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2022年10月14日08:10:03 歷史 1512

 韓琦北宋三朝明相,歷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對北宋中期整個國家的各項政治決策都具有極大的影響。

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 天天要聞


  宰相可以說是百官之首,主管的是文治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可以說是文官之首。但是韓琦這個宰相卻不一樣,他不僅僅要管文治方面,而且從來不放棄對軍事實力發展的關注。從很大程度上講,他比一般的文官更為重視軍事實力的發展。他是一位激情熱血的宰相,對於侵犯邊境的外族侵略者,始終堅持堅決反擊的對策。

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 天天要聞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始終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脅。北方先後崛起的幾位霸主,都毫不掩飾對宋朝的窺視。而宋朝的經濟文化雖然水平極高,但是軍事實力卻十分薄弱。所以整個宋朝,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踐踏蹂躪。

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 天天要聞


  在 重文輕武 的國策下,宋朝文官的權利遠遠高於武官,而大多數文官卻沒有武官的血性。所以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大多數文官都會選擇屈辱求和,獲得一時的寧靜。但是韓琦這個宰相卻不一樣,當政之時,宋朝先後受到過西夏遼國的入侵。他都堅持予以反擊,而不是選擇投降求和。

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 天天要聞


  當然他也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宰相,實際上韓琦曾經很長時間都在邊疆駐守,預防外敵入侵,保衛國家國土安全,是一位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官員。

  韓琦被朝廷派到陝西邊疆駐守的時候,當時西夏再次入侵,他大膽舉薦同樣遭到貶謫的范仲淹為官,兩人共同防禦西夏軍。二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互為依仗,保衛了邊疆的安全。因為兩人駐守邊疆的時間最長,所以當時天下還有 范、韓 長城的說法。當地的童謠為了紀念這二人的功績,更是唱到: 軍中有一韓,西夏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夏聞之驚破膽。

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 天天要聞


  韓琦可能還是最瑣碎的宰相,不僅每日要處理國家事務,同時還要管皇家之事。宋英宗繼位之時,因為有心人的構陷,曹太后和宋英宗兩人關係堪憂。太后和皇帝不和,雖然是皇家家事,但是對於國家政治還是有影響的,所以那個時候一直是韓琦周旋左右,緩和兩人的關係。

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 天天要聞


  宋英宗一直無子,身體又不好,韓琦便開始憂心宋英宗的下一任繼承人。他屢次上奏宋英宗,過繼子嗣,並且積極行動,這才有了後來的宋神宗。

  皇家無小事,也正是在韓琦無微不至的關照下,才順利完成了仁宗英宗乃至到神宗的順利過渡。

北宋名相韓琦是個什麼樣的人?要如何評價他? - 天天要聞


  歐陽修曾經評價韓琦,說他: 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 。這個評價還是十分中肯的,韓琦絕對算的上是一代賢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聞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一)亂世孤女,遇一生摯愛時間: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點:濠州(今安徽鳳陽) 人物:馬秀英、朱元璋、郭子興 宿州富商之女馬秀英,自幼喪母,父親因仇殺逃亡,臨行前將她託付給紅巾軍領袖郭子興。郭子興視她如己出,教她讀書明理,但她拒絕纏足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 天天要聞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今天咱來嘮嘮湛江這名字的來歷。別看現在湛江是個濱海大都市,無敵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沒啥直接關係!是不是覺得離譜?別急,聽我慢慢給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來先說個冷知識,湛江這個地方,在古代並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 天天要聞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1971年,陝西乾縣兩位普通村民在田間勞作時無意間挖出一個奇異石像頭像。而這不起眼的一鋤,竟成為破解千年未解之謎的關鍵線索——武則天陵墓前六十一尊無頭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皇陵,歷經千年風雨與盜墓者輪番「進攻」,卻始終無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 天天要聞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國民黨政權徹底失去了大陸的控制權,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跟隨蔣介石撤往台灣。那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個島嶼會成為他們後半生的舞台,更沒想到,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將領,到了晚年卻過得那麼艱難。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 天天要聞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根據《大橋徐氏族譜》記載,景孺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橋徐氏徐達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親是雍正元年恩科舉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進士景考祥,表兄則是乾隆年間進士、候選知縣景鴻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