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奸臣往往都能混得很好

2022年11月24日22:46:23 歷史 1446

為什麼奸臣往往都能混得很好 - 天天要聞

最近讀史讀到唐德宗李適,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兩個大奸臣的態度。一個是宰相盧杞,史書說他面藍、醜陋、無才學,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卻被德宗攫拔為宰相,並且成為德宗在位26年中35位宰相里最為親信的一個,沒有之一。

既便盧杞後來逼反了李懷光,捅出了天大的簍子,在群臣彈劾下被貶職,德宗仍對他念念不忘。

德宗登基五年後,曾與傳奇人物李泌談論過對幾任宰相的看法,能夠擺上德宗桌面的也就崔佑甫、楊炎和盧杞三人,德宗評價崔佑甫偏執、楊炎無理,只有盧杞能和他聊到一起,從不頂撞他,對他所交辦的每件事都認真去做。

而實際上,崔佑甫的施政讓德宗剛剛上任就具備了貞觀氣象;楊炎雖然害人,但也做了不少實事;盧杞卻不僅一點也貢獻沒有,反而間接導致了涇原之變,差點葬送了大唐天下。

後來,德宗又先後任命李泌、陸贄為相,這兩人都是德才兼備的賢能之臣,幫助德宗迅速穩定了涇原之變後紛亂的局勢。可誰知形勢剛好一點,德宗就翻臉不認人,又寵信上了盧杞推薦的裴延齡。此人比盧杞還能折騰,德宗一有想法他就馬上落實。德宗在他面前真是開心的不得了。後來,裴延齡病死,舉國都在歡慶,只有德宗傷悲莫名。

其實,翻翻史書,不論在哪個朝代,奸臣往往都能混得風生水起。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嚴嵩和珅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但凡奸臣,他們都有如下共同特點。

為什麼奸臣往往都能混得很好 - 天天要聞

1.總琢磨人而從不琢磨事。即把皇帝當成一個人來看。既然同樣為人,那就總會有人的慾望與需求。只要把准了皇帝的喜好,然後想盡辦法全力予以滿足就完事大吉了。至於天下、工作、民生等等這些身外之物,大面兒過得去就行了,認真做甚!而這些恰恰是那些賢將良臣的短板,他們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去考慮皇帝的私人生活。同時,在他們眼裡,皇帝應當是道德的楷模,是上天之子,他們要做的是敬畏而不是親近。這就決定了皇帝與奸臣的關係是親人,而與他們最多是同事,親疏差別由此而生。

2.陰人毀人害人。奸臣如果只是想與皇帝處好關係,那到也無所謂。關鍵是他們總是毀人不倦。盧杞陰死顏真卿,裴延齡陷害陸贄,秦檜害死岳飛,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打擊異己是表面現象,內心惶恐才是個中根由。他們自然知道,他們所做之事與公序良俗,與法律道德是毫不相容的,他們巴不得天下人全都如他們一般黑,所以見到有品行的人,他們就從心裏恨,為什麼?這讓他們比照到了他們的無恥。

3.貪利圖名。當奸臣圖什麼?自然要有所得有所獲,否則誰會卑躬屈膝腆着臉當奴才。因此,奸臣絕對都是貪官,打着為皇帝為公家辦事的大旗,大撈猛撈。也絕對都是名利之徒,沽名釣譽粉刷自己,誰擋他的道他就是他的敵人,只為一己之私,哪管天下洶洶。

那麼,現在還有奸臣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只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監管體制的健全透明,奸臣不再敢如封建王朝那麼張揚,而是潛藏於芸芸眾生之中,裝扮成道貌岸然之狀,暗地行苟且姦邪之事。

其實,所謂的奸,全在一個私。起了私心,自然就不懷好意!袪除私心,靠制度機制,更要靠良知指引。


為什麼奸臣往往都能混得很好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佈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着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 天天要聞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在明朝嘉靖年間,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與道士」的奇妙戲碼,簡直可以用「道士駕到,皇帝傻眼」來形容!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宮廷中掀起一陣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