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送心]
2020年1月18日,一位84歲的男子從廣州登上了前往武漢的高鐵。當時的武漢人心惶惶,無人敢去,可是在看到他逆行的身影后,所有人彷彿看到了曙光。他就是鍾南山。
臨危受命的鐘南山,以專家組組長的身份前去武漢查明正在肆虐的一種未知的「新型肺炎」的真面目。
鍾南山
這不是鍾南山第一次追着病毒跑。2003年,非典爆發時,鍾南山就劍走偏鋒,專跟重症病人打交道。後來,他成為了全球救治感染重型非典患者的醫生中存活率最高的人。被譽為「非典剋星」。
鍾南山從死神手裡奪回了很多百姓的性命,其中就包括中國的開國元帥葉劍英元帥。
一生為國的傑出領袖
1897年4月28日,葉劍英出生於廣東省梅縣雁洋堡。
葉劍英在讀書期間深受辛亥革命影響,還是少年的他便暗自立下報國之志。
1917年,從南洋回國的葉劍英進入雲南講武堂學習。儘管時光荏苒,他依然還是那個滿腔報國之志的愛國青年。畢業後,葉劍英全身心投入到民主革命的行列中。
葉劍英年輕時
跟隨孫中山對抗軍閥的葉劍英,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裏,飛速積累了相當過硬的作戰經驗,他的軍事才能也逐漸展現。
1924年,葉劍英被任命為建國粵軍第二師參謀長。
同時,葉劍英在廖仲愷先生的邀請下,參加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初期的創建工作。
軍校建成後,葉劍英以教授部副主任的身份擔任學員的教官。不僅獲得了眾多學員的高度認可,還被學員認為是最有威望的教官之一。
1921年,葉劍英在廣東
也就在這時,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逐漸進入葉劍英的生活,在該思想的影響下,他果斷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4月12日,已經是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的葉劍英,在得知蔣介石要發動反革命政變後,失望不已,立即通電發表反蔣意願。
1927年7月,正遇特殊時期,葉劍英冒着風險,毅然決定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1日,共產黨在周恩來、賀龍、葉挺等重要領導人的帶領下,在南昌成功打響了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周恩來、葉劍英
可就在起義前,曾一度遭遇危機。
當時,汪精衛正在處心竭慮地想要加害葉挺和賀龍兩位同志。為保護組織的核心力量,葉劍英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去組織,找他們商量對策,而當時,只要稍有不慎走路風聲,葉劍英就會暴露身份。
正是葉劍英的出現,共產黨成功擺脫了陰謀,武昌起義的計劃也得以順利進行。
隨後,他親自參與了廣州起義,並在其中擔任了重要角色,他所帶領的隊伍在起義中獲得了不俗的表現。
徐向前、葉劍英
1931年,從蘇聯學習回國的葉劍英,出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部部長,並身兼數職。其後,葉劍英不僅親自督戰指揮黨的多次反「圍剿」戰役,還給組織培養了大批優秀幹部,在不同的工作崗位,為組織效力。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在貴州召開。會議上,對於領導人的選擇問題,對於毛主席提出的主張,葉劍英堅決擁護,始終支持着毛主席正確的決定。
就在黨總結失敗經驗後,張國燾對於黨中央提出的北上方針十分不滿,並企圖危害黨中央。
睿智的葉劍英在識破張國燾的陰謀後,立即報告毛主席,破敗了他的陰謀,成功使黨中央脫離了險境。
張國燾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扣留蔣介石,並逼他停止內戰,積極抗日。
1936年12月25日,葉劍英跟隨周總理就如何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進行了商討,隨之促成了兩黨的合作。
