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2022年10月12日22:11:40 歷史 1895

明朝在草根起義領袖朱元璋的努力之下建立起來,跟歷代帝王建立偉大的王朝一樣,非常關注江山社稷,採取各種惠民政策,快速發展經濟,社會穩定人口增長。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在取得了經濟社會初步發展成效時,朱元璋曾經問過自己的第一謀臣劉伯溫大明朝有多少年的國運,他略加思索的回復了朱元璋:「千秋萬代」,雖然是有點誇張的回復,但是明朝統治的時間是少有的高壽的朝代。

明朝初期社會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採取了形形色色的削弱武將權利的手腕,這個時候的軍事實力自然是非常的強大的。

創業第一代的明軍剛從常年的實戰中走出來,不打仗的日子自己都覺得不習慣。到嘉靖時期軍事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十幾個倭寇就殺死六千明軍的情況,這個說法可信嗎?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在明朝建立之初到萬國來朝,明軍到嘉靖時期真的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嗎?

五十三名倭寇殺死六千多明軍不是真的

因為在嘉靖時期湧現出了很多非常厲害的抗倭名將,憑藉著他們的實力更不可能讓數十個敵人輕而易舉的越過層層設防,突入境內大肆殺戮,相傳都快打到了都城的境地,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為什麼這個說法站不住腳呢?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明朝到嘉靖時期倭寇已經開始盛行,活動非常的猖獗,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在於明朝開始實行了閉關政策。

明太祖下令片甲不能下海的政策之後,百姓開始沒有了生計,本來出海打魚為生,突然失去了吃飯的營生。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附近的小國漁民,經常被宋朝的執法艦船逼退。這樣一直發展到嘉靖年間的時候,海賊入侵逐漸形成了規模。

尤其是日本的海盜成規模的襲擊東南沿海地區,沿海地區無法生活的人有的也做了內賊,加入到了倭寇的隊伍中去。

倭寇雖然猖獗,但是嘉靖年間出了很多的抗倭名將,這些日本海盜並沒有形成什麼氣候。在明朝的正史中,到嘉靖年間並沒有倭寇大勝明軍的記錄。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這個是正常的,這個時候比較出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胡宗憲鄧子龍等等名將,每一個都能讓倭寇聞風喪膽,怎麼會發生十幾個倭寇有說殺了幾天人,馬上打到京城的情況呢?

這其中的種種原因都存在一種抹黑的嫌疑在裡邊,因為記載倭寇這一壯舉的史書不是明朝的史學家,而是清朝的史書。

給前朝編撰歷史,肯定會有杜撰的成分在裡邊,本來就痛恨前朝的清廷,無論如何也不敢在自己的史書中褒揚前朝的豐功偉績,這是明顯的反清復明的信號,擺明的滿門朝斬的株連九族罪行。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因此清朝寫明朝的那些事,尤其是寫歷史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打着問號去研究一番的。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清朝對明朝編撰的歷史說法不可信,那麼明朝時期本朝代的編撰應該會是真的吧。

明朝演義小說興起

明朝時期的演義小說進入了一個鼎盛的時期。很多的演義名著都出在明朝,《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封神榜》、《金瓶梅》等等小說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問世,明朝的演義小說發展到了鼎盛的時期。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很多不出世的作家,也經常地寫一寫野史來練練文筆,這樣就造成了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被坊間認為是歷史的情況。

尤其是十幾個倭寇殺了明軍數千人,一路殺到了京城之外,這一說法並沒有在明朝的歷史文獻中出現。

但是一些修明朝歷史的官員竟在寫這段歷史的時候放飛自我,用上了演義的手法描寫了倭寇騷擾邊境的歷史。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的史官為什麼敢這麼寫呢?他不怕被上邊的官員知道,治罪嗎?如果沒有演義小說的盛行,按照常理來說一個小小的史官是不敢造次的。

但是當時整個社會文學的發展方向,就是誇張的演義,造成了這一時期一些小規模的倭寇入侵被擴大化。

當然,史官演義手法描寫倭寇入侵,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的,歷史本身是簡單乏味的,要想吸引眼球和爆文疊出,光憑藉著平白直敘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自然也不會引人關注。所以史官採用這種辦法,也是想提高自己編撰歷史的閱讀量和知名度,因此在編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添油加醋了。

明軍的真實戰鬥力

十幾個倭寇殺明軍六千人是不可能的,因為嘉靖年間,鎮守江浙滬一帶的是讓倭寇聞風喪膽的戚繼光。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通常是不可能放進十幾個倭寇的,戚繼光採用了很多因地制宜的抗擊倭寇的戰術和戰法,還有很多的兵器,十幾個倭寇瞞天過海是不可能的。

