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江蘇南通如東縣有位女子,引起了當地人民的注意。
在那個人民生活都還苦兮兮的時候,她卻率先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她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廚房中各種海鮮肉類,都是上百斤的購買。
女子衣櫃里的衣服更是不重樣,光精緻的襯衣就有二十多件,這位女子的吃穿用度在如東縣都是最拔尖的。
人們不禁感到好奇,她不過是個信用社的員工,家裡也沒有做其他生意,是怎麼過上如此富裕的生活的?
直到1977年這位女子遭人舉報,大眾才知道她富裕的生活,都是靠着在貪污而來的。
這位女子在信用社工作的十年間,私下多次挪用公款,靠着信用社的錢過着奢靡無度的生活。
為了保證自己行徑不被發現,還多次勾結其他工作人員、上級領導,充當自己的保護傘。
在事發後這位女子遭到了審判,她因為貪污金額太過龐大、行徑太過惡劣被如東法院判死刑。
女子得知此判決後哭得痛苦流涕,再無往日的體面精緻的模樣。
旁人都感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曾經出生貧寒艱苦樸素的女子,是如何行差就錯,一步步走向滅亡之苦的?
成為信用社會計,監守自盜
這位女貪官名叫湯蘭英,1945年出生在江蘇南通如東縣馬塘鎮。
在她出生的這年日本全面宣告投降,我國的百姓總算結束了多年的顛沛流離,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湯蘭英的父親是南通如東縣小鎮里最淳樸的工人,他多年來靠着付出勞力,來換取一家人的生活。
隨着和平時代的到來,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改變,要想跟上新時代的浪潮,必須要有文化才行。
湯蘭英的父親自認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竭盡所能也要讓孩子接受教育,他希望女兒能用知識改變命運。
在父親的支持下,湯蘭英得以接受教育,她知道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每日都刻苦勤勉讀書,成績一直很拔尖。
在那個年代,還有很多人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村裡的人將成績優秀的湯蘭英視作了文化人。
1965年,20歲的湯蘭英來到了馬塘鎮信用社,成為了信用社內的一名會計。
這在村裡人看來是極為體面的工作,大家都紛紛投去了羨慕的眼光。
湯蘭英工作的馬塘鎮信用社當時經營範圍很小,平時里也沒有太多事要忙,所以只有湯蘭英一人,她包攬了上下所有事物。
她除了擔任着會計的機會,還兼管着出納,可以說信用社上下所有錢財進出,都掌握在她一個人手裡。
在信用社工作的湯蘭英,每個月的工資大概有幾十元,這在當時足以養活一家子人。
畢竟當時豬肉只要幾毛錢一經,蔬菜和糧食的價格大多在幾分錢左右。
在這種環境下,湯蘭英每個月都能領幾十元回家,可讓她的父親笑開了懷,愈發覺得當初送女兒上學是對的。
但是湯蘭英顯然對眼前的生活並不滿足,她每天在信用社看着那些錢在自己手上進出,心裏愈發難耐。
她琢磨這信用社上下只有她一個人,就算少了錢也沒有人會發現吧,她幾次躍躍欲試企圖拿點零錢去花,但都因害怕而不敢下手。
但這個念頭一旦在心底紮根,就再難以遏制。
一天她看到村裡的女孩得到一件新裙子,而她二十年來總是灰頭土臉的,她的心理發生了改變。
二十歲的年紀正是愛美的時候,她每月的工資都要充做家裡的生活費,根本沒有餘錢來裝扮自己。
