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為什麼要謀反?真不是姜維忽悠,只能怪他自己運氣太好

2022年10月11日07:36:17 歷史 1067

公元263年,魏國以鍾會率軍十萬為主將,鄧艾諸葛緒各率三萬為副,兵分三路攻伐蜀漢。當年蜀漢滅亡,但是精彩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蜀漢滅亡後不久,鄧艾因居功自傲,擅行封賞之事,惹怒眾人,最終被司馬昭以欲謀反的罪名拿下(後在押送長安的途中被處死)。

前腳剛送走鄧艾,後腳鍾會就在成都接着宣布造反。但是僅僅過了兩天,成都就發生兵變,鍾會和姜維一起死於亂軍之中,這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三敗俱傷」。

鍾會為什麼要謀反?真不是姜維忽悠,只能怪他自己運氣太好 - 天天要聞

鄧艾謀反基本可以實錘是誣陷,那麼鍾會為什麼要謀反呢?從他的速亡可以看出,謀反非常倉促,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準備,這不應該是統領一方的大將所為。難道真的是傳說的那樣,被姜維灌了迷魂湯么?

鍾會的出身很顯赫 -- 潁川鍾氏,這是魏晉時期的門閥望族,並不比當朝的司馬氏差多少。鍾會本人也能力出眾,深得司馬氏的賞識和信任,被司馬昭視為心腹。所以鍾會年紀輕輕就成了魏國朝堂舉足輕重的人物,但這也為他日後的「謀反」埋下了伏筆。

公元263年魏國大將軍司馬昭提出伐蜀,但是此時司馬昭的目的並不是滅蜀。其實他也沒有想過滅蜀,為什麼這麼說呢?

公元258年5月和260年4月,魏國的傀儡皇帝曹髦兩次下詔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司馬昭均推辭不受。不是司馬昭不願意,是「三辭三讓」的戲碼必須做足,而且也需要通過「誰反對」來發現和消滅異己。

司馬昭第二次推辭後,曹髦也明白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當年五月初四,曹髦孤注一擲,親率侍衛出宮欲討伐司馬昭。結果被賈充忽悠太子舍人成濟當街弒殺(後成濟被司馬昭以弒君之罪滅三族)。

天子知事泄,帥左右攻相府,稱有所討,敢有動者族誅。相府兵將止不敢戰,賈充叱諸將曰:「公畜養汝輩,正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濟抽戈犯蹕,刺之,刃出於背,天子崩於車中。

晉書

所以此時司馬昭提出伐蜀,只是想製造出一些戰功,挽回一點弒君的惡名,並完成篡位的最後一步,封晉公、加九錫。

鍾會為什麼要謀反?真不是姜維忽悠,只能怪他自己運氣太好 - 天天要聞

由於魏國之前幾次伐蜀,因蜀漢防禦穩固加上道路艱難均失利。所以這次朝堂上下別說認為可以滅蜀,覺得能不敗的人都不多,因此基本沒人贊同司馬昭之議。最後還是鍾會堅定支持司馬昭,並且說服了鄧艾,才讓司馬昭的伐蜀計劃得以成行。

註:伐蜀前鍾會主要職位為司隸校尉(關內侯),是司馬昭的重要幕僚和掌軍將領,鄧艾為鎮西將軍(鄧侯)、都督隴右諸軍事。

原本只是想占點便宜就收手,但是從魏軍正式開始伐蜀後,鍾會的好運氣就擋不住了。

首先姜維放棄了據險要關隘固守的策略,選擇將魏軍放入漢中腹地。結果不但沒能設伏包圍魏軍,反而被魏軍將整個漢中打穿。鍾會意料之外的佔領了漢中,超額完成了任務,司馬昭也迫不及待的加了九錫。

冬十月,天子以諸侯獻捷交至,乃申前命曰:「……封公為晉公……今進公位為相國,加綠綟綬。又加公九錫……」公卿將校皆詣府喻旨,帝以禮辭讓。司空鄭沖率群官勸進曰:「……何必勤勤小讓也哉。」帝乃受命。

