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政客先後就俄烏衝突表態,說明了什麼問題?這個時候,中國新任駐烏克蘭大使馬升琨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遞交國書,又對外釋放了什麼樣的信號?
隨着特朗普重返白宮的時間點越來越近,俄烏衝突正在以一種出乎外界意料的方式加速演變。
最近這段時間,先是德國影響力越來越大的選擇黨聯合領導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德國應該意識到俄羅斯已經獲勝,如果北約不尊重俄羅斯利益,德國可以考慮退出。緊接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外無奈承認,以烏克蘭目前的實力,無法奪回所有領土。
可以說,德國政客以及烏克蘭總統的表態,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烏克蘭已經失去了翻盤的希望。雖然這段時間烏克蘭不僅「斬首」了俄三防部隊司令,又出動無人機襲擊了喀山。但這並不能掩蓋烏軍在整體上不斷式微的現實。在烏東前線,俄軍每天都在向前推進;在庫爾斯克地區,俄軍實現了對烏軍的包圍,並已經開始發起反擊。
所以,烏克蘭只能通過在戰場之外,用一些非常規手段來挫傷俄軍的銳氣。只是,令澤連斯基沒有想到的是,與烏克蘭的突然襲擊相比,俄軍的報復行動力度更大。
在這種情況下,留給烏克蘭的,只有同俄羅斯和談這一條路了。不管是歐洲,還是烏克蘭本身,都開始為停戰做輿論宣傳。
第二個問題,就是俄烏衝突對歐洲的影響,已經讓歐洲忍受不了了。作為歐盟的領頭羊之一,德國政客的表態無疑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歐洲國家的態度。
一方面,因為俄烏衝突,這些國家同俄羅斯之間的能源貿易中斷,它們不得不從其他國家進口高價能源,這直接導致了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在俄烏衝突趨勢越來越清晰的情況下,繼續援烏,只會讓這些國家白白浪費財力和物力。所以,既然如此,那現在做的,就應該是為雙方和談營造積極的談判氛圍,而不是持續拱火。
如果再結合特朗普關於俄烏衝突的表態,以及俄羅斯政府高層梅德韋傑夫有關明年俄羅斯獲勝的言論。可以說,種種跡象表明,戰爭或許就要結束了。
而在這兩天,中烏之間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中國新任駐烏克蘭大使馬升琨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遞交國書。要知道,馬升琨在上月已經抵達了烏克蘭,由於俄烏衝突正在進行,中烏兩國沒有直達航班,最終中方是從斯洛伐克乘火車抵達基輔的。
馬升琨大使在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時表示,中烏是戰略夥伴,中方願同烏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維護好、發展好中烏關係,造福兩國人民。
對於俄烏衝突,雖然媒體的報道中沒有體現,但相關資料顯示,馬升琨在擔任駐烏克蘭大使之前,曾任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副司長,這個職務主要負責調研國際軍控、裁軍、防擴散、出口管制以及全球和地區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從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發現,中方釋放的信號是非常明確的。具體什麼信號,相信用不了多久,答案自然就水落石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