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2022年12月08日22:15:38 歷史 1268

1994年,已經89歲的陳雲忽然收到一封來信,此時他已經離休多年,鮮少參與黨內的事務,也幾乎很少和外人來往,究竟是什麼人會給他寄信呢?

打開信封之後,信尾「黎明」的署名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當即認真的將正封信看完,不由得嘆了口氣。

這封信竟然是林彪的女兒寄來的,她在信中提出了兩個要求,而這兩個要求也都是和第四野戰軍相關的。

解放戰爭中,第四野戰軍和林彪可以說是息息相關,如今他的女兒為何忽然給陳雲寫信?提出的兩點要求是什麼呢?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林彪女兒的要求

大多數人都以為林彪離世之後,林家唯一的後人就只剩下林立衡,也就是林彪和葉群的女兒林豆豆。

實際上,林豆豆還有一個姐姐,名叫林曉霖

林曉霖是林彪和第一任妻子張梅的女兒,張梅原名劉新民,她和林彪是在延安紅軍大學相識並結為連理的。

1941年又生下了女兒林曉霖。

但是他們兩人並沒能走到最後,因為兩人長時間脾氣不和,在蘇聯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鬧矛盾了。

後來因為戰事吃緊,林彪準備從蘇聯回來的時候,還特意囑咐張梅:「你在這兒帶好孩子,學好俄語,回國後給我當俄語翻譯。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結果這句話也成了一句空話,張梅獨自一人帶着孩子,一直到1947年羅榮桓夫婦去往蘇聯,她才從羅榮桓夫婦口中得知,林彪已經也葉群結婚了,並且已經有了孩子,讓她另外嫁人。

張梅苦等了5年,等來的只有一封分手信,張梅心中雖然悲痛,但是堅強的她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獨自一人撫養着林曉霖。

林曉霖也因為缺少父親的關愛,和林彪的關係算不上好,甚至還有些疏離。

尤其是因為「後媽」的從中作梗,林曉霖對林彪僅有的父女之情,也蕩然無存。

1950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林曉霖終於被接回了國內生活、上學。

但因為葉群的存在,林曉霖的身份並不為外界所熟知,她也從來沒有用自己父親的身份去為自己謀求過什麼「特殊的優待」。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這也就導致不少人都以為林彪只有林立衡這一個孩子,林曉霖的存在也就長時間處於被忽視的過程中。

但是林曉霖從來沒有抱怨過父親,儘管林彪的做法對她的生活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影響,林曉霖也從來都沒有怨言。

1975年之時,林曉霖還被中央從雲南大理調到了北京的國防科技委員會中工作,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負責俄文資料的翻譯和管理。

而林曉霖為了徹底放下過去,便主動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黎明」。

林曉霖雖沒有親歷過戰爭,但在新疆的大漠深處之時,也曾經歷過九死一生,所以她一直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國家。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1994年之時,林曉霖終於鼓起勇氣,給陳雲寫了一封信,提出了兩點要求:

一、為第四野戰軍修撰一步軍史;

二、為平津戰役建造一個軍史紀念館。

原來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其他的野戰軍都有大量的史料記載,但林曉霖卻很少見到第四野戰軍的記載,以致於當時很多人對於第四野戰軍做出的貢獻不太了解。

在解放戰爭中,第四野戰軍也曾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卓著的貢獻,因此林曉霖認為,不能因為父親的錯誤,就「埋沒」第四野戰軍所有將士們的心血,不能讓那些在平津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被遺忘。

所以她才會提出這樣的請求,而之所以選擇給陳雲寫信,一是因為陳雲離休賦閑在家,卻還是時刻刻關心着國家大事,另一個原因就是陳雲和林曉霖也抱有同樣的看法。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陳雲曾經經歷了黨內所有重要的歷史時期,也參與了黨中央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做出的全部的歷史決策,並且也是黨內第二代核心領導人物之一,只要有他開口,四野和平津戰役一定會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

為還原四野,求助洪學智

陳雲仔細考慮了之後,當即點頭答應了這件事。

為此,他特意找到了洪學智將軍,請他出面幫忙完成這項「任務」。

陳雲之所以邀請洪學智,一是因為洪學智曾經參與過四野的全部建設過程;其次是因為他曾經參加了平津戰役,對於這段歷史,恐怕沒有人比他了解的更加清楚;最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洪學智曾經在陳雲手下工作,兩人攜手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私交上來說,兩人的關係比一般人要更加深厚。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陳雲已經鮮少插手外界的事務,因此剛接到陳雲的電話之時,洪學智也是十分驚訝,他想不到有什麼事情,竟然能夠驚動已經年僅90的陳雲親自出面解決。

出於對長者及革命先輩的尊重,洪學智第一時間就感到了洪學智那裡。

剛一見面,陳雲就說出了心中的想法:「學智,我有個事情需要你幫忙,一野和二野的軍事編撰工作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三野也在整理材料了,那四野要如何處理呢?

