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2022年10月09日19:30:14 歷史 1693

陳毅是十大元帥之一,其文韜武略讓人敬佩不已,毛主席曾公正評價道:「陳毅是個好同志!」

不過陳毅並非十全十美,他「口無遮攔」的性格也讓他在外交部工作期間闖下過大禍。

尤其是1965年的那一次亞非會議上,陳毅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讓儒雅和氣的周總理罕見發火,並大聲質問他:「誰給你的權力?」

而在這次「批評」之後,陳毅更是寫下萬字檢討,向周總理和毛主席承認自己的錯誤。

那麼,陳毅究竟在什麼樣的場合,說了什麼樣的話,才使得周總理如此大怒?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一切還要從陳毅接管外交工作說起。

一 陳毅擔任外交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提出了「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外交方針,並讓有外交經驗的周恩來同志擔任外交部長。

不過當時有經驗的外交官少之又少,周總理事事親力親為,日夜操勞,這才從眾多官兵中選出合適的外交人才,如王稼祥、譚希林、彭明治、黃鎮等第一批外交大使。

為了打造好這支外交天團,周總理日夜操勞、通宵達旦。在他的帶領下,我國外交工作順利展開,而周總理的外交工作也讓眾多外國首腦讚嘆不已。

如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就對周總理讚不絕口,說:「如果你們認為我不好對付,那麼不妨和周恩來過上幾招。」

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周總理的犀利言辭引來眾人喝彩,大家對他的外交口才和人格魅力無比佩服。

不過,周總理還擔任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等多個要職,要務纏身,這使得他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5個小時左右,根本沒有休息時間。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恩來萬隆會議發言


毛主席見狀心疼不已,1952年時曾提議讓他從外交部長一職上退下,可一時間沒有合適人選,此事只能一拖再拖。

1954年9月,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被告知中央考慮讓他分擔周總理的攤子,今後外交部上需要他多操勞操勞。

陳毅聽了後好緊張不已,自己沒從事過外交工作,中央為何突然讓自己擔任這一要職?

心急的陳毅連忙找到周總理,並開門見山地表示自己會感情用事,說話有破壞性,外交上可能會砸鍋,請求中央重新考慮人選。

周總理聽了後笑了笑,在他看來陳毅思維敏捷、口才過人,善於溝通、談吐幽默,且又是軍人出身,最適合從事外交工作。

他對陳毅十分信任,也相信他能幹好這件事,鼓勵他說:「你的意見我同主席談過,我們一致認為外交工作非你莫屬。」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和陳毅


陳毅聽了後信心倍增,不過他要求先跟在周總理身邊學習一段時間,不行就早點下來,周總理答應了這一請求。

早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陳老總就嶄露頭角,表現出過人的外交天賦。

當時,受西方的影響和干涉,不少決議沒能得到各方同意,爭執不斷。在這一背景下,周總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得到了各國代表的認同。

緊接着,陳毅又積極和各代表交流談話,用真誠樸素的語言打動每位代表,他的出色表現也讓周總理十分讚賞。

就這樣,接下來幾年,陳毅跟着周總理先後訪問蘇聯、民主德國、波蘭印尼等國。在周總理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外交經驗愈發豐富,足以勝任外交部長一職。

1958年2月,陳毅元帥正式擔任外交部長,周恩來對這位接班人充滿了信心,他留下「外交工作,授權有限」八個大字,希望陳毅能夠遊刃有餘的展開外交工作,時刻保持着謹言慎行,及時向中央彙報情況。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和妻子張茜


不過,陳毅對這一重任仍沒有太大信心,他曾對妻子張茜說:「我這個外長,可能有4個結果:一是干出成績,二是一般化,三是犯大錯,四是得大病。」

沒曾想此言一語成讖,1965年時陳毅就曾因一句話險釀大禍,引來周總理罕見發怒,這是咋回事呢?

