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霍去病,當眾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2023年02月07日20:09:02 歷史 1549

元狩四年,飛將軍李廣自刎而死,臨死前對部下說:「我年少與匈奴交戰,至今已有70餘次,此次因迷路貽誤戰機是我一人的責任,與校尉們無關,我自去大將軍府請罪。」

一代名將霍去病,當眾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 天天要聞

漢朝諸多名將中,李廣是一位十分具有悲劇色彩的將領,他的一生可謂是坎坷曲折,年少就與匈奴對壘沙場,一生經歷大小七十餘戰,結果沒有死在戰場上,卻間接地死在了自己人手裡。

漠北之戰,大將軍衛青因為想暗中提拔曾救過自己性命的公孫敖,所以就讓公孫敖跟着自己去追擊匈奴單于,卻讓李廣從東路迂迴繞一個大圈子。

當時李廣已經60多歲了,此戰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次機會,只要能夠生擒匈奴單于,他就能破掉「李廣難封」的魔咒。可是衛青的這個決定等於是將身為前鋒將軍的他支開此戰,所以李廣十分生氣。可是軍人畢竟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李廣雖然鬱悶,可還是遵命照做了。

一代名將霍去病,當眾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 天天要聞

由於缺乏嚮導路途又遠,李廣率領的東路軍果不其然迷路了,遠遠落在了衛青的部隊後面。雖然衛青將李廣給支開了,可他由於種種原因,也沒能活捉匈奴單于。

匈奴單于逃跑,令漢武帝大失所望,畢竟他發動此戰的一個重要目的,其實就是想活捉匈奴單于。因此,李廣毫無疑問成了替罪羊,他不想忍受刀筆吏的侮辱,選擇了揮劍自刎。

李廣自殺時,他的長子、次子都已經亡故,只剩下一個小兒子李敢。漠北之戰中,李廣含恨而終,而李敢卻因為作戰勇猛斬首眾多,又成功奪取了匈奴左賢王的鼓旗被漢武帝冊封為關內侯

一代名將霍去病,當眾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 天天要聞

父親的死令李敢十分惱怒,他認為這一切都是大將軍衛青的責任。倘若不是衛青徇私讓父親繞遠路,那父親就不可能會迷路,更不可能含恨而終。因此,為了給父親報仇,憤怒的李敢衝進將軍府把衛青給打了一頓。

衛青也許是自知理虧,又或許是為李廣的死感到愧疚,畢竟李廣也算是他的老前輩。因此,衛青堂堂一個大將軍,被李敢打傷後卻沒有聲張,選擇將此事給隱瞞了下來。

雖然衛青不追究李敢,可是他外甥霍去病得知舅舅被李敢打傷後卻惱怒異常,想要教訓一下李敢。於是在甘泉宮的一次狩獵活動中,霍去病當眾用弓箭射死了李敢。

一代名將霍去病,當眾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 天天要聞

雖然當時李廣已死,李家也人丁不旺,更不如衛、霍兩家那般受漢武帝寵愛,可李敢畢竟有着關內侯的身份。在「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的漢朝來說,李敢的這個侯爵的身份,還是非常顯赫的。

那麼,當霍去病射殺了李廣的兒子關內侯李敢後,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呢?答案着實讓人感到十分意外,霍去病殺了一位立有戰功的朝廷侯爺,居然沒有被追究任何責任,哪怕是名義上的罰酒三杯都沒有。

因為當時的衛青和霍去病都深受漢武帝的寵愛,尤其是霍去病,漢武帝對他簡直比自己的親兒子還親。當漢武帝得知霍去病殺了李敢後,為了幫助霍去病逃脫責罰,就對外宣稱李敢是在狩獵時被鹿撞死的。

一代名將霍去病,當眾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 天天要聞

古語有云,朝中有人好做官,霍去病有漢武帝這棵大樹撐腰,雖然殺掉了同為侯爵的李敢,但是卻沒有承擔任何責任。最可憐的還是李廣一家,後來到了他孫子李陵那一代,又因為一場誤會被漢武帝給滅族了。

其實,漢武帝時期投降匈奴的人也不少,但是因此被滅族的好像只有李家一個,這就比較耐人尋味了。

正所謂「過剛易折」,一代名將霍去病英年早逝,或許也是因為銳氣太盛的緣故吧。關於霍去病的死因,史書中並未有明確的記載,一直以來有三種說法,其一是病逝;其二是感染瘟疫;其三就是被殺身亡。

一代名將霍去病,當眾射殺了李廣的兒子李敢後,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 天天要聞

如果霍去病真是被人殺死的話,說不定與甘泉宮行兇一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不過時間已經過了兩千餘年,其中的孰是孰非,今人又怎麼說的清楚呢?只能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還是不要趕盡殺絕的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