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香港萬麗海景酒店8樓,華融國際五周年慶典正在舉行。
現場一片其樂融融,富貴逼人的景象。
賴小民正是這場慶典的主角。
在慶典開始前,他約好了女秘書先去游泳。然而他們剛準備出發,有幾名神色嚴肅的男子闖進了賴小民的辦公室。
賴小民很鎮定,扭頭對女秘書說:「我有事不能去游泳了。」隨後,幾名男子將賴他帶走,只留下下一臉驚恐的女秘書。
隨着賴小民被捕,一樁金融巨貪案,就此浮出水面......
農家子到金融巨鱷
賴小民是江西瑞金象湖鎮綿塘村人,出生於1962 年。
據村民們說,改革開放以前,綿塘村旁邊一大片水塘,賴小民就是水塘邊長大的。
賴小民很爭氣,是家裡最會讀書的小孩,也是村裡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
1979年,他以瑞金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江西財經學院,就讀統計學院國民經濟計劃專業。
在村民們的印象中,賴小民外出讀書以後就不常回老家了,後來「官越做越大,老百姓很難見到。」
當時,改革開放已經拉開了帷幕,國民經濟計劃專業很吃香,賴小民算是蹭上了時代的東風。
由於家境貧寒,他的大學生活過得有些艱辛。
功成名就後,賴小民曾回憶過那段求學生涯:「我是靠國家助學金讀完大學的,那個時候生活條件很差,我每個月拿到21塊5的甲等助學金,拿出17塊5把整個月的飯菜票買了,剩下4塊錢買點牙膏之類的日用品。」
就這樣,在捉襟見肘的生活環境中,他完成了學業。
1983年,21歲的賴小民畢業,被中國人民銀行選中,進入計劃資金司工作。
在中行,他整整工作了20年,職位也一路上升。
專業吃香,年輕能幹,讓賴小民的仕途如日中天。
此後,他又擔任過銀監會北京監管局局長、銀監會辦公廳主任等職務。
2009年,對賴小民來說,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這一年,他被調去中國華融任職。
中國華融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最大的一家,成立於上世紀末,由財政部出資設立。
成立之初,華融就被賦予了一個歷史使命——處置不良資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出現了兩次過熱,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1988年。銀行信貸兩次失控,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巨額不良資產。
上世紀90年代,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我國國內的不良貸款進一步惡化。
為了讓國有銀行輕裝上陣,國家在1999年成立了四家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目的就是接手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
於是,華融應運而生,從中國工商銀行手中接走了4077億貸款。
2009年,賴小民走馬上任,出任華融總裁。
此時的華融已經成立整整10年了,未來前景不明朗,他為自己的前途感到深深不安。
不過在華融,賴小民還是干出了一番成績。
上任伊始,賴小民就大膽拋棄舊理念,力排眾議,帶領華融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激進道路。
在他的引領下,華融的大擴張時代由此開啟。
從2009 年到2017年,華融的凈資產從156億元擴張到了1826億元人民幣。
在金融行業,高利潤往往伴隨着高風險。
對於賴小民的激進策略,華融內部對此有很多不同聲音,但他一意孤行,完全聽不進去不同的聲音。
2012年,賴小民升任華融黨委書記、董事長。
他稱自己是「華融的首席業務宣傳官、首席推銷官、首席發言人」,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權力走向失控
在華融,賴小民是狂妄的獨裁者,有很多重大事項常常不經集體決策,而是由他一個人直接拍板說了算。
有員工曾透露,他狂妄自大、好大喜功,「個人語錄和訪談都在公司大小屏幕滾動播出,200多條理念要求隨時更新,個人專著要求人手一冊。」
隨着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賴小民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土皇帝」。