二 陳毅一句話險釀大禍

20世紀60年代,我國各行業百廢待興,再加上和蘇聯關係也變得愈發緊張,而歐美國家又對我國採取經濟和技術封鎖,因而我國外交局勢也變得愈發緊張。

為了使國內經濟更好地發展,改善我國的國際形象,提升國際地位,陳毅部長決定將外交重點放在第三世界國家,也就是亞非地區。

1965年,第二屆亞非會議計劃在阿爾及爾舉行,對於這一會議我國十分重視,周恩來總理決定親自率隊前往。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會見外賓


不過當周總理率領代表團抵達開羅時,突然接到一份緊急電報,上面寫着阿爾及爾發生了軍事政變,布邁丁率領武裝力量推翻總統,建立臨時政府。

看到這份情報後,心細如髮的周總理連忙向毛主席請示,提議應改變出行計劃,先在開羅訪問,以觀察阿爾及爾的後續政權更迭情況,判斷是否參加亞非會議。

周總理這個提議,顯然是從多方面考慮的,首先他擔心這場軍事政變是受外界勢力操控而引起的,是否會影響亞非會議的正常開展;其次我國一向主張不干涉他國內政,在這個節骨眼上前去不太好。

毛主席和黨中央進行研究分析,同意周總理的提議,先在開羅停留一段時間,再做下一步打算。

不過,此時提前打頭陣的陳毅外長,已抵達阿爾及爾,並來到亞非會議指定的召開場地。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陳毅發現,會場內已有不少亞非國家領導人,但四周沒有警衛隊維持治安,各國代表相互爭執討論,他們對當前局勢很是焦急,擔心這一會議能否如期舉行。

要知道亞非會議是關係著亞非人民根本利益的會議,它的舉辦可大大加強和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表明着亞非國家抵抗美蘇霸權的信心和決心。

當時,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影響力非常大,其他各國代表見陳毅來了後,紛紛將焦點轉向他,詢問他對於當前局勢的看法和態度。

陳毅性格豪爽,說話容易意氣用事,是出了名的「炮筒子」,見亞非各國領導人將他當成主心骨,頓時激昂澎湃,信心倍增。

他沒有過多思考,慷慨陳詞、信誓旦旦的表態:「這次亞非會議必須開,而且一定要開好。」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


此言一出,立馬引來了各大代表的贊同和欣賞,大家也為他鼓掌,並希望中方能夠推動此會議的召開。

然而,陳毅在不了解阿爾及爾局勢的情況下,只是單單為了鼓舞人心而說出這句話,顯然是非常不妥的。

要知道中國一向主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其中就包括「互不干涉內政」,而陳毅這番話直接替東道主做主,這是不負責任的,違背了我國的外交原則,會被國際上誤認為插手當地軍變。

而陳毅作為中國外交部長,其本身的一言一行就決定着中國的臉面,但陳毅此言沒有給中國留後路。

果不其然,第二天國際上紛紛發表對陳毅此言的評論和看法,我國形象也受到了影響。而西方本就不願意看到亞非會議如願展開,因而也開始從中挑撥,企圖破壞亞非國家的友好團結。

結果,亞非會議受阿爾及爾局勢不明、內部動亂較大的緣故被迫取消,各代表紛紛離去。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


但陳毅在會場上的一句話卻讓亞非國家對我國產生質疑,影響了我國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威望和形象,周總理得知後勃然大怒。

三 周總理罕見發火

就在陳毅大誇奇談的第二天,遠在開羅的周總理就已從報紙上看到此事,他當即大怒起來,將報紙重重摔在桌子上,對身邊工作人員說:「胡鬧台,簡直是胡鬧台。」

周恩來之所以憤怒,主要還是擔心美蘇等國會藉機針對我國,而他的擔心也變成了現實。有媒體評論:中國外長大放豪言竟是「嘴炮」……

而此時在阿爾及爾的陳毅,看到國際媒體鋪天蓋地的質疑和抨擊,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他沒有提前向周總理批示,也沒有經過毛主席和黨中央請示,就倚仗軍人血性說了這句話,心中很是懊悔。

他懷着緊張不安的心情乘飛機回國,剛下了飛機就直奔中南海,希望周總理能夠原諒自己。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會見外賓


不過剛來到總理辦公住所西花廳,他就聽到周總理髮脾氣,連忙詢問身旁站崗的警衛員。警衛員表情凝重,讓他趕緊進去,沒有再說啥。

陳毅來到辦公室後,見周總理面色鐵青,神情嚴肅,他和總理相識20多年,從未見他這麼氣憤,意識到自己闖下大禍。

不過他做事光明磊落,講究一人做事一人當,挺起胸膛走向周總理身邊,邊走邊說道:「總理,我是負荊請罪來了。」

周總理見他來了後,顯得更加生氣,他瞪了陳毅一眼後,怒吼道:「胡鬧,簡直是胡鬧,誰給你的權力?你無組織無紀律!」

說完後,周總理又重重地敲了三下桌子,說:「這是不允許的!」。

見周總理這番教訓,陳毅才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他立馬認錯,低聲說:「總理我錯了,這是我的失誤,請你懲罰我吧。」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周總理向來儒雅紳士、深明大義,可他並沒有因陳毅道歉而原諒他,又繼續批評道:「外交部不同於其他部門,一言一行都代表國家形象,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我在開羅下了飛機後,就第一時間將此事上報毛主席、黨中央,你在阿爾及爾就敢如此大膽擅自發表言論?革命大半輩子了連這點紀律性都沒有?」

