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外東北的割讓,就會罵清朝。而實際上,清朝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之一,恰恰是滿清王朝全盛時期的疆域,曾經是中國曆朝歷代當中最完美的版圖。大家先別噴,看完再做評論吧。
滿清王朝入主中原時,把東北地區直接納入了中國的有效管轄之內,包括當時的外東北。後來的外蒙、西藏和新疆,具有實際意義的管轄,也是在清朝之後開始的。之前的大一統王朝,很多只是名義上的管轄。比如在東北地區設立行政管理機構,明朝有努爾干都司,唐朝有安東都護府,但實際上,這些地區基本上都屬於是附屬的概念,藩屬不能當主權,中原王朝對這些地區並沒實施有效的控制。
清朝就不一樣了,東北地區,尤其是長白山和黑龍江流域,是滿清的龍興之地,他們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個區域。而清朝入關,直接把這一大片的疆域納入了中國的版圖。而且,他帶進來的可不僅僅是廣袤的土地,還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北方的出海口。
滿清時期,中國的第一沿海大省不在東南地區,而是在東北,吉林市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海軍基地,現在還有個船營區。不過清朝的閉關鎖國,對世界格局了解甚少,更不懂海洋的經濟價值,在危難之時,輕鬆地劃給了國外列強。如果外東北、貝加爾湖、庫頁島還在我們國家的管理範圍之內,那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簡直不可估量。扯遠了,這是後話,現在回到正題。
從《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我們可以詳細了解到中國版圖的朝代變遷過程,從疆域版圖的形成而言,清朝嘉慶年間最為昌盛。公元1820年,滿清王朝的疆域,西起現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巴爾喀什湖,最東端到了現在的鄂霍次克海,也就是當時庫頁島的最東端,最北端到了外興安嶺,其中包括歐亞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就是現在的圖瓦共和國,東南是台灣島,最南端的是萬里長沙,就是現在的南海諸島,總面積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
那個時候,西北的巴爾喀什湖都是我們的內湖,東北的黑龍江也不是邊界,而是我們的內河,貝加爾湖同樣是我們的疆土。
如果說這個時期的清朝疆域是完美的,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元朝時期的疆域不是比清朝更廣闊?
元朝時期的疆域很多都是名義上的,比如西伯利亞地區,元朝並沒有實施有效的開發和管理。因為當時由於西伯利亞地區很多地方都是凍土區域,環境條件惡劣,開發難度大,利用的價值小,所以元朝政府基本放棄管轄。
另外,元朝時期,西北的新疆地區是察合台汗國的領地,遠在元朝勢力的控制範圍之外。而台灣島,當時叫琉球,這裡也不是元朝實際的管轄區域。
但是,清朝的領土主權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不同。為了做一個大一統朝代,滿清政權經過一系列的平叛征戰,最後把包括外蒙、新疆、西藏和台灣這些地區,全部都歸屬於滿清中央統一管理了,是完全納入了中華大一統版圖的,並且是能夠行使主權主權的。而東北、外東北和庫頁島等地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滿清的先民歷史以來就在這裡游牧生活,本身就不存在任何的爭議。
從資源和戰略價值來看,清朝的疆域,幾乎囊括了整個東亞大陸最具優勢的一部分。比如巴爾喀什湖,這是世界第四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的四倍。還有歐亞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外東北地區,以及庫頁島,這些區域資源極其豐富,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清朝時期,方位的稱謂叫法會讓我們感悟到疆域廣袤。當時東海和南海並不是現在的東南部海域。東海指的是如今的韃靼海峽以南區域;日本海是當時我們的南海。我們如今的黃海滿清時期稱作「東大洋」,東海則叫作「南大洋」,現在的南海,滿清時期叫作「七州洋」。
北面的庫頁島和南面的台灣島,當時被大清王朝牢牢控制,整個太平洋西海岸是中國的門戶,制海權和戰略縱深無人能夠匹敵。
說歷史,講真話,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和添加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