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獎與中國雙一流考核
圖源: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
每年科技盛會莫不過為諾貝爾學獎。
1896年12月10日,瑞典化學家、企業家諾貝爾在意大利聖雷莫去世。其在遺囑中寫道,大部分財產將用於獎勵那些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文學及和平領域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人。遺囑執行人花了4年時間才說服各方遵從諾貝爾遺願。1901年,首屆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文學及和平獎項頒發。
最初設置並沒有經濟學獎,據諾貝爾獎官網,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Sveriges Riksbank)設立了紀念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學獎。該獎項是根據諾貝爾基金會在瑞典中央銀行成立300周年時收到的一筆捐款而設立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自1969年至2021年期間共頒發了53次,有89名獲獎者。儘管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諾貝爾獎,但自設立以來,一直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按照與1901年以來的諾貝爾獎相同準則頒發。
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間,2022年諾獎壓軸謎底終於揭曉。為表彰其對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諾獎官方將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以及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家菲利普·迪布維格(Philip Dybvig)三名經濟學家。
諾獎官方在頒獎詞中寫道,「(三位獲獎人)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對銀行在經濟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期間。他們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發現,是為什麼避免銀行的倒閉(對經濟)至關重要。」
據諾獎官方,現代銀行研究闡明了我們為什麼要有銀行,如何使銀行在危機中不那麼脆弱不堪,以及銀行倒閉如何加劇了金融危機的發生。這項研究的基礎是由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維格在上世紀80年代初奠定的。他們的分析對規範金融市場和應對金融危機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今天談談中國西南地區一所高校那最值得驕傲的高校:西南財大才是全球最高傲的高校,諾貝爾獎不值得一提,還不及中國高校的考核。
菲利普·迪布維格現在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經濟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資產定價、投資組合和公司治理(銀行業為主)。
Philip H. Dybvig(圖片來源: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官網)
菲利普·迪布維格(Philip H. Dybvig),男,1955年5月22日出生,求學和工作簡歷是
1976年, 印第安納大學學士學位。
1978年, 耶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1979年, 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
1981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工作,曾任美國西部金融學會《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雜誌編輯等學術職務。
2008年,受聘為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金融學科建設諮詢專家,並講授金融學課程、舉辦學術講座、指導青年教師和博士研究生。
2010年至2021年兼職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
來自媒體(觀察者網 2022-10-12):
「如果,我只是說如果,如果迪布維格現在還是西南財大的院長,那不就是中國大學的教授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了?
請注意,我說的是中國大學,芝加哥大學出了97個諾貝爾獎得主,相當一部分也不是該大學土生土長,甚至不是美國國籍,而是在該大學任職;從這個角度看,如果迪布維格還是西南財大的院長,自然就是該大學教授獲獎了原因可能很大。
但據一位靠譜的朋友介紹,最主要原因,還是疫情三年,國內外交通阻隔,教授來不了大學也不是事,最終雙方友好分手。但從迪布維格教授自我介紹中,那麼多中國元素,以及夾雜的中國字,他對中國、對成都的喜歡,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當然,有一些朋友也說,幸虧迪布維格教授沒有在中國大學任教,不然,諾貝爾獎還能頒發給他嗎?」
而中國海洋大學王天定教授說: 西南財經大學與迪布維格教授長達十年的合作,更說明,身處內地的部分城市,也在吸引國際一流學者來校服務方面邁出了積極的步伐,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此外,從一些網絡資料看,迪布維格教授經常穿唐裝,喜歡二胡、葫蘆絲和太極推手,對中國文化有着難以掩飾的熱愛。在西南財經大學任職期間,他相繼獲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國政府友誼獎和成都市政府友誼獎等榮譽稱號。
客觀上,他其實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名形象大使,這也是西南財經大學與迪布維格教授合作不容忽視的成績。因而,這段學術淵源,已經值得西南財經大學自豪。
對西南財經大學和很多網友來說,迪布維格教授獲獎時沒有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這個職務頭銜,固然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但是,更重要的是,學校應該認真總結迪布維格教授出任研究院院長期間的經驗,鞏固已有的成績,進一步提高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院在國際金融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與此同時,也要在接下來進一步做好對外人才引進工作,吸引更多國際一流的學術人才來學校交流、任職。
換個角度去看,其實,即使迪布維格教授仍是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他今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能在一定程度上更直接地提高西南財經大學的國際知名度,但是,這也並不能代表我國經濟學研究已經取得了諾獎級成就。
因此,輿論場上對於「西南財大有點虧」的感慨不妨暫時擱置,更好地總結經驗或許才是目前要做的事情。
而更多的網友稱:迪布維格教授是被西南財大解聘了。
現在我們更需要西南財大的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