陳毅自知理虧,羞愧不已,不敢吭聲,像個犯錯的孩子一樣,不斷地點頭認錯。

等到周總理說完後,他立馬錶示向毛主席、黨中央作檢討。

說完後,陳毅就離開總理辦公室,並沉痛反思自己的過錯,隨即寫下一篇萬言檢討書。

後來有人問周總理,對陳毅的批評如此嚴厲,是否太過火了?

周總理搖搖頭,說:「我要是不嚴肅批評他,回去誰還敢這麼說他?」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可見,周恩來之所以批評陳毅,不僅是為了中國的外交形象考慮,也是為了告誡陳毅要謹言慎行,不然將給國家帶來大麻煩,畢竟他已經不止一次出現這個問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粉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毛主席決定研究原子彈。不過隨着蘇聯方面撤走專家,停止對華援助,核工業研究工作陷入困境。

在這一危急時刻,毛主席力排眾議,就算花費再多精力也要將原子彈搞出來。

陳毅作為開國元帥,他知道核武器研發對中國的意義以及對國家安全的戰略保障,他公開表態:「中國人就是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

然而,陳毅是外交部長,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國際上的關注。此言一出,西方勢力趁虛而入,以這句話為權柄,紛紛表示中國為了研究原子彈不顧百姓生命。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金庸


就連作家金庸也在報刊上撰文,對陳毅此言進行抨擊,表示一個國家如果不顧及百姓,就算研究出原子彈,那人民也不會過上好日子。

面對國際上輿論的發酵和爭議,陳毅只好公開認錯,表示自己所言有些偏激。事後,黨內有些領導認為陳毅不適合擔任中國外長一職,他說話比較性情,時不時「放炮」,不利於維護中國的大國形象。

但在關鍵時刻,周總理力挺陳毅,認為陳毅有着不同於其他國家外長的血性和豪爽,這也能展現中國的大國形象和威嚴。

有人好奇,周總理先是舉薦陳毅,又多次在陳毅遭受非議時力挺他,他們之間有着怎樣的友誼,以及對彼此間的能力認識?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陳毅等人合影


四 陳毅和周恩來的革命友誼

陳毅和周總理私交不錯,早在1919年陳毅為了探求真理遠赴法國勤工儉學期間,就曾聽過周總理的大名。

在巴黎,他一邊讀書,一邊參加勞動,並積極展開工人運動。1921年時,他和蔡和森等留學生情願去往里昂大學讀書,遭到法國軍警鎮壓。

監獄中,陳毅不畏強權,堅決和法官員激烈爭辯,其出色的口才讓對方佩服不已,周總理聽聞後對陳毅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想要和其見上一面,但不久後陳毅就被武裝押送回國,兩人沒能見面。

1926年8月,陳毅被派往四川軍閥楊森部隊,秘密從事兵運工作,培養和發展了很多骨幹黨員。

得知周恩來即將發動南昌起義後,陳毅立即奔赴南昌參加起義。不過當陳毅率領2000餘名教導團戰士抵達南昌時,才知道起義軍已南下撤離。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左二陳毅


陳毅仍不放棄,他繼續率部追趕起義軍,並於1927年8月8日在撫州追上起義軍,並見到了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被任命為第11軍25師73團指導員。

周總理對他說:「派你乾的工作太小了,你不要嫌棄。」陳毅連忙搖搖頭,表示只要讓他參加革命,就算讓他當連指導員也願意。

起義軍南下攻打潮州、汕頭失敗後,陳毅協助朱德收集殘餘兵力,並轉戰粵閩贛邊境,不久後上了井岡山

1929年8月,陳毅作為紅4軍代表前往上海,周總理多次來到陳毅房間內促膝長談,這讓陳毅從中受益匪淺。

他根據周總理談話精神,代中央起草一封信,也就是紅軍史上著名的「九月來信」,對我黨影響巨大。

陳毅離開前,周總理再三叮囑他,一定要請毛主席官復原職,並支持和擁護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就這樣毛主席重新擔任紅4軍前委書記,陳毅為委員。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夫妻合影