《晉書·文帝紀》

姜維率軍退守劍閣後,才穩固住防線。這個時候蜀漢地利的優勢也凸顯出來,魏軍在劍閣陷入了膠着。因為久攻不克、運糧困難,鍾會就準備結束戰事班師還朝了。

如果這次伐蜀就這麼結束,鍾會不會謀反,也自然會無事,還會跟着司馬昭一起加官進爵。但是鍾會的不幸就在於運氣太好了。

鍾會與姜維在劍閣僵持時,鄧艾出人意料地率偏師從陰平小道殺入成都平原並嚇降了劉禪。伐蜀瞬間變成了滅蜀,軍功也成了不世之奇功,相關人等的命運也在這一刻發生了逆轉。

鍾會為什麼要謀反?真不是姜維忽悠,只能怪他自己運氣太好 - 天天要聞

首先是鄧艾被巨大的功勞沖昏了頭腦,他效仿東漢將軍鄧禹,以天子的名義在成都大肆封賞投降的蜀漢君臣,還說了些授人以柄的話(後被誣告籠絡降將欲不軌):

輒依鄧禹故事,承製拜禪行驃騎將軍,太子奉車、諸王駙馬都尉。蜀群司各隨高下拜為王官,或領艾官屬......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

三國志

註:吳漢為東漢劉秀麾下大將,曾平蜀地並縱兵大掠。

不論鄧艾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司馬昭看來這是在無視、挑釁他的威權。加上後面鄧艾不知進退,反覆要求趁勢討伐東吳並討要兵權。在急於收攏權力和威望以篡位的司馬昭看來,這不是為朝廷開疆擴土,這是個故意搞事的刺頭。

所以鍾會適時的誣告一下,鄧艾的結局就註定了。解決了鄧艾,事兒並沒有完。因為在司馬昭眼裡,此時的鐘會比鄧艾更危險,原因還是功勞。

雖然滅蜀的是鄧艾,但是鍾會作為此次出征的主帥,這滅國之功自然有他的一份(而且是大頭)。給鍾會什麼樣的封賞都是小事兒,關鍵是鍾會身後的家族在這份天功的加持下,聲望、威信必然攀升,甚至會趕超司馬氏。

急於篡位的司馬昭怎麼會不擔心、不顧忌?

至於說鍾會是他信任的心腹,不但抵消不了司馬昭的顧慮,反而會加重他的擔憂。當年他們司馬父子不也是曹操曹丕的心腹么?在司馬昭看來,如果不及時處理,尾大不掉、養虎為患,重蹈曹氏覆轍不會是什麼稀奇事兒。

因此鍾會本人是什麼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抓緊時間抹殺掉鍾氏的機會。

因為鍾會原本沒打算涉險謀反,所以司馬昭玩了個陽謀。在給鄧艾定罪之後,他去信鍾會。說準備與他在長安相會,而鍾會收到書信後就不得不選擇謀反搏一把了。

文王書云:「恐鄧艾或不就徵,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徑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

會得書,驚呼所親語之曰:「但取鄧艾,相國知我能獨辦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遺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

《三國志》

司馬昭以彈壓鄧艾及其屬下為名,親率十萬眾來「支援」鍾會。鄧艾的部屬滿打滿算只有三萬人,而此時鐘會手下的魏軍加蜀漢降卒有十幾萬眾,不存在鍾會彈壓不住鄧艾的問題。所以這是「支援」誰,真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鍾會很清楚無論他怎麼做,司馬昭這次來都要拿下他。無路可退之下他只能放手一搏了,換句話說,鍾會本沒有打算謀反,他是被司馬昭逼反的。

公元264年正月十五,鍾會趕到成都後先派人將鄧艾收監並押往長安。第二天他召集魏軍將領議事,以魏明帝郭皇后遺詔為名,宣布要起兵廢掉司馬昭,並要求眾將寫下同意的字據。

