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2022年12月02日23:06:03 歷史 1274

文:悠然閱讀

李善長,字百室,1314年生,濠州定遠人。《明史》記載,他「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

程萬軍在《大明帝局》中評價這段話說,「『習法家言』是一個關鍵詞。說明李善長不是一位傳統的儒家士人,而是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的士人。一般師從法家的人主張嚴刑酷法,善為帝王『殺人刀』,大都能受到政治強人——君主的欣賞。」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李善長

朱元璋起兵後不久,李善長就投靠朱元璋。《明史·李善長傳》載,「知其為里中長者,禮之,留掌書記」。當時李善長已經42歲,朱元璋以長者之禮對待他,讓他留在身邊掌管文書。

很快,李善長就顯現出了他的過人才能。

李善長跟隨朱元璋攻佔滁州,參與重大事務的決策,負責軍隊的物資供應,很受朱元璋的信任。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諸將前來投靠,李善長考察他們的才能,稟告朱元璋;替朱元璋對投誠者表達情意,使他們安心;有人意見不合,產生矛盾,李善長設法從中調解。

郭子興聽信流言懷疑朱元璋,剝奪他的兵權。又想從朱元璋身邊把李善長奪過來,李善長堅決拒絕。朱元璋對他十分倚重。

朱元璋進攻雞籠山寨,只留少量兵力給李善長留守和陽。李善長設下埋伏,打敗了前來偷襲的元軍,顯示了優秀的軍事才能。

朱元璋獲得巢湖水師後,李善長極力贊成渡江。攻克採石後,朱元璋率軍直趨太平,李善長事先寫下榜文,嚴禁士兵違反軍紀。太平城被攻下,李善長馬上將榜文貼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軍中秩序井然,秋毫無犯。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李善長

《大明帝局》中列舉了隨着朱元璋的發展,李善長的職務不斷得到升遷的過程。「朱元璋任太平興國翼大元帥,以李善長為元帥府都事。朱元璋任江南行中書省平章,以其為參議,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由他裁決。後樞密院改為大都督府,李善長兼領大都督府司馬,升任行省參知政事。朱元璋自立為吳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

李善長通曉典故,裁決事務迅速,善於辭令。朱元璋率軍征討,都命李善長留守,將吏順從,居民安然,為前線將士運輸兵餉、糧餉,從不缺乏。

李善長提出專賣兩淮之鹽,設立茶法。恢複製錢法,開礦冶鐵,制定魚稅,國家財富日益增長,百姓也不再貧困。

吳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論平吳之功,封李善長為宣國公。改官制,以左為大,以李善長為左相國,居百官之首。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帝局》中說,「李善長和朱元璋的關係可謂相當親密,在朱元璋打天下還沒有建立明朝之時,李善長一直在其左右。」「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封官之時還特彆強調,雖然李善長沒有前線戰場上的赫赫戰功,但坐鎮大後方,功績卓著,在諸功臣中獨一無二。可以說,李善長對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登基,居功至偉。」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對李善長高度評價:「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李善長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並授予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當時被封公者六人,李善長位居首位,詔書中將他比作蕭何,對他褒獎備至。

然而時間僅僅過了一年,朱元璋對李善長的態度就大為不同。

《大明帝局》中說,「這與李善長的作派也有一定關係。史書描述李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成了群臣之首後,他日益自專,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權威,就定罪貶黜。這就跟朱元璋的專治意志相衝突了。」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胡惟庸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胡惟庸勸李善長退位回家養病。於是在洪武四年,李善長辭相歸居。洪武六年七月,朱元璋封胡惟庸為右相,胡惟庸逐漸取代了李善長的地位。

李善長的功勞太大,朱元璋時常感到他功高蓋主,多疑的性格使朱元璋無論如何不放心李善長留在自己身邊。加上李善長和胡惟庸都屬於淮西黨,靠胡惟庸擠走李善長,也可以防止淮西一黨獨大。

李善長陪伴朱元璋多年,不管怎樣,兩人之間的感情還在。朱元璋對李善長時而啟用,時而打壓,李善長苦不堪言。

洪武四年李善長辭官後,朱元璋賜給他田地若干頃,設置守墳戶一百五十家,賜給佃戶一千五百家,儀仗士二十家。

一年後,朱元璋又命李善長負責修建臨濠宮殿,將江南富民十四萬遷徙濠州耕種,讓李善長管理他們,留在濠州數年。

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提升李善長之弟李存義為太僕寺丞,李存義之子李伸、李佑都被提拔做官。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臨安公主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把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授駙馬都尉。李家再次受寵,顯赫一時,好多人都極為羨慕。

然而李祺與公主結婚剛過一個月,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上疏說:「李善長恃寵自縱,陛下因病幾乎十日不能上朝,他不來問候。駙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來朝見,召他至殿前,又不認罪,這是對陛下極大的不敬。」李善長因此獲罪,被削年祿一千八百石。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汪廣洋

朱元璋真可謂翻臉比翻書還快,高興了就賞一下,不高興了說治罪就治罪。

《大明帝局》還記錄了這麼一個故事。一次李善長奉旨到北平辦事,完事後回瓜州歇息。不料,皇帝宣使來說,聖旨教你回鳳陽住。須知瓜洲位於甘肅,而鳳陽遠在安徽,兩地相隔遙遠。朱元璋連李善長在什麼地方休息都要指定,不管你鞍馬勞頓。這說明朱元璋一定要對大臣百般控制才肯安心。

洪武十八年,有人告發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為胡惟庸同黨。《大明帝局》中說朱元璋殺了李存義。也有說法是朱元璋下詔免死,將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長沒有表示感謝,朱元璋因而懷恨在心,埋下了最終殺死李善長的種子。

洪武二十三年,又有人告發李善長參與胡惟庸謀反,朱元璋令人對李善長詳加審問,但是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後來李善長的家奴被審問,交代聽李善長說過「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的話。根據這句話,朱元璋下令以謀反罪處置李善長。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李善長

當時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大家都認為朱元璋不會忍心下手。但朱元璋還是下令將李善長賜死,罪狀是「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段,大逆不道」,李善長全家妻兒老小七十餘人,也一同被處死。

就這樣,對大明功勛卓著的李善長,因為被朱元璋猜忌,也因為朱元璋不願意朝中有位高權重者影響他掌控權力,以一個模稜兩可的知情不報的罪名,被朱元璋殺了全家。

對於李善長一生沉浮的命運朱元璋對大臣的百般猜忌,《大明帝局》這本書做了詳細的闡述。《大明帝局》講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通過對整個朝廷的布局,實現了給大明官場立規矩的目的。明朝「君尊臣卑」的政治格局,奇異士大夫之形成,以及近代中國士人之不堪,都與大明二祖有很大的關係。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解開「奇異的明朝士大夫」成因的謎團。


#頭條創作挑戰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 天天要聞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5月12日,隨着長江航道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柴盤子最後一座航標設置到位,柴盤子新航道正式投入運行。新投用的柴盤子航道,位於長江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以往船隻通航要經過忠水磧水域的右槽王家灘,而王家灘素有「川江瓶子口」之稱,地處三峽庫區水位變動回水區,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地形錯綜複雜。為解決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