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2023年03月26日19:30:14 歷史 2574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2023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洪都拉斯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洪都拉斯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台灣的「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台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與洪都拉斯外交部長雷納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提到洪都拉斯,許多人都會聯想到三毛在《萬水千山走遍》中的描述:「這兒是青鳥不到的地方。」洪都拉斯位於中美洲北部,北臨加勒比海,南瀕太平洋的豐塞卡灣,東、南同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交界,西與危地馬拉接壤。16世紀初,它淪為西班牙殖民地,現在的官方語言也為西班牙語。1821年9月15日宣布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8年聯邦解體後成立共和國。全國劃分為18個省,首都位於特古西加爾巴。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洪都拉斯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曾經是瑪雅文明的中心之一。1502年,哥倫布抵達洪都拉斯的海灣群島,並將此地命名為「洪都拉斯」,西班牙語中意為「無底深淵」。今天,跟隨中國歷史研究院的考古學者,走進洪都拉斯,觸摸瑪雅文明之美!

瑪雅文明的範圍包括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伯利茲,繁榮期約為公元300-800年,城邦林立。瑪雅人種植棉花、可可、玉米、南瓜、豆類等,製作精美的紡織品。瑪雅人發明了象形和拼音結合的文字系統,雕刻或書寫在石碑、木板、門楣、壁板、長凳、階梯上,猶如圖畫。流傳到16世紀的民族史詩《波波爾·烏》是一部有關瑪雅基切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的巨著,表現了瑪雅人對大自然、對人類命運的樂觀態度,被譽為「美洲人的聖經」,是美洲乃至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名著之一。瑪雅人建築了成千上萬的巨型石碑、神廟、宮殿、金字塔;有的宗教儀式中心有幾個足球場大,並有15層樓高的建築物。瑪雅人數學水平很高,很早就獨自發明了「0」的概念;他們也有很高的天文學水平,能夠精確地測定太陽、月亮、行星運行的軌跡和日期。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瑪雅文明的石棺畫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阿拉伯數字下一行為瑪雅數字

宏偉的金字塔神廟、精美的壁畫、獨特的象形文字、精確的天文曆法及數學體系,讓古老的瑪雅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然而,公元9世紀,文明發展最輝煌的時候,瑪雅人突然拋棄自己的家園大批遷移,80%的瑪雅人從此銷聲匿跡。洪水、旱災、疾病、外族入侵還是其他?瑪雅文明的突然衰落,為世人留下了千古謎團。而神秘的瑪雅文明與中華文明的關係,更是學界和公眾都熱切關注的焦點。瑪雅文明對玉器的珍愛和濃厚的薩滿氣氛為何與早期中華文明如此神似?為什麼著名考古學家、曾任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的張光直提出「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的概念?

帶着這些疑問,帶着深入了解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渴望,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洪都拉斯人類學與歷史研究所、哈佛大學合作,來到洪都拉斯的熱帶雨林,選擇瑪雅文明最繁榮的城邦——科潘遺址,開展考古工作。科潘(copan)是瑪雅文明著名城邦,控制着中美地區唯一的翡翠資源,經濟繁榮、文化燦爛。中國考古隊對一處貴族院落展開發掘,獲得重大收穫。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發掘的貴族院落航拍照片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中洪聯合考古隊發掘人員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中方領隊李新偉研究員和洪方領隊荷西·拉莫斯博士討論隧道發掘方案

精細的隧道式發掘,探明了建築的發展演變過程和貴族家庭的興衰。大量精美雕刻,反映了玉米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內容。玉米神從龍頭神鳥腹中重生的大型雕刻,為首次發現。神鳥的龍頭,與中國龍頗為相似。貴族墓葬中高質量翡翠飾品尤為精彩,包括代表宗教力量的卡威爾神雕像,代表貴族身份的「阿豪」頭像和編織紋牌飾等。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西側建築出土的龍頭神鳥的頭部雕刻,被當地人稱為「中國龍」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西側建築出土的玉米神頭像和鳥爪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翡翠「阿豪」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翡翠「卡威爾」

據中方領隊、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介紹,目前發現的龍首雕刻應該是鑲嵌在牆體中的大型雕刻圖案的組成部分,結合同時出土的其他雕刻組件來看,整個圖案可能表現的是瑪雅創世神話主題。在瑪雅人的觀念中,萬物均經歷由生到死、進入冥界,再獲得重生的循環。太陽和玉米的生命循環關乎萬物生長,是瑪雅儀式祈禱的主題,也是瑪雅神話和雕刻的中心內容之一。

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曾指出美洲文明與中華文明具有共同的「泛太平洋底層」文化基因,或許是同一祖先的後代在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產物。李新偉認為,那件精美的龍首雕刻的確會讓中國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探索兩個文明的異同,是中國考古隊的初心,也是支撐他們克服諸如語言、氣候等重重困難的動力。「我們希望通過考古發掘逐步了解瑪雅文明,全面開展中外古代文明比較研究,以世界各文明為廣闊背景,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明的特色和發展之路。」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龍頭神鳥拼接復原圖。上部為代表太陽的十字花紋;下部為連續的水滴紋,表現冥界水面;整體表現神鳥從冥界水面飛起,帶來玉米神的重生和太陽的重新升起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出土玉牌

中國考古學者走入洪都拉斯探尋瑪雅文明 - 天天要聞

墓葬出土彩繪陶碗

到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核心地區進行發掘與研究,是中國考古學家的夙願。2000年開始的「中華文明探源」項目實施多年後,這一願望變得更加迫切。參與項目的學者深切認識到,要認識中華文明的特質,必須要與其他文明進行對比,而加深對其他文明了解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從基礎的考古開始。談及在瑪雅名城科潘的考古工作,李新偉說,「在瑪雅做考古,可以感受到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如此豐富多彩,這正是我們走出去考古的目的:放開視野,在了解世界文明的前提下體悟自身文明的獨特,從而堅定文化自信。」

素材提供:李新偉,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綜合整理自:中國歷史研究院主編《世界簡史——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李新偉《我在瑪雅做考古》(《人民日報》2017年5月25日,第12版)、《中國考古學家首次走進中美洲探求神秘古代文明》(《人民日報》2018年1月19日,第23版)、《科潘遺址考古:探尋失落的瑪雅文明》(《光明日報》2016年8月19日,第4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