會以五年正月十五日至,其明日,悉請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及蜀之故宮,為太后發喪於蜀朝堂。矯太后遺詔,使會起兵廢文王,皆班示坐上人,使下議訖,書版署置,更使所親信代領諸軍。

《三國志·鍾會傳》

鍾會為什麼要謀反?真不是姜維忽悠,只能怪他自己運氣太好 - 天天要聞

但是眾將不從,鍾會只得命人將他們先關押起來。這裡有個細節,姜維這個時候建議鍾會將這些不聽話的將領全部殺掉,以免生亂,但是鍾會沒有答應。

這也旁證了鍾會謀反的倉促,因為他都沒有在軍中安插足夠的親信。殺了這些人,他就更加無法掌控軍隊了。鍾會也不傻,真的全殺了,他這個光桿怎麼控制姜維和他手下的蜀漢降卒?

兩天後被抓將領的親兵在謠言的煽動下(謠傳鍾會要處死他們)發動了兵變,當天鍾會和姜維死於亂軍之中。這也再次說明了,鍾會謀反是倉促起事,他此時對軍隊的掌控很微弱。

雖然史書上沒有相關佐證,但是有理由相信,司馬昭在暗中起了關鍵作用。他敢公開地逼迫鍾會,八成是他已經和蜀地的魏軍建立了聯繫,篤定他們不會跟着鍾會謀反。不然這十幾萬人蹲守在蜀地,司馬昭一時半會還真不好平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 天天要聞

窯洞鐘聲: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

1945年8月,延安楊家嶺窯洞「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論斷,猶言在耳。中國人民的韌性已經耗得,二進白宮的美大總統特朗普,癲狂焦慮,抓耳撓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2025年4月2日,公然發動世界貿易大戰,一時間,世界200多
停擺11年的「老襄江」為何滿血復活 - 天天要聞

停擺11年的「老襄江」為何滿血復活

市民在襄江商場的長虹書店挑選圖書。 (湖北日報通訊員 張沛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慧華 祝兆林通訊員 王曉麗 張沛 賈小艷「好日子又回來嘍!」5月5日,襄江商場一樓臨街商鋪的一丁甜酒負責人劉濤,忙得不可開交,臉上掛滿笑容。1973年元旦,作為襄陽市第一座大型國營零售百貨商場,襄江商場開門營業,當年營業額破百萬元...
年俸 1 萬兩卻頓頓啃窩頭!乾隆兒子永瑆的 「雙面王府」 秘史 - 天天要聞

年俸 1 萬兩卻頓頓啃窩頭!乾隆兒子永瑆的 「雙面王府」 秘史

一、開場:反差人生的傳奇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的一個清晨,紫禁城東華門前出現詭異一幕:一位身着補丁摞補丁石青朝袍的王爺,腰間別著綉工粗糙的布荷包,正蹲在牆角啃着冷硬的窩窩頭。渣子掉在朝袍上,他直接用袖子抹進嘴裏,全然不顧周遭投來的異樣
將再度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公開上屆選舉經費收支情況引聯想 - 天天要聞

將再度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公開上屆選舉經費收支情況引聯想

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動態備受矚目,張亞中12日突然公布上次黨主席選舉的經費收支情形,並表示,「這份過往的努力不會成為過去式,而是我們堅持理想、持續前行的起點」,引起討論。張亞中表示,回想4年前的那場黨主席選舉,他始終銘記於心。那是一段「救黨、救台、救兩岸」信念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佈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發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公開發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標識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80」、時間「1945—2025」構成。長城象徵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寓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橄欖枝象徵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用勝利贏得和平,寓意中國人...
陳調:東漢末年的遊俠英雄,英勇抗敵的悲壯傳奇 - 天天要聞

陳調:東漢末年的遊俠英雄,英勇抗敵的悲壯傳奇

在東漢末年的動蕩歲月中,許多英雄豪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在這其中,陳調無疑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那個時代的英雄氣概,更是充滿了悲壯與無奈。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古代遊俠的世界,探尋陳調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