他任人唯親、打壓異己,將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當成了個人作坊。
由於賴小民是江西瑞金人,所以華融內部上至高管、下至食堂大廚,很多崗位都是他的江西老鄉。
某些員工曾諷刺過這種現象:「華融的江西老鄉如果搞聚餐,食堂就會空一半。」
賴小民集大權於一身,黨委書記、董事長、法人都是他一個人挑。
由於沒有外部制約,他在吹捧聲中更加忘乎所以、為所欲為。
公司大小事務,幾乎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如果有人敢頂撞,就面臨著調整崗位甚至下崗的風險。
賴小民經營華融多年,逐漸為華融集齊了銀行、證券、 信託、金融租賃、期貨、消費金融、置業等金融業的全部牌照。
在這個過程中,華融始終保持着高負債運行的狀態。
2017年度,公司資產總額為1.87萬億元,但總負債也高達總額1.69萬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華融更像是廉價資金提供方。
同時,在賴小民的主導下,大量資金流入了房地產和股市。
這個過程不僅存在高風險,也隱藏着黑色利益輸送的渠道。
金融行業的專業性導致了監管缺位,加上賴小民的有意逃避,外部對華融公司的監督形同虛設。
這為賴小民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提供了方便,也為他後來的倒台埋下了伏筆。
2018年4月17日,賴小民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有關部門當場帶走調查。
消息傳出,引發了金融圈的特大地震。
「中國華融」這支金融巨頭股在18日、19日停牌,20日復牌後股價大跌11.95%。
現實版「高育良」
賴小民被查來得突然,卻並不令人意外。
案發後,辦案人員在他的住所搜出了大量現金,不計其數的古董、字畫、珠寶首飾,以及在停車場落滿灰塵的賓利、勞斯萊斯等豪車。
多年的仕途沉浮,賴小民在紙醉金迷中迷失了自己。
他瞞着組織在香港找了個情婦,生下了兩個孩子。
坊間甚至傳聞,賴小民有100個情婦,他在珠海開發的某樓盤裡安置自己的多名情人,過着「後宮佳麗三千」的奢靡生活。
當然,這僅限於傳說,並無實錘。
然而現實的荒唐,往往超越影視作品。
賴小民與原配離婚,未向組織彙報,與香港情婦育有一對雙胞胎等情節,簡直和《人民的名義》一模一樣,讓人驚呼「看到了現實版高育良」。
事實上,他的行為可能比「高育良」更嚴重。
金融領域資金密集、資源密集,一個融資就達到幾十億。
賴小民很明白,自己手中的權力能給人帶來多大的好處。
所以,他在獅子大開口的時候,從來都是無所畏懼。
用賴小民自己的話說:「有時候老闆買了好多房子,就張口跟他要一套;或者我喜歡開這種車,說留在我這吧。」
對他來說,權力變現成了家常便飯,到後來甚至有些麻木了,弄不清自己到底收了多少錢,多少豪宅豪車。
2020年1月初,反腐專題片《國家監察》播出,裏面披露了賴小民的大量貪腐細節。
紀錄片顯示,專案組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賴小民一棟專門用來藏匿現金的房屋。屋子裡有多個保險柜,從裏面搜出的現金高達兩億多元。
他和家人朋友提到這處房子的時候,都是用暗語,管它叫作「超市」。
賴小民為了逃避調查,都是要求行賄人用現金交付,收錢後他親自送到「超市」里。在送錢的路上,他害怕有人跟蹤,還會特意多繞幾圈。
此外,賴小民母親替兒子收受的禮金高達3億元。
落馬後,面對紀錄片的鏡頭,頭髮花白的賴小民一副懊悔不已的樣子。
他說,受賄的2億多元自己不敢花、不敢用,提心弔膽,都放在房子里,最後組織上都收了。
除了花不出去的巨額現金,賴小民還收受大量房產、名車、名表、黃金、字畫。
他曾以平均「日入」50萬、總受賄17億人民幣的「成績」,被稱為十八大後受賄數額最大的貪官。
2021年,賴小民被判處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其實,關於他的最終結局如何,曾經引發過社會各界熱議。
當時有很多人都覺得,賴小民不至於被處以極刑,因為他的確在金融行業做出過一些貢獻。
此外,賴小民當庭認罪、悔罪,也提供了他人的犯罪線索,具有重大立功表現。重重情節交織,也許可以免他一死。
但是當判決結果出來後,死刑兩個字還是讓無數人震驚了。
與此同時,也有無數人拍手稱快,表示對他這樣的貪官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賴小民的下場,再一次驗證了那句話:以權謀私者,沒有免死金牌。
參考資料:
《17億巨貪「金融虎」賴小民踩遍所有紅線》
《起底金融巨貪賴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