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2022年12月03日21:37:04 歷史 1954

1975年夏日的一個午後,毛主席的屋裡傳來一陣爭吵聲。

只聽毛主席大嗓門喊道:「你給我出去!」另一個女聲以更高的嗓門回應:「出去就出去!」

敢問是何等女子有如此膽量跟毛主席叫板呢?

該女子正是主席的機要秘書兼生活秘書張玉鳳女士,她從初中未畢業的小鎮女孩一路走到毛主席身邊,成為主席的得力助手,譜寫了一位不服輸女性的傳奇人生。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出身平凡但天資聰穎

張玉鳳,1944年出生於黑龍江牡丹江市,家裡有8個兄弟姐妹,從小生活條件極為艱苦,家人省吃儉用也只能供她讀書到14歲,之後她便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玉鳳聽說當地鐵路局在招工,初生牛犢的張玉鳳便興沖沖地去報了名,然後便忐忑地回家等待結果。而老天也額外眷顧這個天真的少女,沒過幾天,她便收到了鐵路的錄用通知。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張玉鳳做夢也想不到,她將邁出自己通往新世界的第一步。她異常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臟活、累活搶先干,和周圍的領導同事也相處融洽。兩年時間的工作獲得大夥一致好評,被選調到北京專列當餐車服務員。更為幸運的是,由於張玉鳳出色的聲音條件,她還兼職了列車播音員,整個一斜杠青年。

這個少女彷彿有着渾身使不完的幹勁和挖掘不盡的潛力,工作蒸蒸日上的張玉鳳並沒有因為一時的成績沖昏了頭腦,而是更加兢兢業業地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領導們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引導後,又將她調到了毛主席的專列上去工作。

可以親眼目睹毛主席的風采,這是多少青年男女的夢想。接到調令的張玉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了毛主席專列後,張玉鳳才知道該專列有十幾節車廂,而主席的活動範圍有限,像她這樣的工作人員是很少有機會見到毛主席的。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奈何上帝對她尤其垂憐,一次列車中途靠站休息,毛主席來站台散步休息,張玉鳳便有了第一次目睹偉人風采的機會。她望着眼前這位兩鬢斑白但身材偉岸的老人,一時間竟出了神,誰知她這憨態可掬的神情也被毛主席看在了眼裡。

主席上前問她叫什麼名字,張玉鳳緊張地說不出來話。好在主席身邊的汪東興及時解圍,才緩解了這份尷尬。主席如同一位平凡的長者一樣掏出紙筆讓張玉鳳寫下自己的名字,「弓長張,玉石的玉,鳳凰的鳳」主席邊聽邊記,把張玉鳳的名字寫在紙上。

很快列車的停靠時間到了,毛主席回到自己的車廂,張玉鳳也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然而這次相遇成了張玉鳳世界裏一顆璀璨的星辰,任何時候想起來,她都會會心而滿足地傻笑,這是她工作生涯中無上的榮耀。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此後的張玉鳳幹勁更足了,在工作中一絲不苟的態度深深感染了周圍同事,此時的她怎麼也預料不到這只是她與偉大領袖燦爛緣分的開端。

大約10年後的一天,列車長叫工作崗位的張玉鳳去中南海一趟。張玉鳳沒多想就服從領導安排去了中南海,哪知接待她的是毛主席的護士吳旭君,吳旭君開門見山地問她願不願意當毛主席的秘書來照顧她的日常起居。

張玉鳳激動又興奮,一個勁握住吳旭君的手,回答道:「願意,願意,我願意!」就這樣,26歲的張玉鳳成為毛主席的生活秘書,也開啟了她在偉人身邊14年的蛻變人生。

個性倔強且有主見

張玉鳳成為毛主席的生活秘書後,對主席的日常起居如同之前的列車事務一樣,態度認真,一絲不苟。她看毛主席不把自己的健康當回事,心疼又生氣,可她又無法說服毛主席,只好一個人生悶氣。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主席見狀,主動和解,有一次主席接待了一個張玉鳳不喜歡的客人,站在旁邊的張玉鳳一直拉着臉。客人走後,主席很是不滿,將他訓斥了一氣,並說了氣話:「要做就做,不做就走。」張玉鳳直接回答:「走就走,誰不走誰是小狗!」

然後,她就收拾行李轉身離開。回家後,張玉鳳開始反思自己的所為,主席還有那麼多事務要處理,自己竟然這麼任性。

而毛主席這邊也確實離不開張玉鳳,因為 只有細心的她能明白自己的一些動作和含糊不清的話語。

20多天後,毛主席派人來接玉鳳,倆人一見面,毛主席就樂呵呵地說:「這可是二進宮了!」就這樣倔強的張玉鳳硬是讓身經百戰的偉人主動低了頭。看來,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其使命感的。

再到後來,張玉鳳更是憑着自己的耐心、信心輔助主席解決了幾個大難題。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第一個難題便是戒煙。主席由於整日咳嗽,無法平躺着睡覺,只能靠在沙發上保持呼吸順暢。張玉鳳見狀,縫製了一個特殊的枕頭,讓主席可以靠在上面安心睡覺。之後又偷偷將煙盒藏起來,等主席找不到煙盒而四處發牢騷時,她也毫不懼怕,而是拿主席教導別人言論來勸誡主席,比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就這樣,在張玉鳳的軟硬兼施下,主席硬是把一輩子的煙癮給戒了。