晚年後再談到這次經歷,陳毅感慨道:「到上海黨中央學習2個月,等於上了2個月的訓練班。」

1934年8月,陳毅在興國縣指揮作戰時,右腿遭敵彈擊中受傷嚴重,被轉送到瑞金醫院治療。

不過醫院設備簡陋,發電機無法使用,X光機不能正常運轉起來,更不能拍片,別說做手術了。

周總理聽聞後,心疼不已,連忙派人將司令部的發電機送到醫院去,醫生這才為陳毅拍了張X光,並成功為他進行手術。陳毅得知這一切是周總理囑咐後,對這位兄長更是敬重。

1934年10月,周總理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望陳毅,他這次前來除了關心陳毅的身體外,還希望陳毅能夠留在中央蘇區主持工作,畢竟陳毅在江西工作七八年,群眾影響力大,且懂軍事,是一個十分出色的人選。

陳毅聽了後,儘管不願意和周總理分開,但他堅決服從中央指示,沒有任何意見。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人物肖像


不過這之後,周總理隨中央主力長征,陳毅在南方指導3年艱苦游擊作戰。抗日戰爭打響後,陳毅長期在前線領導新四軍抗戰,抗日勝利後又率部在華東地區展開解放戰爭,很少和周總理見面。

兩人關係依舊很好,彼此牽掛着對方,並通過書信交流工作近況。

解放後,陳毅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在周總理領導下任職,兩人情誼繼續加深,工作開展起來也十分順利。

1955年我國決定開展第一次授銜,當時不少同志認為陳毅早就離開軍隊,從事政務工作,不應該授銜。面對眾多人的非議,周總理主動為陳毅站台,並四處遊說,這才讓大家心服口服。

他還打電話給中辦主任楊尚昆,指示授陳毅元帥軍銜。如果不是周總理鼎力支持,恐怕陳毅將無緣元帥軍銜。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陳毅


不過周總理向來公私分明、深明大義,他不會因和陳毅私交甚好,就一味的包容他,反而是適時批評點醒他。

就這樣,陳毅經歷1965年的外交失誤後,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開始反思自己,吸取教訓,將「外交工作,授權有限」八個大字當成自己的座右銘,此後的國際舞台上談吐更為嚴謹。

當然,就算陳毅性情豪爽,情緒激動起來就會「放炮」,但這也不能否定他在外交上做出的巨大貢獻。

五 陳毅外交上的貢獻

1958年陳毅剛上任中國外長不久後,就遇上了「炮轟金門」事件,解放軍萬炮齊發,對金門瘋狂轟炸,誰知美國卻當即調動100多艘軍艦、200餘架飛機進入台海。

顯然,這一事件的背後主使者是美帝國主義興風作浪,陳毅在前往羅馬尼亞訪問時公開抨擊美霸權主義擴張到亞洲,挑起事端。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和外賓合影


然而,美軍為了實現對台灣省的侵略,繼續發佈囂張言論,企圖擴大戰爭。

對此陳毅再次聲明,表示唯有美軍撤出台灣省,才能解決矛盾,而不管台海局勢如何,始終是中國人內部的事情。

在毛主席、陳毅的接連聲明之下,美蔣矛盾激化,美國的陰謀就此破產,無奈撤出台灣海峽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還指出,金門留在國民黨手裡比回歸大陸好,這樣我們和台灣的聯繫會更緊密,美國的陰謀才不會得逞。

可以說,「炮轟金門」的複雜外交博弈中,陳毅展現出了他作為一個外交官的睿智和冷靜,也讓美國企圖讓台灣脫離大陸的陰謀破產,世界也認識到了不一樣的中國外長。

1959年10月,日本外事大臣來華訪問,當時中日關係冷淡,我國本沒必要熱情接待。不過陳毅認為,想要和西方國家建立關係,日本是一個跳板。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圍棋外交