她開始從信用社偷偷拿錢,一開始她只敢拿幾塊錢,這些錢用來購置些喜歡的物品。
剛開始從信用社拿錢的時候,她總是非常害怕,走在路上有人多看她兩眼,都疑心是不是事情暴露了。
但很長一段時間內,湯蘭英的行跡都沒有被發現,她逐漸大膽起來,開始頻繁地往家裡拿錢。
從一開始幾塊錢到幾十塊、幾百塊、到後來將信用社庫存現金放在家中隨用隨取。
發展到後來,她居然敢自己開支票然後到銀行支取現金,顯然將信用社當成了自家金庫。
十年間她通過各種斂財方式,累計貪了4萬5千餘元。
貪污十年,生活奢侈
這4萬5千元,在現在看來可能只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但在六七十年代可是巨款。
那時,多少人家餐桌上常年不見葷腥,只有到逢年過節才捨得買點肉來改善一下生活,而湯蘭英卻挪用信用社的錢過上了大魚大肉的生活。
湯蘭英的餐桌上菜色十分豐富,雞鴨魚肉每日都要去菜市場買最新鮮的。
而乾貨方面香腸、鹹肉、冬筍、魚肚、蟶乾等樣樣俱全,家中皮蛋一買就是300隻,海蜇皮都是100斤起買。
她的鄰居每日一到中午就能聞見湯家每日傳來的香味,村民們將她稱為小慈禧,在村民們有限的認知里,她的伙食簡直比慈禧太后還要好。
湯家因為菜色太過豐富,其母親一人常常難以忙活開來,還經常會請鎮上的一位退休工人老張來家裡幫忙燒鍋。
老張第一次來到湯家的廚房時,還以為自己來到了小型農貿市場。
他沒想到這其貌不揚的廚房裡竟然雞鴨魚肉、海鮮貝類樣樣齊全,在燒鍋的過程中他的口水差點都掉了下來。
等到飯做好後,湯家人十分好客地邀請他留下來吃飯,老張面對滿桌子菜一時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從湯家出來後,老張的褲腰帶差點都系不住,他吃得是嘴角流油忘乎所以,手上還提着湯家給他打包的剩菜。
一開始,他並不好意思接過打包好的菜,自己來燒鍋既有工錢還一頓吃喝,再打包怎麼都說不過去了。
但湯家人說這剩下來的飯菜反正都是要倒掉的,他才連忙感謝接過。
自那以後,老張經常會去湯家幫忙燒鍋,每次都能飽餐一頓。
從前因為長年勞動而消瘦的身軀,還漸漸長了不少肉。
有一次,他從湯家出來還到別人家要了點蘿蔔乾小菜吃,只因湯家的飯桌太過豐盛,將他給膩住了。
馬塘鎮上有家工廠離湯家很近,附近廠里的新來的工人下班後都會路過湯家,聞着裏面傳來的陣陣香味,他還以為這是什麼單位食堂。
某天他終於忍不住了,開始朝廠里的老工人打聽:「這下班路過的到底是哪家單位的食堂,怎麼伙食待遇這麼好。」
等到從老工人的口中他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麼單位食堂,只是湯蘭英的家。
而這湯蘭英早就在他們鎮上出了名的,自從她在信用社工作後,這錢和糧票就像流水般朝她家涌去。
湯家除了伙食好,這一年四季家裡的水果更是源源不斷,各種時令的新鮮瓜果都是成箱往家搬。
他們一家子的穿着打扮都是小鎮里最好的,相比普通村民的粗布麻衣,他們冬天都能穿上氣派的毛呢大衣。
湯蘭英本人更是講究了,小時候她因為家裡苦難,從來都是穿姐姐剩下來的舊衣服。
現在她手頭寬裕之後,便開始了報復性消費,她專門買了兩個大衣櫥來放置自己的衣服,其中光是精美的襯衫就有二十多件。
她每天睡醒後第一件事,就是精心挑選當天要穿的衣服,什麼衣服配什麼鞋子都有一套講究,往往十天半月都不帶重樣。
等到在家中吃完早餐後,就會騎上單車前去信用社上班,那時候人們的上班方式幾乎都是步行,單車在小鎮里更是稀罕物。
湯蘭英每天騎着單車行駛在路上,家中還停放着一輛單車,除此外還有縫紉機、收音機、多塊手錶。
被人舉報,鋃鐺入獄
十年的富裕生活,湯蘭英一開始還不敢顯山露水,到後期已經完全不掩飾奢靡的生活。
難道就沒人發現她的監守自盜嗎?