十幾個倭寇一路打到京都外圍,更是無稽之談。料想當年的俞大猷和鄧子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俞大猷更是能以一敵百位武林高手,橫掃少林的人。

鄧子龍南征北戰,身手也不在俞大猷之下,倭寇區區十幾個人要是引起朝廷的注意,只許派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就讓十幾個人命喪酒泉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在正規的明史記錄中,鮮有倭寇有過勝利的記錄。當然,這與本朝的編年歷史必須正規合法有着很大的關係,他們是不敢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因為如果亂寫一通,說不準就會身首異處,晚節不保。

總結

明史中的記載是史官的演義添加,清史更是詆毀前朝。真正的原因真相就是數百倭寇侵犯邊陲,被明軍殲滅。

為何53個倭寇就能殺了6000多個明軍?清朝編纂的「明史」,能信嗎 - 天天要聞

一小股十幾人的倭寇開始興風作浪,他們 利用自己鋒利的兵器,短兵相接,所到之處燒殺搶掠,靠着打家劫舍起家的倭寇,這是他們的長項。偷襲殺傷手無寸鐵的百姓,當然不費吹灰之力。

這樣他們一路搶掠朝着京城的方向而去,他們人數少,靠着游擊戰來無蹤去無影。因此,朝廷想要把他們徹底剿滅也是費了很多的周折。

甚至不惜派出大軍去抓捕這些倭寇的游兵散勇,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戰鬥力強大,主要是他們的游擊戰術和打家劫舍的功夫在岸上有了用武之地,他們殺傷的貧民有六千人,但不是明軍,而是手無寸鐵的百姓。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今年前後腳落馬的兩正部:曾同期公選副廳,仕途交集20年 - 天天要聞

今年前後腳落馬的兩正部:曾同期公選副廳,仕途交集20年

5月16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布重磅「打虎」消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任上被查。當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通報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堅決擁護中央紀委國家...
從唐代吐魯番到秦朝睡虎地:士兵們寫完了信 再也沒有回到家鄉 - 天天要聞

從唐代吐魯番到秦朝睡虎地:士兵們寫完了信 再也沒有回到家鄉

今年1月,「聚寶之盆——新疆文物珍品展」在湖南博物院開展。如今,展期已至末尾,將於6月1日落幕。現場展出了158件(套)文物珍品,涵蓋金屬器、陶器、織物、文書、書畫等多個品類。在文書類展品中,有一封看上去頗不起眼的信件,名叫《洪奕家書》。公元719年,這位名叫洪奕的唐代士兵寫完了這封傷感的信之後,不知什麼原...
李治:被誤讀的盛世守成者 - 天天要聞

李治:被誤讀的盛世守成者

在盛唐歷史的星空中,唐高宗李治常被視作黯淡的過渡者。傳統史書勾勒的"軟弱君主"形象,遮蔽了這位統治者三十餘年統治中展現的政治智慧。
特朗普「飄」了:我把中東三國從中國懷裡拉回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飄」了:我把中東三國從中國懷裡拉回來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結束對中東三國的訪問,手握數千億美元協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飄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一頓吹噓稱,這些國家曾被中國極力拉攏,打算靠攏中國,但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了。他「確信」自己已經改變了這一局面。有美國學者指出,除投資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問題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
和眾匯富交了1980,復盤到最後其實都是自己在琢磨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復盤到最後其實都是自己在琢磨

炒股這事兒,誰剛入市不是信心滿滿?剛開始我看了很多免費課,總覺得付費沒必要,尤其1980這種價位,網上罵的也多。但當你虧過、套過、被市場反覆揉搓後,慢慢會明白,有時候花錢不是為了買「乾貨」,而是給自己一個停下來整理思路的機會。 我買和眾匯富1980算是吃了幾波虧之後的自我救贖。起初想着,反正內容大概率都是那...
美國34歲護士侵犯15歲繼子:受害者將遠程作證,家庭撕裂細節曝光 - 天天要聞

美國34歲護士侵犯15歲繼子:受害者將遠程作證,家庭撕裂細節曝光

佛羅里達州一名34歲的註冊護士因涉嫌性侵未成年繼子被起訴,案件近期出現關鍵進展。根據法庭文件,現年15歲的受害者將於6月20日通過視頻會議接受取證調查,案件細節揭示了家庭成員間的複雜糾葛及性侵對受害者造成的嚴重心理創傷。涉案護士亞歷克西斯·馮·耶茨否認指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