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勁光回憶與林彪乘飛機到太行山東陽關機場再奔赴山東又轉去東北

2023年12月12日19:58:12 歷史 1126

肖勁光回憶:

一九四五年八月,蘇聯出兵東北,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終於以我們勝利、侵略者失敗而告結束。

肖勁光回憶與林彪乘飛機到太行山東陽關機場再奔赴山東又轉去東北 - 天天要聞

勝利來之不易呵,秧歌、腰鼓、火把、提燈,日以繼夜的遊行,延安城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勝利之日,喚起人們對難忘歲月的無限追憶,「八·一五」這個日子,在中國人民的歷史長河中,永遠是一個輝煌的里程碑。

抗日戰爭勝利,並不意味着和平民主新階段的到來,和平和內戰兩種前途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同志作了《論聯閤府政》的報告,對抗戰勝利後我黨採取的政治方針作了全面的論述。我黨極力主張建立聯合政府,使中國進入和平民主新階段。但是抗戰勝利了,抗戰中退避峨嵋山的蔣介石,這時卻以合法身份下山迫不及待地來摘桃子。池一面命令八路軍、新四軍原地待命。一面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調運兵力,搶佔大中城市,積極準備反革命內戰,與此同時,又玩弄和談陰謀,在八月份連續三次電邀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談判。

當時在延安,耳聞目睹蔣介石的醜惡表演,幹部戰士都憤恨之極。連老百姓都說,蔣介石邀毛主席去談判,「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七大以後,在各根據地工作的一部分中央委員和領導同志還沒有離開延安,我和陳賡在一起交談時,都認為,蔣介石又在耍政治流氓的手段了,在大革命時期我們都領略過他的這種手段。正如毛澤東同志在抗戰勝利前夕就預料到的,「國民黨怎麼樣.看他的過去,就知道他的現在,看他的過去和現在。就可以知道他的將來」「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蔣介石,是一個極端殘忍和極端陰險的傢伙」。所以,面對蔣介石反革命兩手的政策.毛澤東同志代表黨中央鮮明的提出。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在這種形勢下,黨中央決定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談判,爭取和平民主,揭破蔣介石的陰謀。

同時,號召八路軍、新四軍反其他一切抗日武裝隊伍迅速前進。收繳敵偽武裝,接受日本投降,收復敵偽所佔地區,擴大解放區。這樣,在延安的各極據地的同志迅速返回各個戰場,我們在延安工作的同志也抽調出一部分奔赴各抗日根據地。這時,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我去山東極據地工作,任命我為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八月二十三日,在離開延安之前,也是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談判之前,我在延安參加了最後一次黨的高級幹部會議,聆聽了毛澤東同志對時局和任務的分析。我記得毛澤東同志反覆地向我們提問,和平是不是可以爭取?內戰是不是可以避免?毛澤東同志的回答是很辯證的。他說,經過八年抗戰,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廣大人民的信任,有了強大的解放區和軍隊,與抗戰以前大不相同了。蔣介石縱有合法的地位,也不能不正視這一基本事實。再者,英、美、蘇不贊成中國打內戰,人民希望和平,我們和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也希望和平。蔣介石呢?暫時也不希望打內戰,因為內部矛盾重重。兵力又分散。

所以,毛澤東同志說,和平可能爭取,內戰可以避免。我們的口號是和平,民主,團結。首先立足於爭取和平,避免內戰另一方面,毛澤東同志又說,蔣介石要消滅共產黨的方針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他只有用暫時和平的政策,以便爭取時間,醫好瘡疤,壯大力量,將來消滅我們。儘管這樣,我們還是要利用他暫時和平的政策。對蔣介石的批評,要逐漸和緩起來,將來怎樣,看他的態度,要團結,也要鬥爭,有理有利有節還是今後的方針。毛澤東同志告訴我們,這次去重慶談判,我們提出了十四條,其中承認解放區和軍隊為最中心的一條。他說,中間可能經過打打談談的情況,甚至可能要打痛他,逼他承認這些條件。因而在最近兩星期要進軍,今後還有一段時期要進軍,向日本佔領地進軍,奪取城市.發動群眾,擴大解放區。要在蔣介石、美帝國主義面前擺出一個中國的內戰不是那麼好的態勢,取得我們在談判中比較有利的地位。以爭取和平。

