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8年的一個小謠言,竟然驚動了乾隆!

2023年10月07日15:11:02 歷史 1809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某日,江南的一個偏遠農村,傳來了神秘的傳說,關於一種被稱為「叫魂」的奇怪現象。這個古老的傳說,涉及嬰兒或孩童,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動靜時,如惡狗的咆哮、鞭炮的爆炸或者大聲的訓斥,會因為極度的恐懼而發生身體的異常反應,哭泣、狂躁不安,被迷信地稱之為「嚇掉了魂」。當地的長輩們會採取一種特殊的儀式,將孩子抱到受到驚嚇的地方,一邊撫摸着他們,一邊念叨着孩子的名字,希望能將「魂」叫回來,從而安撫孩子的情緒,令他們恢復正常。這一傳統方法被認為非常有效,孩子們經過「叫魂」之後,常常不再感到驚悸,情緒也逐漸平穩下來。


1768年的一個小謠言,竟然驚動了乾隆! - 天天要聞


這種叫魂的現象本質上是一種在醫療水平相對較低的年代,為了安撫家庭成員的心理而採取的一種儀式。然而,這其中蘊含的邏輯卻有些令人不寒而慄:如果「魂」可以被叫回,幫助人恢復健康,那麼理論上也可以被叫走,使人「失魂」,最終導致生命的消亡。這在古代被視為一種危險的邪術,一旦被指控使用叫魂術,那就是面臨著喪命的危險。


1768年的一個小謠言,竟然驚動了乾隆! - 天天要聞


在1768年,浙江杭州城外的德清縣,發生了一起奇怪的事件。一個名叫吳東明的工匠正在承包修建一座石橋的工程,正當他忙碌於給橋打樁基時,一名名叫沈士良的男子走了上來,神神秘秘地塞給他一張紙條。沈士良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單身漢,與兩個侄子一起生活。他告訴吳東明,他的兩個侄子欺負他,甚至毆打他和他的老母親,他相信這是侄子們想要獨霸祖產的陰謀。於是,他將侄子們的名字和八字寫在了一張紙上,希望吳東明在修橋的過程中,將這張紙壓在木樁上,以便兩個侄子的「魂」被拘禁在木樁上,被壓制,導致他們的「陽氣」被吸走,最終喪命。


1768年的一個小謠言,竟然驚動了乾隆! - 天天要聞


吳東明對於這個可怕的請求感到恐懼,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不敢涉足這種危險的事情,擔心自己也會陷入其中。甚至,他將這一事件舉報給了縣官。縣官聽聞此事,認為這是一樁家庭糾紛的犯罪未遂,於是將沈士良抓捕,並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責打。雖然案子在表面上被解決了,但這個謠言卻像病毒一樣蔓延,變成了「德清縣的工匠都擅長叫魂」的地域黑傳。


1768年的一個小謠言,竟然驚動了乾隆! - 天天要聞


德清縣的叫魂傳聞傳遍了江南地區,引發了人們的恐慌。在這個地方,有一名年輕人名叫計兆美,他來自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某日,他在朋友家喝酒過量,夜不歸宿。他的叔叔認為他必然做了什麼不軌之事,派人四處尋找他,聲稱如果找到他,就會把他打斷腿。計兆美害怕叔叔的報復,逃到了杭州城。然而,身上並沒有多餘的錢財,他又不願意乞討,於是陷入了困境。當地的居民覺得他的行為可疑,開始盤問他。計兆美回答了問題,但由於他的口音是德清地區的,這讓人們產生了懷疑。他被當地人舉報,最終被抓到了縣衙。

在縣衙,計兆美遭受到了酷刑的折磨,他聽說了關於吳東明的案子,於是開始編造故事,聲稱他也懂得叫魂的術法,並且與吳東明是同謀。他甚至謊稱吳東明是製造橋塌陷的幕後黑手。吳東明被莫名其妙地捲入其中,他與計兆美並不相識,但被迫與之對質。然而,計兆美的口供前言不搭後語,最終只能承認自己編造了這一切。儘管如此,關於叫魂的謠言卻因此傳播得更加猖狂,人們深信不疑,認為江南水鄉間隱藏着一夥精通「叫魂術」的邪惡勢力。

除了紙符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物品也被認為可以用來實施叫魂的術法,比如受害人的髮辮、衣物等。在山東,曾發生過一名乞丐一夜醒來後發現自己的髮辮被剪掉的事件。山東巡撫富尼漢將此事視為一項高度敏感的政治問題,並立即向乾隆皇帝密報。乾隆皇帝也認為這起事件不僅僅是簡單的叫魂,更涉及對滿清王朝的挑戰,有政治陰謀的嫌疑。他要求各省採取嚴厲措施,特別是針對和尚和道士。富尼漢為了獲得功勞,開始在境內抓捕懷疑者,施以嚴刑拷打,這些人被迫承認有一個妖黨存在,並提供了一份名單。然而,富尼漢沒有經過充分的查證,就將這些信息報告給了乾隆

乾隆隨即將這些供詞傳發到各個省份,要求進行徹底的調查,並追捕幾名主要嫌疑犯,以及清剿妖黨。作為叫魂案的發源地,浙江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然而,兩江總督高晉在進行了調查後向乾隆回報稱,江蘇地區並沒有發生叫魂事件,謠言都是無稽之談。但乾隆皇帝不願意接受這一結論,他堅信無論如何都要防範任何可能威脅到皇權的行為。他寧可相信那些謠言,也不願意放過任何可能的威脅。

這種態度導致了事態的不斷升級。在距德清不足百里的蕭山,兩名遊方和尚遇到了一個小男孩。這名男孩念出了和尚法器上的字,而在偏遠地區,很少有人識字。兩位和尚對男孩的智慧感到驚訝,詢問了他的年齡和名字。然而,這個簡單的問題引發了村民們的不信任,他們認為這是在套取男孩的八字,以進行叫魂儀式。村民們圍住了兩位和尚,將其視為叫魂的罪犯,並進行了毆打,導致兩位和尚慘死,屍體被焚燒。

隨着時間的推移,暴力事件和混亂局面不斷加劇。一名鐵匠僅僅因為被認為來歷不明,就被村民綁到樹上,遭受毆打致死;一大群人在街頭觀看戲劇時抓住了一個可疑的「妖人」,將其打死,並焚燒了屍體。只要外貌有一點可疑的乞丐都會被當作是偷剪髮辮的嫌疑犯,送交官府,即便官員們心知肚明這只是冤枉之舉,也只能對他們進行拘留和審訊。為了保命,這些人常常隨意編造指控,將妖黨的帽子扣在任何有嫌疑的人頭上,甚至私自實施私刑,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這場鬧劇的演變邏輯其實非常清晰:乾隆皇帝對地方官員施加壓力,地方官員通過酷刑逼供,將流浪者視為替罪羊;普通百姓可以隨意指控他人是叫魂犯,將妖黨的帽子套在任何懷疑對象身上,以確保自己的安全。由此,大半個中國被捲入了恐慌之中。

面對民間的暴力事件,乾隆終於認識到,這樣下去將引發百姓對朝廷的憤怒,社會將陷入動蕩。他決定對所有案卷進行徹底審查,最終發現了問題的根源。他開始將責任推向地方官員,包括兩江總督高晉、江蘇巡撫、安徽巡撫、山西巡撫等高級官員都受到了懲罰,地方官員也紛紛被革職。最終,挑起叫魂案升級的富尼漢被貶為山西布政使,這場事件終於草草收場。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