此後,葉劍英一直積極奮鬥在抗戰的路上,是黨內不可或缺的人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葉劍英並沒有停下腳步,依然忙碌在剿匪以及解放海南島的路上。
1955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葉劍英同志元帥的軍銜。
為國家操勞了一輩子的葉劍英元帥在眾多名譽加身後,依然夜以繼日地處理着大量繁雜的工作。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高,葉劍英元帥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問題,身體素質急劇下降。
情況愈發危機,專家束手無策
1983年11月9日,本是個普通的日子。葉劍英元帥正如往常般在家吃晚飯,前一刻還好好的,後一刻忽然就覺得呼吸困難,身邊的工作人員察覺到異樣後立即撥通了醫療保健組的電話,醫生接到通知後,立刻趕來檢查。
經過緊急周密地檢查後,醫生髮現葉劍英元帥患有急性高側壁小灶性心肌埂塞,如若不及時處理,將危及生命。
葉老晚年
醫護人員不敢馬虎,立馬備好醫療設施,開展緊急救治。緊張的治療後,葉劍英元帥的身體逐漸康復。
1983年11月21日,治療沒幾天後,葉劍英元帥的肺部出現了感染的情況。
感染如若不趕緊消除,那麼當它蔓延至其他部位時,葉劍英元帥的身體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醫療保健組的幾位專家醫師一再對元帥病情進行研討,同時派醫護人員在葉劍英元帥身邊24小時輪崗,觀察他的病情是否再有變化。
一系列救治措施後,葉劍英元帥的情況終於穩定,但是被一次又一次的疾病折磨下,葉老的身體愈發虛弱。
葉劍英元帥此次的病並非突然,而是長久積累的病症導致併發症逐漸顯現出來的結果。
早在1979年,葉劍英元帥的身體就開始出現癥狀。
起初,葉劍英元帥走路的姿勢變得有些顫顫巍巍,就連寫字的時候,手都在輕微地抖動。
這一不尋常的現象被身旁的工作人員捕捉,而葉劍英元帥一直忙於工作,從未在意過身體情況。考略再三後,工作人員將情況報給了上級。
鄧公和葉老
1980年,小平同志聽聞葉劍英元帥的身體情況後,倍感擔憂,身邊的老功臣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人世,還健在的幾位領導人也隨着年齡的增高,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狀況。
在這樣的情形下,國家的醫療保健組應運而生,定期為國家領導人檢查身體。
當醫療保健組的專家檢查葉劍英元帥的身體時,果然發現他的身體有些不對勁。不過,當時醫生們還並未得出結論。
在此後持續的觀察下,葉劍英元帥的病終於確診:帕金森氏病。至此,病因終於找到。
帕金森氏病屬於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它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越來越嚴重的話,患者還會出現不能自理的情況。更頭疼的是,目前世界上還無法根治帕金森氏病。
自葉劍英元帥查出疾病後,周圍的人都憂心忡忡,但葉劍英元帥卻很樂觀,時常安慰身邊的工作人員。
葉劍英元帥對於國家的付出,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由於國情原因,年過八十的葉老仍在伏案工作,怎能不讓人動容。
1982年後,葉劍英元帥的身體愈發敏感,健康狀況時常亮紅燈,肺部感染更是三天兩頭髮作,讓人擔憂不已。
醫護人員每次給葉老元帥扎針時都心疼不已,上次的針眼還沒完全癒合,就又要再扎,而且由於葉老元帥的血管變得又細又硬,想要一次紮成功,都不太容易。
葉劍英元帥看出了醫護的心思,反而笑着安慰,醫護人員的緊張感也隨着淡化。雖然工作繁忙,但他相當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醫護人員的辛苦他都看在眼裡,唯有配合才是最好的分擔。