談到這裡,毛澤東同志笑笑,對我們這些即將奔赴前線的同志說,同志們擔心我去談判的安全。蔣介石這個人我們是了解的。你們在前方打得好,我就安全一些,打得不好,我就危險一些。你們打了勝仗,我談判就容易些,否則就困難一些。他風趣地說,目前的情況是有三種果子,我們可能得一批小的,失一批大的,另外,還要力爭一批不大不小的。

在這次講話中,毛澤東同志還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要準備走長期的、迂迴曲折的道路,難備對付最大的困難如果蔣介石應允了條件,我們就要暫時走法國的道路,戴高樂領導,共產党參加政府。那就是獨裁加若干民主的時期。那樣的話,我們就要用「洗面」政策,鑽進去「洗面」。教育黨學會做各方面的工作,教育中國人民到更黨悟的程度,然後進入新民主主義階段。當然,這條道路後來沒有實現,這主要是由於後來蔣介石沒有完全承認我黨的條件.不久又撕毀協定,挑起了全面內戰至今回想起來,毛澤東同志對時局的非凡洞察力和考慮問題的深思熟慮,仍是讓入十分敬佩的。

八月二十四日,延安是一個晴朗的天氣,我們二十幾個人乘一架美國運輸機離開延安。同行的有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陳賡、薄一波、滕代遠等晉冀魯豫解放區的領導同志,還有去新四軍的陳毅等一些領導同志,林彪、我、江華等是去山東根據地的。飛機在太行山的東陽關機場着陸。這是我第一次到太行根據地。伯承、小平等晉冀瞥豫的同志打趣地說,我們到家了,請大家到家裡作客,休息休息。由於形勢緊張,為執行黨中央兩個星期內進軍的指示,加上閻錫山正在組織向我根據地進攻,伯承、小平等晉冀詹豫的同志很快都投入了緊張的工作,部署迎擊閻錫山的進攻,組織後來的上黨戰役。由於任務緊,趕時間,我們只能在八路軍總部休息了一下,馬上又動身趕路。

從太行山出發,沒有火車,也沒有汽車,基本上是憑兩條腿走,好一些的時候有馬騎,各根據地的部隊和群眾一程一程的掩護。走到河南模陽,接到中央的電報要林彪、我、江華、鄧華、李天佑、聶鶴亭等一行原定去山東的同志,立即轉道去東北。電報是「萬萬火急」的,目的是執行黨中央「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方針,與蔣介石搶佔東北,把東北建成我們的根據地。這是黨中央根據形勢所做的一個重大的戰略上的轉變,我們都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雖然我們在路上難以了解更多的情況但經驗使我們感到執行中央這個決定是刻不容緩的。為了爭取時間,我們日夜兼程。

北上的這一路走得挺艱苦,那些天正趕上連綿的秋雨,道路泥濘,天總是陰冷陰冷的下雨是壞事,也是好事,記不清是哪個同志開玩笑說,我們兩條腿不怕F雨,淋雨無非是洗個澡,可蔣介石的飛機怕下雨喲。雨天給我們爭取了時間。十月上旬到達了山海關,東北局派人來迎接我們,這樣,我們便乘火車順利來到了瀋陽。

江華回憶

正是中國革命面臨著這一新轉折的關鍵時刻,中央決定在延安參加「七大」的各根據地同志迅速返赴各個戰場,開闢新的工作。8月24日,我們二十幾人一起乘坐一架美國運輸機離開延安,同行的有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薄一波、滕代遠、陳賡、肖勁光、張際春、傅秋濤、李天佑、鄧華、陳錫聯、陳再道、宋時輪、楊得志、聶鶴亭、鄧克明、王近山等同志,毛主席很關心這次飛行的安全,讓葉劍英親自進行檢查,要每人帶好降落傘上飛機,並由黃華擔任翻譯。

