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2022年10月31日22:44:14 歷史 1758

說起《鐵道游擊隊》,想必大家都會不自覺地哼唱起這首歌來——

「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我們爬飛車那個搞機槍,闖火車那個炸橋樑,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

……

這支家喻戶曉的歌曲正是電影《鐵道游擊隊》中的插曲,歌中那攝人心弦的旋律,以及戰士們上陣殺敵的英雄氣概,即便已過半個多世紀,依然傳唱不息。

聽着這首歌,蕩舟與碧波萬頃之中,望着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蘆葦與蓮葉,人們好像還能看見當年游擊隊員們舉槍揮刀打鬼子的場景,是那麼的熱血奮勇,是那麼的堅毅勇敢。

毫無疑問,不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如今的和平歲月之中,每當人們談起鐵道游擊隊的時候,心中都會自然而然地泛上一股敬佩與感激之情。鐵道游擊隊,一直留在人們的心中的。

然而,在心懷敬佩之餘,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年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的鐵道游擊隊,在抗戰勝利之後去了哪兒?

其實,這支抗日戰爭中的傳奇隊伍,一直堅守在祖國邊防事業上,現今仍有一名隊員在世!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鐵道游擊隊)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下文,詳細介紹有關鐵道游擊隊的故事。

一、鐵道游擊隊,永唱「動人的歌謠」

抗日戰爭期間,有着這麼一支隊伍,他們夜襲洋行、飛車搞機槍、破壞鐵路、炸掉橋樑,在重創敵人的同時,也為我軍的主力部隊作戰起到了絕對的配合作用,這支隊伍,便是赫赫有名的鐵道游擊隊。

那麼,這麼一隻受人稱敬,在抗戰期間做出突出貢獻的游擊隊是在什麼情況下建立起來的呢?這便要說說當年日本鬼子入侵棗莊的故事了。

眾所周知,棗莊擁有豐富且優質的煤炭資源。對於這塊「大肥肉」日本侵略者又怎能不垂涎欲滴。

因此,1938年的3月,日本侵略者在侵略棗莊後,便開始大肆開採起了棗莊的煤炭。他們為了能夠長期地開採,甚至還派重兵團團圍住了棗莊。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用望遠鏡觀察遠處棗莊煤礦的日軍)


不僅如此,這幫入侵者還聯合駐紮在棗莊的日本憲兵隊,對抗日軍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清繳」和「掃蕩」。在這種情況之下,山區抗日軍民面臨著巨大的威脅。

為了支援抗日隊伍,也為了獲取日本人的情報,洪振海和王志勝等人,在組織的安排下,潛進了棗莊,並成功建立了抗日情報站。

從此,一系列獲取和發送情報工作便展開了,該情報站的建立,也為鐵道游擊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洪振海)


在情報站建立的一年多時間裏,為了獲取和發送情報,洪振海和王志勝等人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他們喬裝失業工人,秘密發動群眾,利用各種渠道獲取情報;或喬裝成搬運工人,混進洋行——在日軍建立在棗莊的特務機構,截取情報;或聯合鐵路工人,上演「飛車」戲碼,獲取日軍的槍支彈藥等等,總之,正是因為有了這情報站的建立,我軍能夠及時地了解到敵人下一步的計劃,並就此開展行動。

1939年的秋天,隨着魯南抗日鬥爭形式的好轉,洪振海和王志勝等人為了響應上級「在繼續搞好抗日情報工作的基礎上籌建抗日武裝」的口號。

秘密組織了一支有11人參加的抗日武裝,這支隊伍洪振海為隊長,王志勝為副隊長,名為棗莊鐵道隊。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王志勝)


1940年的2月,棗莊鐵道隊被批准改名為魯南鐵道隊。

這便是鐵道游擊隊的建立過程。

游擊隊建立之後,由最初的11人,漸漸擴大。他們在隊長洪振海和副隊長王志勝的帶領下,在魯南鐵路沿線破壞鐵路,拔掉敵軍的通訊線,截貨車,讓敵人驚恐萬分。

不僅如此,游擊隊在保護我軍幹部過路安全這一方面上,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樣的一隻隊伍,人數雖然不多,但對我國的抗戰勝利做出的突出貢獻。以及愛國事迹永遠不會沉寂在歷史歲月之中,他們的抗戰精神,也永遠會被流傳下去。

鐵道游擊隊,將會永遠地吟唱那一支又一支動人的歌謠。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鐵道游擊隊)