1984年1月10日,元旦的氛圍還未遠去,葉劍英元帥的肺炎再度複發。就連中保辦副主任王敏清都感慨道:「這可是醫療保健史上的『淮海戰役』啊」。
經過緊急的治療,葉劍英元帥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在眾人逐漸鬆一口氣的時候,元帥的肺炎隨着天氣的炎熱再一次襲來,且情況十分棘手。
葉劍英元帥多日持續高燒,呼吸道中時常積痰,此時,他已不容易咳出痰液,一直卡在呼吸道又嚴重影響正常的呼吸,情況愈發危急。
1984年7月10日,醫療組就葉劍英元帥的狀況進行了緊急會診,一陣激烈地討論下來,終於確定了治療方案。在獲得批准後,醫療小組加急安排葉劍英元帥進行氣管切開手術。
雖然手術很成功,但葉劍英元帥依舊沒有脫離危險,甚至一度被下病危通知書。所有人心都在揪着,都在盼望元帥能夠挺過這一關。
在眾人無可奈何之際,鍾南山的名字被人提出。
不負眾望,拉出鬼門關
1984年,廣州軍區一架軍用專機正緩緩升起,此次飛行的目的地為首都北京。
此時坐在飛機上的正是鍾南山。這次他受中央委託,前去救治病重的葉劍英元帥。此次前去,對他來說,也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又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他從小就在醫學的環境中熏陶長大。
看着醫院裏每位患者的不易,少年的鐘南山心中不是滋味,他知道唯有醫生才是患者的的希望,他也想像父親那樣治病救人。
此後,鍾南山一直在醫學的道路上前進。憑藉多年來嚴以律己的優秀成績和對醫學的渴望,鍾南山順利考上了北京醫學院。畢業後,鍾南山被安排到農村當鄉醫。誰知,他在鄉下一待,竟待了十一年。
做醫生,最重要的就是理論結合實踐。雖然鄉醫的工作為鍾南山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但十一年的光陰也使他遠離了先進的醫學。
鍾南山
醫生只有不斷學習進步,才能看好更好疑難雜症的病人。鍾南山回到廣州後,鍾世藩看見他十分可惜地搖了搖頭,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轉眼間已三十五歲,就他目前的水平,怎能治好更多的人。
鍾南山沒有放棄。他毅然選擇當時國內相對較弱的呼吸系統疾病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為了彌補不足,他硬生生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參加了外派學習的考試,並獲得了在愛丁堡大學進修兩年的學習機會。
進修之路剛開始並不順遂。鍾南山的導師是在呼吸科領域很有名氣的弗蘭利,弗蘭利剛開始並不看好鍾南山,不僅將兩年的進修縮短成八個月,還處處刁難鍾南山。
鍾南山沒有滿露難色,而是咬緊牙關,用他的毅力和出色的成績感動了弗蘭利,讓他對自己大為改觀。到鍾南山期滿回國時,弗蘭利一再挽留,可鍾南山心繫祖國,婉拒了導師的好意。
1981年,回國的鐘南山回到廣州醫學院工作,兢兢業業地在醫學領域發光發熱。
1984年,在接到中央的委託後,鍾南山乘坐專機,於十小時之後到達了北京。
對於國之功臣的葉劍英元帥,鍾南山非常敬重,如今葉老病重,他定要傾盡全力挽救。
馬不停蹄地來到會診地後,鍾南山開始全面地了解及分析葉劍英元帥的病症,在慎重的考慮後,他立刻制定了治療方案。
1984年8月10日,醫療保健小組看到了希望,葉劍英元帥的體徵逐漸趨於平穩,從昏迷中醒了過來。
葉劍英元帥慰問軍隊
看着逐漸好轉的葉劍英元帥,在場的人激動的滿眼淚花,可以說,鍾南山用他超高的醫術創造了一個醫學奇蹟。
1985年,獲得認可的鐘南山被中央領導指定為保健醫生。
1986年10月13日,兩年安然無恙的葉劍英元帥突發疾病,身體狀況急劇惡化,再次陷入了昏迷之中。
鍾南山等醫護人員立即安排手術,再一次將葉劍英元帥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1986年10月21日,葉劍英元帥的生命體征指標出現降低,然而治療手段已無法對多次手術、身體極度虛弱的葉劍英元帥再起作用。
1986年10月22日,葉劍英元帥的心臟停止跳動,永遠地離開了中國人民。