飛機由延安東關機場起飛,順利地飛到太行山區八路軍總部駐地,降落在晉東南黎城縣的長凝臨時機場,我們在八路軍總部住了大約一個星期。當時,在華北一帶,日偽軍尚未放下武器,並拒不執行向我八路軍繳械的命令。為此,中央曾擬集中兵力,解放太原。但那時部隊大多以營連為單位分散在各地,一時很難集中,因而作罷。我們回山東的和新四軍的一行人又繼續上路東行。

到河南濮陽,過縣城30里的地方,接到中央電報,要我們回山東的一行人迅即轉向去東北。我們即停下來商量,走哪條路線?我們已得知山東派錢鈞同志帶一個營在肥城接我們,如果我們到了山東再轉去東北,路途更遠一些,不如即直接由這裡經河北還方便些。於是,我們同陳毅等新四軍的同志們分手,又轉回濮陽。

在我同陳毅同志同行的路上,他曾提出要我同他一起去新四軍工作,我請他去與林彪談,不知他們談過沒有,對此,我個人是不好表示意見的。因為,當時中央決定我同林彪、肖勁光、鄧華、李天佑、聶鶴亭等回山東。

我們原擬回山東的一行人即由淮陽轉道北上,徑赴東北。在行進的路上有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我們路過冀南解放區南宮縣境時,當地同志聽到我們路過的消息,連夜趕修公路,準備迎接大軍過境。其實,那時我們既無車也無炮,只有一支小部隊護送。過南宮白洋淀地區,曹里懷同志帶着一個團迎接並護送我們到了霸縣,與陶鑄等一批去東北工作的同志會合。我們過京津鐵路後,在冀東三河縣住了幾天。

冀東是東北的門戶,是國民黨從陸路進東北的主要通道,中央曾擬成立冀熱遼軍區,由林彪任司令員,李富春任政治委員,以赤峰作後方,劃分冀東作戰區。在三河時,林彪等人曾去附近一帶看地形,我和鄧華同志也去調查、了解冀東地區的民兵狀況,準備迎擊國民黨軍隊的進犯。屆時,我們又接到中央電報,命令我們繼續北上,離開三河,走了兩天,到山海關,這時已是10月了,東北局派火車來接我們。

肖勁光回憶與林彪乘飛機到太行山東陽關機場再奔赴山東又轉去東北 - 天天要聞

火車隆隆地行進在東北遼闊的大地上。我坐在車廂里,朝窗外極目凝望,稀疏的樹木,空曠的田野,顯得十分凋零,經年的戰亂和侵略者的掠奪,使被譽為寶地的關東,滿目瘡痍,破爛不堪。想着即將到來的工作和戰鬥,我耳邊響起毛主席在黨的「七大」上關於東北間題的講話,他精闢地闡述了東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提出要把東北建成中國革命的鞏固根據地,並且特別指出,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基礎。他還說,現在我們的基礎是不鞏固的,我們的根據地,現在在經濟上還是手工業的,沒有大工業,沒有重工業,在地或上也沒有打成一片。毛主席這些話,充分說明了加強東北工作極重要的意義。

為了實現這一重大的戰略意圖,黨中央、毛主席及時作出了全黨力爭東北、把東北建成鞏固的戰略基地的重大決策,從各解放區抽調大批幹部、部口進入東北。(後來我才知道共抽調2萬多幹部。10餘萬部隊進入東北。)中央要我去東北工作,我是很高興的。東北確實是一塊理想的建立根據地的好地方,土地肥沃,礦藏豐富,有高山密林,有大江大河,更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它背靠蘇聯、蒙古和朝鮮,迴旋餘地比較大。想到這裡,我對東北的前途,對中國革命的未來,對我即將迎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

火車在錦州停下,李運昌同志的司令部設在這裡,他向林彪彙報了情況。我們繼續向瀋陽前進。當時,瀋陽由蘇軍佔領,火車不能開進,我們便在離瀋陽不遠的一個車站停下來,換乘大車進城,向東北局報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