二、鐵道游擊隊的壯大發展史

1940年的7月,這個時候,鐵道游擊隊可是讓日軍氣得牙痒痒。

這一年,日本軍為了加大了「掃清」抗日軍民的力度,使得駐紮在魯南的抗日根據地四面楚歌,物資短缺,處境非常之困難。

當鐵道游擊隊知曉了這一情況後,洪振海和王志勝等人便召集了弟兄們,商量怎樣才能搞到更多的物資。

雖然鐵道游擊隊的隊員們大多都是鐵路工人、小攤販等,但在他們周密的計划下,再加上各隊員的縝密配合,真的就從日軍手中搶來了幾十隻槍支。

這次行動之後,不僅解決了根據地的燃眉之急,其隊長洪振海和副隊長王志勝更是得名震魯南。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鐵道游擊隊形象)


如此一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游擊隊的行列之中。

1940年下半年,鐵道游擊隊的規模擴大到了150人。

次年的年末,這幫入侵的日軍破壞了魯南的衣服廠,這樣一來,很多人就都會穿不上冬衣。

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又是鐵道游擊隊站了出來,各隊員在鐵路工人的協助下,又一次成功地從日軍手中搶到了千餘匹細布,以及毛毯藥品若干,緩解了部隊的冬衣不足問題。

游擊隊自創辦以來,其主要任務就是截取日軍情報,干擾日軍動作,配合主力部隊作戰。而這隻隊伍所活躍的魯南地帶呢,更是我軍作戰的關鍵地帶。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抗日軍民在破壞日軍鐵路)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魯南位於山東,而山東則正是連接華北和華中兩大根據地的樞紐。

魯南,則是這樞紐之中的樞紐

這意味着,一旦魯南失守,樞紐被打破,那黨中央所定下的「發展華中,鞏固華北」的戰略目標將難以實現,於我軍軍心,也是重要的打擊。

守住魯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正是因為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鐵道游擊隊的隊員們即便是獻出生命,也要突破敵人的包圍圈,完成上級交代給他們的任務。

1942年的4月,日軍總共三千人,包圍了鐵道游擊隊的駐地,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王志勝率領部隊成功突出重圍,並在這之後發動群眾,建立情報網,打開了浦津鐵路沿線和微山湖的局面。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


為了能夠順利在晚上護送幹部過路,游擊隊隊員們一邊建立着情報網,一邊積極地開展瓦解敵軍的活動。在執行護送幹部任務的兩年多時間裏,鐵道游擊隊一共護送幹部千餘人,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

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鐵道游擊隊在後方的配合,我軍的主力部隊才能在戰場上更好地與敵人戰鬥,中國也才能迎來長達十四年的抗戰勝利。

對此,鐵道游擊隊的功勞是非常巨大的。

而這支隊伍,從始至終,規模最大的時候,人數也就百餘人。

它就像一顆熠熠生輝的星星,即使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也依然在不斷地發著光,發著熱。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三、鐵道游擊隊,堅持初心永跟黨走

抗戰勝利之後,這支曾經上能飛車,下能炸路的隊伍就集體「轉業」了。

1946年,魯南鐵路大隊的番號被撤銷,並在原大隊的基礎上成立「魯南鐵路局」。

雖然名字變了,但隊員們永跟黨走的心卻沒有變。他們重裝上陣,依舊配合著主力部隊,一次又一次地打擊着敵軍,為我軍的戰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後來,這支大隊受到了又一次的改編。而隨着這次改編的落行,這支鐵道游擊隊成為了野戰軍。

在後來的日子裏,這支隊伍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一系列歷史聞名的戰役,且都有着不菲的成績。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鐵道游擊隊形象)


隨着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鐵道游擊隊依然在它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從不懈怠。

1953年,為了剿滅雞冠山、小鹿山等四山海匪,已經被改編為公安第17師的鐵道游擊隊配合著兄弟部隊,僅用三個小時,就殲滅了守敵

在往後的日子裏,鐵道游擊隊,也就是公安第17師又歷經了數次改編。

1993年的時候,一部分游擊隊的隊員們交流到了南京軍區海防的第3團。時至今日,這支擁有着傳奇色彩的部隊,仍在海防線上站崗。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時光匆匆,歲月如梭,如今,距離1949年新中國建立已經有七十多個年頭了,而當年那隻活動在魯南鐵路沿線的鐵道游擊隊,也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數百人的隊伍,如今只剩下了最後一位,他便是全隊最小的游擊隊員李洪傑。