會議上,陳毅主張中日和平友好,並歡迎日本民間組織訪華,加強兩國聯繫。

與此同時,陳毅還開闢了「圍棋外交」,以圍棋為切入點,逐步擴大雙方交流,使得兩國聯繫開始頻繁,打破了中日僵局,為日後中日關係破冰建立基礎。

60年代開始,面對美蘇兩國的排擠,陳毅開闢了訪問亞非國家的友好外交環境,並先後來到緬甸、印度、尼泊爾柬埔寨等國出訪,建立了友好往來,改善和鄰國的關係。

1961年,受美國的挑撥和策動,老撾陷入全面內戰中。同年5月,陳毅率代表團參加日內瓦會議,旨在平息老撾內亂問題。

可來到日內瓦後,陳毅得知因美國層層阻擾,會議延期,各國代表苦苦等待。鑒於此,陳毅請示中央後,在駐華領事館召開記者會,對美國的惡劣行為進行譴責。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周總理、陳毅


此言一出,各國紛紛譴責美帝國主義陰謀,從而挫敗了西方勢力,也讓日內瓦會議成功召開。

會議上,陳毅旗幟鮮明的指出,老撾問題必須有本國自己解決,任何國家不能干涉內政。這番言論贏得了亞非國家的一致贊同,甚至連英、法兩國都站在中方一邊。

回國前一天,陳毅參加富馬親王舉行的酒會,碰上美國代表團團長哈里曼,哈里曼主動同陳毅握手,記者紛紛按下快門,拍下這有歷史意義的一刻。

各大媒體也評價:這意味着國際政治力量發生變化,美國不再漠視新中國。

1963年12月到次年2月,陳毅陪同周總理先後訪問亞非13個國家,歷時72天,行程1.8萬公里,剛果突尼斯贊比亞等多國相繼和我國建交。

就此,我國也迎來了新中國第二次建交高潮,截止1965年底,我國已和49個國家建交。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周恩來


1965年,美國公然派兵入侵越南,扶持南越傀儡政權,越南戰爭全面爆發,中國第一時間站在越南旁邊,並大力支援各種物資。

陳毅也召開記者會,在大會上他表示中國願意為一切反帝國主義鬥爭做出必要犧牲,並讓美國不要心存幻想。

這一擲地有聲的言論,讓所有外國記者為之敬佩,他們感慨陳毅身上有着「巨大的能量」,也讓世界認識到新中國不會再受任何國家擺布,就算和美國這樣的大國硬碰硬也毫不畏懼。

不過陳毅最大的外交貢獻莫過於促進中美建交,1969年「珍寶島事件」爆發,蘇聯仗着軍事優勢,叫囂要對我國進行「核手術」。

陳毅得知後,立馬同徐帥、葉帥、聶帥3位元帥召開會議,探討世界局勢變化,陳毅結合自己的外交經驗,提出中蘇矛盾大於中美矛盾,想要遏制蘇聯就要主動拉攏美國。

陳毅建議應力求中美部長級以上的高級會談,以改善中美關係。而陳毅這一報告也得到中央的認可,並直接轉變我國的外交戰略,為1972年尼克松訪華奠定了基礎。

可見,陳毅對國際局勢的把控非常強,有着敏銳的判斷力和洞察力。

1965年陳毅在國外開會說錯一句話,惹周恩來大怒:你無組織無紀律 - 天天要聞

陳毅在14年的外交部長任職期間,可謂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沒有辜負周總理的期待,也讓毛主席高度評價:「我們的外交部長不好惹!」

1972年1月,陳毅在北京逝世,周總理當時也因病住院,但他仍拖着疲憊身軀,連夜來到醫院,看望這位相伴多年的好友。

周總理還親自念悼詞,短短几百字悼詞,他多次哽咽,痛哭不已,對這位老友的逝世表現出極大的悲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但陳毅在十餘年的外交工作中,貫徹周總理的外交戰略,憑着出色口才和過人膽識,粉碎了帝國主義一次又一次的陰謀,最大化維護國家利益,他的貢獻不容任何人否定。

編輯:知了

責編:林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 天天要聞

除了周總理,還有哪些名人出自於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作為中國知名高等學府,培養了許多在政治、經濟、科學、外交、數學、教育、歷史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傑出校友,像周恩來、楊振寧、梁啟超、竺可楨等世紀名人,就出自於該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聞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報》發刊詞:建設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兩個月了。一段充滿苦難與黑暗的舊沙市歷史已然終結,一個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歷史正式開啟。我們不會忘記,國民黨匪幫在沙市橫徵暴斂,瘋狂搶掠拆遷,致使沙市遭受嚴重破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