兩人不愧是曾經共事過的夥伴,洪學智當即就明白了陳雲話中的意思:「您是想修撰四野的軍史嗎?」

陳雲點點頭,但洪學智的臉上卻露出些許難色,陳雲見狀,說道:「前不久林曉霖給我寫了一封信,她說的有道理,四野的功勞是屬於所有人的。

洪學智依舊沒有點頭同意,陳雲繼續說道:「在我們那些開國的將領中,其中有500多位都是來自四野的將領,您不也是其中一位嗎?

在陳雲的勸導下,洪學智終於想通了,他點點頭表示:「這項任務責任重大,我不能擅自做決定,需要先向上級請示。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兩人又談論片刻,洪學智就匆匆忙忙離開了。

回到軍隊中之後,洪學智當即就寫了一封報告書,遞交給了中央,請中央幫忙落實意見。

結果沒過多久,這份報告就獲得了中央的批准,洪學智也第一時間開始了手中的籌備工作。

第四野戰軍是新中國革命的歷史上一個偉大而又特殊的群體,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是由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東北地區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東北民主聯軍三者的一部分組成,因此又被稱為東北野戰軍

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各分區的軍隊就開始集中精力發展部隊的軍力,準備應對隨時可能再次爆發的戰爭。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在這期間,四野的軍事實力在東北地區雄厚的工業基礎的支撐下,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東北民主聯軍為了擴大影響力,穩定各地的局勢,便開始將部隊有計劃的劃分到各地,同時發動群眾,將剩餘的敵方勢力徹底清除。

從1945年11月到1946年3月,他們在東北地區一共澆滅了匪徒70000餘人,東北地區的形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定。

同時,他們又對部隊進行了統一的政變,將不同的軍區進行合併並重新劃分,成功打響了四平保衛戰

儘管這場戰役中,我軍的損失較為慘重,但是其還是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因為這場戰役,徹底打響了他們的名號。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1949年3月,歷經幾年的戰鬥,第四野戰隊終於順利成立,林彪則是成為了四野的司令員。

後來第四野戰軍先後參與了多次戰役,平津戰役就是在四野的推動下完成的,遼瀋、淮海和平津這三大戰役成功的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讓國民黨的勢力削減了大半。

所以林曉霖的提議還是十分有必要的,第四野戰軍無論放在合適,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不能因為一些人的過錯,就導致其他的英雄被埋沒,導致那些在平津戰役中犧牲的英雄被遺忘。

洪學智當即編寫樂一套方案,提交給了中央,並且再次得到了中央的認可。

很快,四野的軍史編纂工作就正式開始了,為了更加詳細清楚的還原四野的歷史,編纂人員走訪了許多曾經在四野中當兵的將士們,才敲定了最終的編寫方案。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平津戰役紀念館的修建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這原本應該是一件令人喜聞樂見的事情,可很快他們就在選址上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平津戰役紀念館應該建在哪裡?

有人認為雖然這場戰役是為了解放北平才發動的,但是北平最終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實際上只攻打了天津,所以紀念館應該修建在天津。

也有人認為既然是解放北平的戰役,紀念館應該建在北京。

但當時北京的紀念館數量基本上已經飽和了,平津戰役紀念館建在北京並不合適,所以最終這個紀念館還是建在了天津。

1995年,在北京軍區的帶領之下,北京政府部門和天津政府一起出動,在天津市的紅橋區完成了紀念館的奠基工作。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遺憾的是,還沒等到紀念館完全落成,陳雲就因病離世了。

1997年,平津戰役紀念館終於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下成功建成,並且舉行了開館典禮,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特意趕到天津,為平津戰役紀念館的建成進行了剪綵儀式。

這座佔地只有4.7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和軍威這四部分組成,從前廳到後館,完美的展現了平津戰役前後的艱辛歷程,聶榮臻元帥還親手為專題館寫了館名。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從指引的大廳走過去,放眼望去,幾乎都是曾經浴血奮戰的將士們曾經使用過的文物,指引圖上是對那段歷史的詳細描述,以便於人們更加清晰的了解到這場戰役及其產生的影響力。

走進指引廳中,彷彿就置身於那場熱血奮戰的戰鬥,濃烈的革命氛圍總能讓人感受到那個時候的熱血和激情。

其中還有一些館藏的文物,能夠看出來那個年代的革命志士,在面對戰爭之時的從容不迫和堅韌不屈。

而第四野戰軍的編撰工作原本因為林彪而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在洪學智請示過陳雲的意見之後,編撰工作也順利的推進了下去,終於順利完成。

這部包含着第四野戰軍全部事迹的軍史也成了官方第一份正面進行記錄描寫的資料,全篇一共13萬字,將第四野戰軍從建立到後來的作戰過程完整地展現出來。

1994年,林彪女兒親自寄給陳雲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兩個訴求 - 天天要聞

從第四野戰軍部隊的組成,到後來的參加解放戰爭的歷程,參與平津戰役的過程,無一不是真實的展現。

正如陳雲所說:「實事求是的寫,真實的歷史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書中不僅呈現出了一個真實的四野,也客觀的展現出來四野時期的林彪。

這本書出版之後,林曉霖心中異常激動,多年的夙願得償所願,也算是了了她的一樁心事。

後來林曉霖特意到陳雲的墓前,對其表示感謝,儘管她和父親沒有什麼感情,但是當年那些在第四野戰軍中的英雄終於有了名字,這對她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