即使馬塘鎮信用社上下只有她一人工作,但畢竟在她上面還是有領導的,她這些瘋狂斂財行為是怎麼逃過領導的法眼的?難道她有什麼特殊的手段可以欺上瞞下?
其實,湯蘭英並沒有瞞天過海的本領,她做假賬的方式也十分拙劣,只要稍加監督核查就會發現。
但她早就打點好一切,先是用挪用的公款買了不少禮物送到領導家中,之後還曾變本加厲對多位領導賄。
甚至還和不少人保持着着不正當男女關係,即使她早已結婚有丈夫。
湯蘭英的丈夫是早年父母安排介紹的,她嫌棄丈夫只是普通工人,平常就對他沒有好臉色。
在她的丈夫去往蘇州工作後,她就不再掩飾,開始頻繁招待其他男子來自己家中。
事發後,湯蘭英的劣跡暴露,當地人還編了一段話來形容湯蘭英混亂的私生活。
「龍井茶葉天水泡,貓兒鬍子嘴上翹,吃喝玩樂真逍遙,最後奉陪睡一覺。」
她對婚姻不忠,還曾多次藉著丈夫在外工作的由頭,多次前往南通、上海、蘇州遊玩。
湯蘭英對人十分大方,不管誰到她家都會一頓熱情招待,還經常會借錢給他們。
正是這種蠅頭小利麻痹了她身邊的人,即使知道這是不義之財,也從來沒想過舉報她。
1977年湯蘭英的事迹終於敗露了,而舉報她的正是她的情夫之一。
這位情夫受了湯蘭英諸多好處,但在一次爭吵中兩人徹底時撕破了臉皮,再不來往。
眼看着沒辦法再在湯蘭英身上撈到好處,他便選擇了玉石俱焚的方式。
1977年5月5日,如東縣人民銀行人員接到舉報後,開始查起馬塘鎮信用社的賬目。
這一查才發現這賬目的問題巨大,馬塘鎮信用社存款僅有9000元,其餘的都不知所蹤。
湯蘭英作為一個信用社的會計,竟敢欺上瞞下貪污巨款,她的背後是不是還有其他工作人員參與其中?
如東縣當即成立了專案組,花了將近半年時間查清她貪污的所有贓款,和涉案的十多名人員。
隨着這起案件的調查,這件事轟動了江蘇全省,乃至全中國。
為了杜絕此類事件再發生,江蘇省委下達了紅頭文件,要求必須要嚴厲批判湯蘭英事件。
在多次批鬥大會上,湯蘭英都被當眾拉出來批鬥,細數她的各種不義之舉。
彼時台上的湯蘭英沒有往日精緻的打扮,看起來只是個形容枯槁的婦女。
被判死刑,一切成空
經過兩年的審判,在1977年7月15日,湯蘭英在如東縣人民法院聽到自己的判決。
她工作十年來貪污金額巨大,多次勾結他人為己牟利,數罪併罰被判了死刑。
湯蘭英本來麻木的臉龐出現了極大的波動,她不敢相信自己竟會被判處死刑,她當即提起了上訴,但二審仍然維持原判。
1977年7月24號,湯蘭英被帶到了如東縣中學操場,進行了最後一次宣判。
湯蘭英身穿囚服雙手反綁,胸前掛着「貪污盜竊犯湯蘭英」的牌子,被武警押往現場。
宣判大會結束後,湯蘭英被押赴刑場。
在那個年代,我國對於死刑犯都是採用槍決,湯蘭英看着黑洞洞的槍口對着自己,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隨着一聲槍響,湯蘭英應聲倒地,死時32歲。
在湯蘭英貪污一案中,除了湯蘭英被判死刑,其他涉事的十多名人員,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湯家也再沒了往日輝煌,他們家的富裕生活是建立在貪污之上,實在是令人唾棄。
湯蘭英在那個年代,有一份得體的工作,已經是多少人艷羨的對象,可她卻被利益驅使成為了貪污之人。
種善因得善果,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湯蘭英監守自盜自食苦果,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