節時,家族五代數十人都一起回老家為紅軍墓掃墓。在長達80多年的堅守中,吳銀弟早已經把守護紅軍墓作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代代相傳的赤誠堅守

「答應紅軍的事情,我們肯定要做到,而且還要做好。」李賢付說,他和老伴還一直住在紅軍墓附近的老屋裡,他也已經交代了在外務工的兒子,以後也一定要守護好紅軍墓。在祖輩們的感染下,正在上高中的孫女也對李賢付說,以後守護紅軍的接力棒就放心交到她手中。

紅軍墓的守護人| 湖北咸豐一家三代91年守護紅軍墓 - 天天要聞李賢付為小學生講述紅軍烈士的英勇事迹

這幾年,李賢付家族守墓的故事也廣為人知。李賢付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唐崖鎮鍾塘小學的學生們已連續好幾年,每年清明節都來掃墓,聆聽革命先烈的故事,而李家守護的紅軍墓也早已成為咸豐縣紅色教育基地。

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一代又一代的守護。李賢付一家三代守護的不僅僅是紅軍墓,更是守護着一段歷史的記憶,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沃土裡,生根發芽、代代相傳。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 天天要聞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避寒編輯|避寒《——【·前言·】——》清朝滅亡那年,沒人真以為他們會就此散場,太后還在,皇帝還在,兵還在,滿人還沒死心。東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賀子珍哥哥行政八級?這不合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怒批:賀子珍哥哥行政八級?這不合理!

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中,有一位身影,雖不常處於聚光燈下,卻以堅定的步伐、無畏的勇氣,踏出了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閃耀軌跡,他就是賀敏學。他與毛主席之間,有着諸多不為人知卻意義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問題,更是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賀敏學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佈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