第二個難題是促成主席的白內障手術。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主席由於白內障,別說讀書看報,有時就連人影都看不清。周總理為此寫信給張玉鳳,希望她能在合適的時候完成這件大事。

張玉鳳在諮詢醫生的建議後,將毛主席的身體調養的逐漸硬朗,達到手術要求。她趁主席心情大好的時機,勸說主席完成這個小手術。

果然,15分鐘後,手術結束。經過一段時間的悉心調養,主席又清楚地看到了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正當主席以為自己可以像以前一樣投身革命事業的時候,張玉鳳勸說道剛做完手術,得悠着點。有時甚至直接抽走老人手上的文件,強制要求他休息。

也正是源於張玉鳳的這份膽大心細,她與主席如同父女般,給主席的晚年生活帶來許多慰藉。

超強的終生學習力

如果說列車上的一些瑣碎雜事靠着勤快、機靈可以勝任。那麼在成為主席的生活秘書後,一些必要的護理知識可以說是張玉鳳的知識盲區了,她沒有畏懼,而是一邊照顧主席,一邊從零開始學習護理知識,甚至會請教護士專家,只求可以把照顧主席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而且她做到了。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於是主席給了她更大的信任與囑託。1973年,由於原來的秘書徐業夫身患重病,無法繼續服務主席。於是主席讓張玉鳳擔任生活兼機要秘書。

機要秘書不比生活秘書,它更需要專業能力及素養。張玉鳳忐忑地回應主席:「我怕自己干不好,還是請一個更高明的人來吧。」主席不慌不忙地給她講述機要秘書的必備素養,並與她約法三章。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1. 作為機要秘書,可以查看中央發給毛主席的文件,但其他人未經毛主席允許,不得查看,包括其他秘書和主席的夫人、兒女;
  2. 注意自己的身份,任何時候不可以得意忘形;
  3. 要謙虛、謹慎,多學習,多看材料。

聽完毛主席的教導,張玉鳳心裏有了底,開始了新的工作生涯。她每天為主席讀書、讀報、讀文件,可是現代文還好,面對古書,張玉鳳犯難了,不僅詞義難懂,還有好多生僻字。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張玉鳳只好從北京大學請來一名叫蘆荻的老師,專門為主席讀古文。好學的張玉鳳偶爾也會給主席讀古文,令她欣慰的是,大多古文主席都會背,時不時還會指導她一二。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在毛澤東的影響下,張玉鳳也熟讀了不少古書,比如:《別賦》,《恨賦》,《枯樹賦》……

正是張玉鳳這種蓬勃的好奇心讓毛主席在一次又一次緊要關頭,將重任託付給了她。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臨終前,他將私人保險柜的鑰匙給了張玉鳳。

而張玉鳳也始終恪守自己的職業素養,在主席夫人要求打開保險柜時,她臨危不懼,淡定地回應:「主席留下的一切,都是黨和國家的財富,若要清理,必須經華主席批准。」寥寥數語,盡顯職業素養與革命意識,其冷靜的頭腦可見一斑。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退休以後的張玉鳳更是將自己的書法愛好撿了起來,她銘記主席的教導:喜愛書法,就得找老師從楷書開始慢慢學起;寫字要先齊整,再奇怪,再齊整——練字法則。

張玉鳳退休後找了老師,每周要上3-4節課,如今的張玉鳳書法造詣頗高。看來得了高手真傳的人真是一通百通。

此外她還在2007年完成了《毛澤東藏書》的編修,叢書完成以後,她便深居簡出,再也沒有接受過公開採訪。可以說張玉鳳的學習力貫穿了她的一生。

結語

從一個小鎮女孩到列車員,再到主席的機要秘書,再到回歸自己的平淡生活,張玉鳳在每一個階段都兢兢業業,做到了自己能達到的最佳狀態。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當她只是一個小鎮女孩時,一心想着為父母減輕負擔,改變家庭的困境,為此她願意去嘗試所有的可能。

如願成為列車員後,她臟活、累活搶着干,很快脫穎而出,才有了後來的去毛主席專列的工作機會。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成為毛主席的生活秘書後,她不放棄每一個細節,關注主席的生活習慣,學習自己不懂的護理知識,並給周圍照顧主席的人提供可行性建議,給主席營造了一個安詳的晚年環境。

方方面面得到毛主席認可後,一躍成為主席機要秘書的她更是絲毫不敢鬆懈,讀古書,看材料,樣樣不精通,樣樣從頭開始。

1976年毛主席離世前,兩次交代張玉鳳:每年今日記得到我墳上看我 - 天天要聞

繁華褪去,她選擇歸於平淡,淡出大眾視野,練字、整理主席叢書,將自己的晚年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

與其說上帝格外垂青於張玉鳳,不如說是她自己一步一步鑄就了這份璀璨的傳奇人生。如今,浮躁的社會,我們更應多從這樣的前輩身上汲取人生智慧,為先烈用熱血贏得的大好河山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佈訃聞,中國共產黨...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