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路透社記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美國商會稱拜登政府即將公布新的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始終堅決反對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肆意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來惡意封鎖、打壓中國。這種行徑嚴重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干擾全球產供鏈穩定,最終將損害所有國家的利益。中方將果斷採取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若此消息為真,那就表明拜登政府可能試圖在特朗普有上台可能之前,對中國進行最後一輪遏制,進一步限制向中國的芯片出口,從而打擊中國的半導體芯片技術,實現與特朗普政策的「無縫銜接」。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拜登的這種做法相當陰險。在其政府的過渡階段,他不但不維持中美關係的穩定,反而採用這樣的手段,企圖扼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這難道是要孤注一擲,與中國徹底攤牌嗎?這件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即便拜登任期即將結束,我們也絕不能對他抱有幻想。
國際關係因美國極為嚴厲的打壓手段以及國際形勢的牽涉而趨於緊張。受美國壓力影響,其他國家不敢與中國開展合作。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在這種情況下並未退縮,而是勇敢地直面挑戰。
經國務院核准,2024年11月15日,商務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國家密碼局頒佈了2024年第51號公告,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以下簡稱《清單》,點擊可查看全文),該清單于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此後,中國將基於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的需要,在廣泛調查評估的基礎上,綜合產業、技術、貿易、安全等多種因素,依法平穩有序地開展物項列管與調整工作。
這有什麼益處呢?它能夠促使各方更加全面、精準地執行中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的法律政策,從而提高治理效能。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看,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防止某些敏感物品被任意出口,保障國家在關鍵領域的安全。在國際層面,這也有助於更好地履行諸如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維護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穩定與暢通,這正是中國作為大國的擔當所在。

拜登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屢屢對台灣地區進行軍售,對此,中國已對部分美國軍火商實施制裁。在特朗普上台之前,中國更新了出口管制措施,這或許是在對特朗普發出警示:如果他上台後繼續對台軍售,那麼中國也能夠在出口方面對美國進行反制。要知道,在稀土等關鍵物資的供應鏈上,中國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美國根本無法繞開。總之,已有部分美國軍火商因其錯誤行為而受到懲處,如果美國日後繼續挑釁中國,那麼華盛頓必將為其挑釁之舉付出更為沉重的代價。
眾多國家和地區鑒於兩用物項的特殊性,制定了相應的出口管制法規,嚴格管控這類物品的出口、轉口和再出口。例如,出口這類物品通常要獲取兩用物項出口許可證,這是為了確保其不會被用於危害國家安全或者社會穩定的活動。並且,為防止技術泄露和非法交易,監管部門也必須對這些物項進行嚴格的管理和審批。

在中方宣布對兩用物項實行出口管制之後,美國就開始變得焦躁不安起來。然而,把這件事的責任歸咎於中國是不公平的,確切地說這完全是美國自作自受。在全球眾多地區頻繁發生戰亂的大環境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國,對兩用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並且這正是數月之前美國一直要求中國採取的行動。美國不應該焦慮不安,而理應給予全力支持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