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要說,這不是屁話?法國現任總統,世界網紅級政客。其在2017年當選時,是法國第五共和國最年輕總統;他挖牆腳娶大24歲女老師的「愛情」故事,當時還充斥整個中文網絡。
就在前兩天,馬克龍宣布邀請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一起訪問中國的消息,才又一次上了中文網絡熱搜。很多觀察家得意洋洋近日歐洲政客蜂擁而來中國,稱這是與美國要割席了?
真這樣嗎?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搞清楚「馬克龍是誰?」
馬克龍新傳出訪華消息是在上周五(3月24日)歐盟領導人峰會結束之後。可不少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天法國還針對世界兩個熱點,放出了2個消息:一個和中國有關,一個和俄羅斯有關。
和中國有關的熱點是tik tok。美東時間3月23日tik tok總裁周壽子(有另譯周受資)舌戰美國會後,可以說當時沒有比這更熱的消息。法國次日即蹭了熱點。當地時間3月24日,由於擔心數據安全措施不足,法國宣布禁止在政府僱員的手機上「娛樂」使用tiktok,twitter。
表面上看,法國似乎是兩邊不得罪,不搞選邊站。既禁了和中國有關的tik tok,又禁了和美國有關的twitter,這下大家沒話可說了吧?
和俄羅斯有關的熱點是俄烏衝突。在3月23日美國傳出準備以租借方式,由美國「退役」飛行員駕駛f-16支援烏克蘭後,法國在當地時間3月24日即傳來:俄羅斯再次被欺騙,烏克蘭可獲得西方戰機不是f-16,而是幻影2000,已培訓30名烏克蘭飛行員的消息。
大家看出什麼沒有?
表面上馬克龍法國當局在中美之間,不搞選邊站,有自己的獨立性。如禁tik tok的同時又禁了推特twitter。可如果大家回顧下twitter在2022年落入馬斯克之手後的變化,就應該明白問題不簡單。
馬斯克本質上代表的是美國本土產業資本,其政治上明顯傾向於美共和黨。馬斯克收購推特後,解封特朗普,爆料拜登當局及民主黨打壓操控輿論,公開支持德桑蒂斯參選等等,讓拜登民主黨頗為難堪。
至於tik tok被突然亂棍暴風驟雨的打擊,則與俄亥俄毒火車事件沒蓋住有一定關係。之前tik tok雖然已經被盯上,但並沒有被拜登如此上心。直到俄亥俄毒火車事件,拜登當局或者整個美統治階級,合作壓制10天後,還是被社交媒體(主要就是tik tok和推特)捅出窟窿,成為世界熱點,讓拜登當局面子上很不好看,甚至讓他們感覺動搖了美國國本,讓美國本不多的信譽再次遭受暴擊。
要知道,原來美國遠程畜牧業豢養的各路公知,可是稱「美國空氣都是香甜的」作為話術,忽悠全世界。出了俄亥俄州毒火車後,你看那幫公知,可曾吭過一聲;還有拜登當局原本大張旗鼓的環保ngo,也很是消停了一段時間。
所以,馬克龍法國當局禁止tik tok和twitter,根本和中美選邊站沒什麼關係,而就是其本色表演,為拜登民主黨代表的全球金融資本賣力。
這也是中俄舉世矚目的峰會後,拜登當局一歇斯底里拱火,英國放話支援烏克蘭貧鈾彈,法國當局就傳「培訓30名烏克蘭飛行員飛幻影2000戰機」的緣故。馬克龍事實上,與拜登、蘇納克是一路貨色,都是華爾街全球金融資本的打手,為華爾街服務。
事實上,馬克龍2017年以40歲不到年齡,能夠登頂法國總統,背後就是以猶太為主的華爾街金融資本,對其在通用吞噬阿爾斯通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進行的獎賞。
我們如果注意馬克龍的簡歷,就會發現其2007年娶自己的老師布麗吉特,2008年花費5.4萬歐元「贖金」辭去法國高級公務員職位,投身羅斯柴爾德家族,2012年又被奧朗德任命為總統府副秘書長,無不與華爾街猶太金融資本密切相關。
2014年美國通用在吞噬阿爾斯通的過程中,時任原法國經濟部長蒙特伯格堅決抵制,但馬克龍對其激烈批評,由此被看中,取代蒙特伯格成為法國經濟部長。馬克龍成為法國經濟部長之後,在其關鍵一票中,選擇了背刺阿爾斯通,讓法國工業明珠阿爾斯通被美國通用吞噬。
馬克龍2017年當選總統出台的經濟政策,基本也全是華爾街金融資本最喜歡的。如廢除了法國財富稅。
因此有人說馬克龍邀請馮德萊恩一起訪華,是為了讓駐歐總督看看歐洲的決心「不能失去中國」,還不如說他就是打算唱雙簧,如2014年欺騙普京一樣來欺騙中國,為最近因極端貪婪陷入危機的華爾街金融資本,謀求接盤俠。
中國,對於馬克龍之流的政客,真不應有過多期待,他們不過是傀儡和傳聲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