據李洪傑回憶,他是在十二歲的時候加入到鐵道游擊隊的。在戰爭的那段歲月里,他跟着部隊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役,護送了一名又一名的重要人物。一場又一場的戰鬥,護送故事直叫人聽得膽戰心驚。但李洪傑老人卻說道:「當時日子雖然苦,但是很樂觀,感覺是敵人來了也不怕!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李洪傑)


如今,李洪傑已為耋耄老人,但依舊精神矍鑠,依舊能夠較為清晰地回憶起當年打仗的細節。

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李洪傑受邀以抗戰老兵的身份參加閱兵典禮。

看着祖國日漸精良的武器,聽着擲地有聲的口號,老人感慨良多,彷彿又看見了當年和戰友們一起飛車殺鬼子的自己,是那麼的熱血。

往昔的戰爭歲月已被如今的和平安定,國家富強所替代,中國,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李洪傑)


四、鐵道游擊隊,紅色精神永流傳

鐵道游擊隊這支富有傳奇色彩的隊伍不僅在抗戰時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流傳下來的紅色精神,時至今日,也在不斷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鐵道游擊隊「飛車搞機槍」、「血染洋行」的一個又一個故事背後,凝結了游擊隊員們,與鐵道工人的濃濃的愛國之情。他們無謂生死,只為能給中國掙得一個美好的明天。

堅守初心、敢於亮劍、攻堅克難,機智勇敢、敢為人先……都為鐵道游擊隊的紅色精神內涵。

如此內涵豐富的精神,不管是歷經多少個世紀都不會消弭,永遠對人們有着啟示作用。

如今,不管是電影的上映,電影主題曲的流傳,亦或是課本的學習,人們彷彿都能從一幀一畫,一字一句中,窺見當年鐵道游擊隊隊員們的英姿,震懾人心,鼓舞鬥志。

鐵道游擊隊最後去了哪兒?守衛邊防數十年,最有一名隊員仍在世 - 天天要聞

(山東棗莊——鐵道游擊隊曾經的戰場)


在撤銷番號,游擊隊員們上任海防之時,鐵道游擊隊的歷史使命就已經完成了。

如今,中國在一屆又一屆領導人的帶領下,從最初的的站起來、富起來,最終變成了現在的強起來。

陳喬年烈士曾說過:「讓我們子孫後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

如今的中國人不必再受戰爭的侵擾,不必每天活在槍口之下。

編輯:麻球

責編:林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黃強到白城調研 - 天天要聞

黃強到白城調研

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他強調,要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謀劃編製「十五五」規劃,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吉林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在洮南上海電氣綠色甲醇項目一期現場實地察看建設情況。白城風光資源獨...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文章新銳創作者認證#​隋唐年間,秦嶺深處常現一位背着葯簍的身影,那便是孫思邈。他踏遍山川挖葯,一雙慧眼識百草,三根手指斷病源,無論疑難雜症,經他診治總能藥到病除,百姓們都尊稱他為孫真人。孫真人這日,孫思邈正往泰山採藥。山間霧氣繚繞,忽有位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 天天要聞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突傳噩耗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 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 文科資深榮譽教授陳征 於2025年7月2日20時05分 在福州逝世 享年98歲 今天,福建師範大學官方網站發佈一則訃告,全國「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獲得者,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陳征逝世,享年98歲。 陳征,1927年出生,祖籍江蘇省泰縣...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 天天要聞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7月3日,新建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紫荊瑤山隧道順利貫通,為柳梧鐵路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柳梧鐵路是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全長238千米,設計速度目標值160km/h,途經柳州、來賓、貴港、梧州四市,共設10個車站。沿線的桂平北站,即設在廣西桂平市金田鎮境內。金田鎮金田村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領...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 天天要聞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全文共1993字 | 閱讀需5分鐘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漢中王劉備回到成都,留鎮遠將軍(軍職三品)魏延領漢中太守(官職三品),督漢中。劉備沒有令張飛督漢中,舉軍皆驚。世人皆知,劉備關羽張飛結拜兄弟,劉備稱漢中王,關羽督荊州,張飛督漢中,這樣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預期。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是...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 天天要聞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救援人員已展開搜救工作 當地時間7月3日,據總台記者消息,印尼沉船事故聯合搜救隊公布的最新名單顯示,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當地時間....
李鉞鋒,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李鉞鋒,無期徒刑!

今天(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